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无锡 | 太湖渊源录(上)

 阿丁480 2017-07-28


太即是大,大即是太。湖即为池、即为大陂、即为湖都,流渎四面所隈之都。太湖之义,即是大池、大陂、大湖之都。

我国的历史演进长达数千载,但其间有不可动摇与移动的,一是山川河流,二是政制政体。前者是我国民族特性与文化演进之地理因素,后者为政体政制泽被庶民厚薄、更迭的机枢所在。然而日月有转换,朝代有兴替,新政权上台,朝廷常以行政区划调整来印上当政者的意志与精神。故我国历史由今溯往,沿循一山一河一地之名,即可推知世代兴衰“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由往述今,一河一渠之迹,亦可见“否极泰来、盈亏相恒”的常理。

言之有据,必持之有故;考镜渊流,方可辨章学术。有关太湖在上古的地理政治因文字记载渺不可求,然最先之可以资证太湖者最先史料的记载,是惟《尚书》。此也是畅叙苞孕吴越的太湖渊源之端。


震泽及笠泽之在

太湖,较早被称为震泽。《尚书》《禹贡》篇载之甚详:“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草惟乔。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下,厥赋下上上错。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荡、齿、革、羽、毛、惟木,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橘柚,锡贡。没于江海,达于江淮。”

唐朝颜师古在东汉班固所著《汉书》中《地理志》一章注释《禹贡》之文认为:淮、海惟扬州。是指北据淮,南距海。彭蠡,泽名,在彭蠡县西北。阳鸟,随阳之鸟也。言彭蠡之水既已蓄聚,则鸿雁之属所共居之。三江,谓北江、中江、南江也。震泽在吴西,即具区也。言三江既入,则震泽致定,则是指由蜀至海的水系到了太湖即抵达海边了。与此同时,“三江既入,震泽厎定。”也是大禹划列九州最东古扬州的边界区分。但是,古往今来的学者,对“三江”之说各抒己见看法不一。既然“震泽厎定,”我们当可由此以详加考辨。《周礼·职方》载:“扬州,薮曰具区。这里的薮:是指湖泽的通称,专指少水的泽地。”《尔雅·地》载:“吴、越之间有具区。具区三泽名。又名震泽。即今太湖。”①

《禹贡》所言的震泽,其或为其时太湖东入大海的沼泽边际。即当在今天的吴江的盛泽镇附近。据有关史料记载,在宋朝期间的苏州之东,仍为沼泽地带,临近东海。

其时,太湖以震泽之名同称的,还有笠泽的称谓。《左传》载:哀公十七年三月,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水而陈。越子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躁而进。吴师分以御之。越子以三军潜涉,当吴中军而鼓之,吴师大乱,遂败之。”②

《左传》记载哀公十七年吴王夫差与越王句践所交战的地方,当在今吴江附近。若从地理位置推论,吴江为扼守苏州入浙江之陆路与水路之要塞。因其时东为沼泽滩涂,唯此处地势较高,而西面太湖湖面宽阔,以彼时的水上交通工具,难以水上布阵。笠泽者,即在今天的苏州太湖吴江一带。晚唐皮日休任苏州军事判官时,曾著有《太湖诗》并序,其言“一舍行胥塘,尽日到震泽。”胥塘即今苏州西南之胥江,震泽即今盛泽。唐另有诗人张众甫《送李司真使吴》云:“震泽逢残雨,新丰过落花。”唐时震泽当有驿馆。

震泽的地域我们即可初步确定,有关三江之说也遂即昌明。史上有关三江之说主要有五,一是指长江下游分道入海的三条支流。《汉书.地理志》说:“吴(会稽郡):南江在南,东入海。毗陵(今江苏武进):北江在北,东入海。芜湖(丹扬郡):中江出西南、东至阳羡(今江苏宜兴)入海。二是指三江为太湖入海的三条江。三江:淞江(吴淞江)、娄江(浏江)、东江(今湮)。三是指长江以外的三条江。《国语》韦昭注解:‘三江:吴江、钱塘江、浦阳江。’《吴越春秋》载:‘浙江、浦江、剡江为三江。’四是指三江包括长江与其他二水的吴淞江、钱塘江合称。五是指三江为长江上、中、下游而言。联系上下文,三江以在太湖附近,或即与太湖相通。三为多,或泛指今苏浙一带的入海河流。”③

司马迁在其史学巨著《史记》中说:余南上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湖;东窥洛汭、大邳,迎河,行淮淮、泗、齐、漯洛渠;西瞻蜀之岷江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曰: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太史公所言,水时利于民,亦会有害于民,而大禹治水不仅为苍生免遭洪涝之迫害的生计所驱使,而且列定九州疆域更显示其政治韬略。《夏书》言:(夏)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橇,山行即枸。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然河灾衍溢,害中国尤甚。唯是唯务。┄┄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三代。


五湖之区分

有关太湖又有五湖之名的说法,最早见于战国末期韩非所著《喻老》。其文言:“越王入宦于吴,而观之伐齐以弊。吴兵既胜齐人于艾陵,张之江、济,强之于黄池,故可制于五湖。”清朝王先慎先生注解:《越语》中有吴、越战于五湖。魏晋韦昭注:五湖,今太湖。

司马迁所著《史记·河渠书》中也有这样阐述:“自是以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鸿)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

班固在其所著《汉书·地理志》中称:“东南扬州:其山曰会稽,薮曰具区,川曰三江,浸曰五湖;其利金、锡、竹、箭;民二男五女;畜宜鸟兽,谷宜稻。唐颜师古谓:薮者,大泽也。具区在吴也。川,水之通流者也。浸谓引以浇灌者也。五湖在吴。”

南朝·宋裴骃集诸家解释认为:“韦昭曰:五湖,湖名耳,实一湖,今太湖是也。在吴西南。唐司马贞言:三江,按《地理志》北江从会稽毗陵县北东入海,中江从丹阳芜湖县东北至会稽阳羡东入海,南江从会稽吴县东入海,故《禹贡》有北江、中江也。五湖者,郭璞《江赋》云:具区、洮、滆,彭蠡、青草、洞庭是也。又云太湖周五百里,故曰五湖。”

由三代至春秋战国,太湖最早称为震泽、笠泽、具区之文献可考者如上述。至秦亡汉兴,文献记载详略纷呈。班固说:汉兴,历秦制度,崇恩德,行简易,以抚海内。至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阯,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郡)[部],置刺史。先王之迹既远,地名又数改易,是以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焉。

会稽郡,秦置。高帝六年为荆国,十二年更名吴。景帝四年属江都。属扬州。吴,故国,周太伯所邑。具区泽在西,扬州薮,古文以为震泽。南江在南,东入海,扬州川。……毗陵,季札所居。江在北,东入海,扬州川。(王)莽曰毗坛。馀暨,萧山,潘水所出,东入海。(王)莽曰馀衍。阳羡,诸暨,(王)莽曰疏虏。无锡,有历山,春申君岁祠以牛。(王)莽曰有锡。山阴,会稽山在南,上有禹冢、禹井。扬州山。越王句践本国……。

中央政府(朝廷)以分州郡县而实现治理,更注意引正一地的民风。《汉书》有言:“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

吴地,斗分野也。今之会稽、九江、丹阳、豫章、庐江、广陵、六安、临淮郡,尽吴分也。

江南吴地的民风历史上发生重大转变的,首次是始受北方影响,在殷代衰亡之际。其时,周太王古公亶父初兴陕西岐山之地,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公季,公季有圣子姬昌,太王欲传国于公季焉。太伯、仲雍便向父辞行采药,后至奔荆蛮。公季嗣位,至姬昌为西伯侯,后受命而王。故孔子美称曰:“太伯,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史言,“太伯初奔至荆蛮,荆蛮归之,号曰句吴。太伯卒,仲雍立,至曾孙周章,而武王克殷,因而封之。又封周章弟中于河北,是为北吴,后世称之虞,十二世为晋所灭。后二世而荆蛮之吴子寿梦盛大称王。其少子则季札,有贤才,兄弟欲传国,札让而不受。自(太伯)寿梦称王六世,阖闾举伍子胥、孙武为将,战胜攻取,兴伯名于诸侯。至子夫差,诛子胥,用宰嚭,为越王句践所灭。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吴东有海盐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之一都会也。……江南卑湿,丈夫多夭。”


①《尔雅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胡奇光、方环海撰

②《左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李梦生撰

③《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李民、王健撰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