分享

不会资产配置,投资理财不是盲目保守,就是激进投机

 轩霸 2017-07-28


  1.0

  小星发现,如果不做资产配置,普通家庭的投资理财经常会变成这种情况:

  (1)把钱都存在银行,在通货膨胀的当下,一步步贬值。等到老了的时候,发现辛辛苦苦赚的钱都不值钱了,老无所依,一辈子只是为银行打工。

  小星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人,一辈子老老实实。赚钱,存钱,赚钱,存钱……

  (2)被金融机构的销售人员忽悠,盲目购买理财产品。重仓保险或者一些高风险的投资项目,然后真需要钱的时候没钱,出现风险的时候所有积蓄一夜归零。

  小星发现上海很多中老年人就属于这种情况,手上现金几百万,平日里也精明精明的,却经常把所有钱都重仓到一家家线下理财平台,2015年线下理财倒闭潮被伤的痛不欲生,大有人在。

  (3)稍微懂点理财的,有时候在欲望的驱动下,把投资理财变成投机和赌博行为。比如股票牛市的时候盲目自信,孤注一掷,一旦指数下行最终倾家荡产也大有人在。熊市的时候一般很少听到人炒股跳楼的,而牛市则常常全国遍地开花。

  资产配置,说明白一点就是先按一个家庭的收入情况,用钱需求,把钱分成几块,然后这几块钱充当不同职能。有'防守'追求安全、家庭无后顾之忧的;也有'进攻'追求收益、从根本上改善家庭的财务状态的。

  2.0

  聊到资产配置,绕不开的是一个叫“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的资产配置方法,也叫“4321法则”。40%保本升值,30%钱生钱,20%保命钱,10%日常花费。

  这个,据说是国际著名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调研了十万个资产稳健增加的家庭,得出来的一个boss级方案。见下图:


  那么,这套方案对我们实际的资产配置有多少帮助呢?

  首先,四象限的设计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

  如果你在资产配置中有四象限的明确意识,基本可以规避很多低级、随性而为带来的理财尴尬和窘迫。

  其次,比例问题,不能盲目跟进。

  标准普尔提供的比例,确切讲是一个适合一般中年人、中产阶级家庭的配置方案。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适性。

  不同年龄段应该有不同的比例设计。

  像小星,刚毕业那几年就配置许多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因为输的起,抗风险能力强。也需要搏一把,改变本质财务现状。

  这两年,小星的经济开始改善,低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开始增加,要考虑结婚生子,就要适当地追求稳定。

  再次,具体配置的资产,也需要按照个人能力、国情以及每个时代不同资产的投资红利变化而选择。

  比如,中国股市,90%的人都是常年亏的。你如果不确定自己是那可能的10%。就安淡点,除了牛市小资金投机一把就不要碰了。

  比如房地产投资,过去投是怎么都能赚。现在投,除了刚需和一线城市,其他都需要掂量再掂量。

 

  本质是介于“钱生钱”和“保本升值”的钱之间的投资理财组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