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典故大全·九流·医药

 风舞三湘 2017-07-30

  【肓医】 《左传·成公十年》:“(晋景)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即宋米芾《寄薛郎中绍彭二首》之二:“怀素獦獠小解事,仅趋平淡如肓医。”参见人事部·病死“疾竖”。

  【活国医】 《国语·晋语八》:“平公有疾,秦景公使医和视之,出曰:‘不可为也,……’文子曰:‘医及国家乎?”对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喻指良医或贤臣。宋黄庭坚《见子瞻灿字韵诗次韵三首》之三:“诚求活国医,何忍弃和缓。”另参见人物部·官吏“上医”、政事部·治理“医国”。

  【悬壶】 《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於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於楼上覩之,异焉,因往再拜……遂能医疗众病。”后因以“悬壶”谓行医卖药。元张昱《拙逸诗》:“卖药不二价,悬壶无姓名。”明汤显祖《牡丹亭·延师》:“君子要知医,悬壶旧家世。”参见九流部·神仙“壶中天地”。

  【不龟药】 《庄子·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皮肤冻裂)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漂洗绵絮)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留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所用之异地。”喻平凡之物也能起大作用,或指才非所用。宋黄庭坚《戏答史应之三首》之二:“收得千金不龟药,短裙絖统暮江寒。”另参见人体部·肢体“龟手”。

  【庞公采药】 谓采集药物。亦指隐居避世或求仙修道。《后汉书·逸民传·庞公》:“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唐皇甫冉《赠郑山人》:“庞公采药去,莱氏与妻行。”参见人事部·雅逸“庞公隐”。

  【偷灵药】 《淮南子》:“羿请不死之药於西王母,常娥窃而奔月。”唐李商隐《常娥》:“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参见九流部·神仙“嫦娥”。

  【韩康药】 汉赵岐《三辅决录》卷一:“韩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人也。常游名山,采药卖於长安市中,口不二价者三十余年。时有女子买药於康,怒康守价,乃曰:‘公是韩伯休邪,乃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欲避名,今区区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遂遁入霸陵山中,博士公车连征不至。”事亦见《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北周庾信《和张待中述怀》:“时占季主龟,乍贩韩康药。”参见人事部·雅逸“卖药”。

  【廖井】 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余亡祖鸿胪少卿曾为临沅令,云此县有廖氏家,世世寿考,或出百岁……疑其井水殊赤,乃试挖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数十斛,去数尺。此丹砂汁因泉渐入井,是以饮其水而得寿。”宋苏轼《和陶潜读山海经诗十三首》之八:“廖井窖丹砂,红泉涌异常。”参见地理部·水流“丹砂井”。

  【橘井】 相传苏仙公修仙得道仙去之前对母亲说:“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簷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来年果有疾疫,远近悉求其母治疗。皆以得井水及橘叶而治愈。见晋葛洪《神仙传·苏仙公》。后因以“橘井”为良药之典。或喻孝事父母。唐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彬州》:“彬州颇凉冷,橘井尚凄清。”杜甫《入衡州》:“橘井旧地宅,仙山引舟航。”另参见伦类部·亲眷“苏耽井”、九流部·神仙“苏耽宅”、地理部·水流“橘井”。

  【肘后方】 《晋书·葛洪传》:“(葛洪)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其余所著……《肘后要急方》四卷。……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喻指医方,或喻指仙道。唐韦庄《王道者》:“五云遥指海中央,金鼎曾传肘后方。”另参见人体部·肢体“肘后符”。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