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报上展】俱怀逸兴壮思飞——王道国书法展作品选刊

 杨关桥 2017-07-30


俱怀逸兴壮思飞

——王道国书法展作品选刊


  王道国 1964年出生于湖北襄阳,号鹿门山人、涵玙居士。中国书协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广东省书协主席团成员,广东省书法院特聘书法家,湖北省书法院特聘研究员,深圳市书协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深圳市宝安书法艺术研究社执行社长。

  作品获奖: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最高奖”,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奖”,“龙岗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奖赛三等奖,“冼夫人奖”全国书法篆刻大奖赛三等奖,文化部第十二届群星奖优秀奖等。

  作品入展: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西泠印社首届、二届篆刻书法展,第四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全国第七、八、九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展等。


学术指导单位 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

主办单位 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

     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深圳市书法家协会

     深圳市寅午美术馆

策展人  朱小均

媒体支持 中国书法

     美术报

     书法报

     书法导报

     青少年书法报

     深圳特区报

     深圳商报

     深圳晚报

     深圳电视台

     中国书法家网

     中国书法网

     雅昌艺术网

     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

学术研讨会 主持:刘恒

       (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

时 间 2017年7月25日—29日

    (7月25日下午15:30举办开幕式)

地 点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中央圆厅、C侧厅





俱怀逸兴壮思飞


■王道囯



  著名艺术家徐本一先生曾说:“人常在天上走,书能不凌然乎?”

  我是一名飞行机长,日常的工作都在万米高空,每当飞机冲上云霄,我的思绪也会随白云一起放飞。全自动化的导航和飞行系统,会让你折服于现代高科技的伟大魅力;乘务组和旅客的微笑与信任,会让我感受到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从万米高空俯瞰祖国的壮美山河,会让你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种豪迈与敬畏。那种天人合一、人机合一、驾驭科技、遨游天空的畅快心情是无法言表的。从飞机上俯瞰大地、山川、河流、森林、城镇、道路、人海等,随着飞机的起飞全被变形、缩小以至于忽略,仿佛白云下的巨幅流动画卷,充满神秘的色彩和奇异的线条。我时常会突发奇想,并莫名其妙地惊呼和感叹天地的造化之功,甚至会捶胸顿足地埋怨自己语言的苍白与贫乏。那种因飞行所带来的被高举、被悬置、被错位而产生的依恋与牵挂,造就了飞行员豁达、自信、开放、包容的胸襟。这种由飞行所带来的复杂心情和体会,不时地作用并延续到我的书法创作中。

  我的书法历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94年以前自娱自乐的盲目阶段到后来渐觉渐悟的求真阶段,至今一直伴随着我36年的飞行生涯,成为我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981年至1994年,我是一名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军营里堪称魔鬼般严酷的训练,充塞着整个“直线加方块”式的单调生活,那种对自由、奔放、多彩生活的向往一直被压抑和限制,为避免“不务正业”带来的影响飞行安全之嫌,我放弃了自幼喜爱的西洋美术,开始了“偷偷摸摸”的书法练习。信笔涂鸦,追求痛快,无拘无束,就像驾驶战斗机在空中翻斤斗做特技,有点“云里雾里”,不知“天高地阔”。

  1994年,我转业后来到深圳,成为中国民航的一名飞行机长。新的生活、新的城市、新的飞机、新的观念一并涌来,原有的那种压抑和限制被彻底解放,我像一个被释放的“囚徒”,如饥似渴地扑向艺术的怀抱。从1997年开始,我先后多次参加了中国书协主办的研修班,并有幸求教于多位书界前辈和高手,开始厘清学术观念,重新认识书法,并反思自己的追求方向。从明清到宋元,从唐代到魏晋,我一路寻寻觅觅,在经历了繁复与嘈杂之后,我渴望达到技法上的极致与心灵深处的宁静,潇洒、纯粹、清雅、高古的帖学书风逐渐成为我的艺术方向与追求。

  飞行是科学的、严肃的、紧张的,书法则是个性的、放旷的、愉悦的。然而,二者都有着“由技而艺”的过程。飞行作为一种职业,对飞行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严谨、缜密、敏锐、果敢、沉着、冷静、参悟、决策等词汇被无限地放大,并成为一种非常具体的操作标准和执行程序。这种职业素质如果作用于书法艺术,可能既有先天的优势,也会带来后天的不足。尊重科学、严守规章的职业习惯,与骨子里的浪漫与洒脱,使得我只能在书法艺术中去寻求平衡,在黑与白、快与慢、正与奇、浓与淡的对比中,寻求一种不平衡中的平衡。在对传统顶礼膜拜的同时,也在潜意识中流露一种“不安分”。正如苏东坡所言:“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不知不觉中已年过半百,与书法结缘也30多年了,面对人生和现实会有很多感慨,有些要做加法,有些要做减法。人生如写字,都是在有和无、黑与白之间求得平衡与融通。在收获一些成绩和赞誉之后,面对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我开始惶恐不安,深感内心的空乏和稚嫩。如何由技进道、修身明德?我时时扪心自问。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开始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沉浸传统、参悟大道,在书法艺术的殿堂里寻找可以栖身、修心、安命的一方净土。

  如今,书法和飞行早已成为我生活中重要的两端,在书法中体悟安静、丰富、圆融和通达,在飞行中体验辽阔、高远、胸襟与气度。二者虽然一静一动,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书法离不开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就像飞行所依赖的辽阔天空一样,充满着无尽的神秘与诱惑。我爱飞行,是她给了我飞翔的翅膀与前进的动力;感恩书法,是她给了我栖身的净土和情感的寄托。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在蓝天白云的广袤天空里飞翔,在上下五千年的艺术王国里遨游,在岁月更迭、时空变幻中去追寻和参悟艺术的真谛和生命的大道。

(本文系作者展览自序



作品选刊

行书跋《东汉青龙画像砖》中堂


行草条幅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栏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隶书惟德以礼联


临颜真卿《祭侄文稿》横幅


楷书《朱子治家格言》中堂


局部




微商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