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雨

 无恙山医 2017-07-29
江南的雨也便总是这样,淅淅沥沥的,天空泼墨,洒一片暗青色的轻柔云,俄而密密雨幕挂于天际。时而会大一些,时而会小一些,都敲打着青石板边土地蒸腾出一片烟岚。
说来也是巧,我们这一届学生,但凡是遇上稍微正式一点的考试,这江南的雨便好似从未停过,从清晨落起,才子佳人赴拥前后,顶着或红或绿的伞,匆匆穿过雨帘,避过积水空明的水洼,急急跑完长只百余米的黑黄相间的板油路,东方才刚隐晦透出灰白的霞光考场前便已挤满了莘莘学子,吟诗诵文,强记概念,熙熙攘攘,着实热闹。至于黄昏,这雨仍三三两两,轻轻刷着屋檐,暮光染雨珠以流彩,恰似从考场三两走出学子青春模样,或颦或喜或雀跃或踟蹰。
不知曾经的书生大抵该是怎样的,也许竹杖芒鞋轻胜马,也许春日游,杏花吹满头。从僻远的家乡一人一伞一书箱,行于阡陌,步于林荫,天晴时踏于青青河畔,看湖光水色之调;遇雨时一纸油伞便“忽”地撑开,流连古道禅院,穿梭烟柳画桥,抚摸潮湿坞墙上的青苔。走走停停,数月之后,携路遇的知己,共至京城,也是与众考生一起,熙熙攘攘,鱼贯而入诺大的考场,考举人,也不着急,安坐狭小的考间,慢慢地开始自己的求仕征途。
人是古今人,雨还是那场雨,雨落地成花,时代的节奏会变化,时而会快一些,时而会慢一些,无碍,因为学子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品味江南雨的细致,品读江南人的细腻,追求卓越的远方,追求温润的脚下,不同之处,约莫只是社会的环境。学子都是充满诗意的,看素月分辉,看云卷云舒,只是不知当代学子褪去自己学子身份时,是否仍有赏江南细雨恣意零落的闲情逸致,还是只顾于撑开伞,破雨而出,将一场淋漓的情意挡在身外,奔向腐朽名利场?
还是要学着融于席卷而来的雨中的,现在是,以后,也一定要是,我们可以匆匆掠过氤氲的雨景,但绝不要,将雨全然档下,将传承从古至今的儒气挡在身外,时代可以飞速发展,可以日新月异,但你我的心,还望有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巧笑。
外面是否会有雨滂沱,是否会有人撑伞而过?卿,希望时光荏苒,遥远未来,会有嬉戏雨林的心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