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家手工捶肉丸!

 轻风无意 2017-07-31

客家手工捶肉丸!

客家手工捶肉丸!

   在广东客家地区的小吃里最草根最普遍的要数捶肉丸了,既是广东小吃,也是一道客家家常菜,饮宴也不可缺。客家人主要是取丸与圆同音,寓意团圆、圆满。丸与缘又谐音,尤其适合喜宴,如以鱼、肉两圆混合上席,更有成双,有余的吉兆。下可煮汤、可炸、可煲,要原汁的客家风味的就是煮汤。

   捶肉丸不同于普通的肉丸,用铁锏人工捶打出来的叫手工捶肉丸,用机器打肉成酱的只能叫肉丸。肉丸没有捶肉丸的柔韧爽脆,弹性不足。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肉圆,因制法不一样,质量却大不相同的原著因。

   民间以手工方法捶打肉丸,甚为费时。制作者双手持举古代兵器铁锏似的锤子,一上一下地捶打肉料,直至打成细茸而又黏结的肉泥,再掺入适量淀粉、精盐和清水,拌成胶泥状。随后,制作者左手握捏肉泥,令肉泥从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圆孔挤出来,右手用汤匙一挖,随即将龙眼似的丸子浸于凉水中,再捞起放入沸水锅里。不久锅里便漂浮着一个个浑圆雪白的肉丸了。盛上肉丸和热汤,洒上少许香菜、葱末、姜末和胡椒粉等调料,即可食用。这道脆嫩爽口、味道鲜美的氽丸子,常常给人留下美好的记忆。

制作肉丸选料极精,如牛肉、猪肉,须选用精良之瘦肉,还得把肉中的细筋剔掉。若做鱼丸,非肥美肉嫩的鲜活鲩鱼不可,而且鱼鳞、鱼刺、鱼鳍,皆要一一剔尽。捶打时还得注意肉的纹丝,拌和肉泥又得注意搅拌方向等等,必令做出的肉丸,爽脆、嫩滑、鲜美、结实——有人将煮熟的肉丸使劲掷地,肉丸非但不碎,还能像乒乓球似的反弹上来。

   我是客家人,从小就吃这个捶丸长大,读书,工作后回家更是要吃它,回家没吃捶丸就好像少了件事一样,混身不自在,离开时还要叫父母帮我买一大袋带出去放在冰箱里冻着慢慢吃,我想每一个在梅州长大的孩子回家都会像我一样对捶丸都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感情,也是对家乡的一种依恋!可是如今我离家太远了,人在它乡,特别是在海外的人,更是伤不起啊,思念起家来心里真的感到很凄凉啊.在这边根本买不到捶丸来吃,谗嘴的我只好自己动手做来吃,但是我只会吃不会做,怎么办呢?以前在家都是买来吃的,也没见我妈做来吃过,上网一查根本没人做过,都是些文字的描述,没有详细图解的,只好自己动手实践了,我是用手工方法捶打肉丸的,没铁椎就用刀背剁,剁了有近一个小时,真的很累,手力不好的人最好不要轻易尝试,所以以后当你在老字号手工捶打肉丸店里买肉丸吃时,请不要嫌贵,因为它真的值这个价格,我是真的体会到了师傅的那份辛酸了!

   以下这个方子是我在网上找的,并照着来做了!外形做得还挺相似的,掷在桌子上也很有弹性,但是吃起来我觉得还是不够爽牙,没家里卖的那些那么好吃,看来革命尚未成功,还须努力啊!希望会做的高人来指点迷津,感激不尽啊!

原  料:鲜猪腈肉500克、精盐40克、味粉4克、清水10克、薯粉30克。

操  作:1、将鲜腈肉切薄片,用圆形小铁槌捶烂,用清水、精盐、薯粉拌匀,打成腈肉胶。

2、用手将肉胶搓成丸形,放进锅中,加清水,用文火浸熟(水清,丸浮水面为准)取起,焖、炒等咸宜。

贴士:
1、腈肉必须新鲜,否则没有胶质,捶不烂也易出水,制成的肉丸便不爽滑。

2、捶丸要用文火浸熟,如用武火不断沸滚,会使肉丸变韧。

3、捶丸是客家肉丸的统称,包括牛肉丸、猪肉丸、牛筋丸等等。由于猪肉丸比较常见,所以一般讲搏丸是指猪肉丸。好的搏丸据说跌落地会弹回桌面。

客家手工捶肉丸!


客家手工捶肉丸!


客家手工捶肉丸!


客家手工捶肉丸!



客家手工捶肉丸!


客家手工捶肉丸!


客家手工捶肉丸!


客家手工捶肉丸!


客家手工捶肉丸!

 

客家手工捶肉丸!


客家手工捶肉丸!

客家手工捶肉丸!

客家手工捶肉丸!

客家手工捶肉丸!

客家手工捶肉丸!

客家手工捶肉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