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雷 | 身为父亲的另一个遗憾

 昵称27494174 2017-07-28

傅雷、傅敏父子



因为音乐家儿子傅聪,因为《傅雷家书》,当然也因他本就是大翻译家,傅雷的声名至今响亮。而《傅雷家书》得以出版,并不断增补,主要功劳在于傅雷的小儿子傅敏的用心编辑。在父兄的炫目光环之下,同样聪慧过人的傅敏,低调宽厚,一直埋头做着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


 

如果说傅雷对于傅聪,早年的苛刻酿成无法言说的遗憾,那么对于傅敏,父亲傅雷则直接斩断了他美好而强烈的音乐梦。

 


傅敏与傅聪有着同一个音乐启蒙老师,那就是傅雷的好友,数学家雷垣。雷垣说傅聪“长了一双音乐的耳朵”,从此傅雷推动傅聪走上了专业音乐的道路。但傅敏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雷垣对傅敏的评价同样很高,说其音准之好,十分少见。是个学音乐的好料子, 但傅雷不置可否,而傅敏由于受到哥哥的影响,对学习音乐充满热情。傅家一度租住朋友宋奇家的房子, 傅敏发现了以前的犹太租客留下的一把小提琴,宋奇一家将琴转赠给他,傅敏不仅主动去请雷垣教琴,还经常向小提琴家韦贤章请教,随后又跟随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陈又新学习了两年多。


小傅聪(左)和小傅敏(右)

 


傅敏学习小提琴的兴趣与天分都颇高,学习进步很大,他自己便提出想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傅雷闻言不由分说地拒绝了。傅敏的师父们纷纷劝说傅雷,一个个都担保傅敏的音乐禀赋很高,傅雷仍不为所动。从来对父母都极为尊敬顺从的傅敏也想不通,为何自己的音乐梦想不仅得不到鼓励还要被拦腰斩断?少年傅敏哭泣、抗争,但父亲傅雷固执己见,最后他只好依照父亲的意志,上了普通中学,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愤愤不平。只是由于天性温和,年少的傅敏将一切隐忍了下来。


 

傅聪当然是了解弟弟的,他选择站在傅敏一边,激励弟弟从普通中学退学去专门学习音乐,父亲傅雷在写给傅聪的信里是如此解释自己的决定的:


“第一,(傅敏)在家不能单学小提琴,他的语文根底太差,我自己太忙,不能兼顾;

第二,他至此为止在小提琴方面的表现只能说中等,在家专学二三年后是否有发展可能毫无把握;

第三,敏的看谱能力不强,夜长梦多,对钢琴更渺茫;

第四,截至目前,,敏根底最好的还是自然科学与数学,至少这是在学校里有系统训练的,不比语文、文史的教学毫无方法。倘等高中毕业以后再酌量情形决定,则进退自如。倘目前即辍学,假如过了两年,提琴无甚希望,再要回头重读正规学校,困难就多了。”



与此同时,傅雷鼓励傅敏致力于教育工作, 认为他行事谨慎有条理,是当老师的好材料。


特级教师傅敏


 


傅雷这种对音乐绝然的方式,显然断送了傅敏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对照傅聪在自传中言及的一件事, 则更让人感慨。傅聪说有次回国演出,他无意中与弟弟比手,吃惊地发现与弟弟的手相比, 他自己的手很硬,并不适合弹琴, 而傅敏的手能够张得很开, 十分柔软, 傅敏更具备优秀演奏者的先天条件。也就是说,他不必像傅聪那样苦练, 也有可能达至相当的水准;事实上傅敏本身也非常勤奋,可惜“比手”时兄弟俩均已过“知天命”之年,人生已无法回头。



 

傅敏大学毕业后成为一个中学特级英语老师,他以同理心对待哪怕是最愚笨的学生,让许多“后进生”也走上了人生的康庄大道甚至成为英语教授,一直到1979 年,傅敏赴英国探望哥哥时整理父亲的家书,在一封信里见父亲提到自己:


“初期因他天资差,开窍迟,我自己脾气又不好;后期完全放任, 听任学校单独负责;他上大学后我也没写长信(除了一次以外) 与他……总觉得对你给的很多,对他给的太少,良心上对不起他。”



傅敏深受震撼。


 

次年回国之后,傅敏便将上课之余的全部精力放到了《傅雷家书》的编辑工作上, 两年后的1982 年,《傅雷家书》出版。


傅聪傅敏兄弟


(摘自《看天下》,并收录于《读者参考》第136期)



读参君的福利社


读参君送福利啦!现在开始,我们每周将根据留言的点赞数量和留言质量选出一位幸运粉丝,赠送最新一期的《读者参考》纸质书一本,届时我们将通知这位获奖读者,取得联系方式。欢迎大家参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