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每每提到书法,必然抛出两句话:书法是学方法而习熟方法的过程;书法是手与笔、墨等工具相互调和的实践化最终表达。其次,笔者说到行笔,也有概括过,简单的提:丰富变化、善中锋。但要达到这一层次,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好字非一日之功”,那也不是说,把时间花下去就可的,勤的基础上是“悟”,其实,“悟”对很多书友来说,尤其初学者,是一非常正确的“废话”,因为其显得很深奥略偏费解。鉴于此,书者所以不要一开始就难为自己,简单点,“悟”的初级层就是找方法,其次再意境、变化上等方面的升华。回到行笔,行笔中有技巧,要求行笔者在书写过程对毛笔锥面,不断的能实现换面,谓之八面出锋。(这个张老师有做过详细讲解,笔者就不于此造瑕了) 笔者就提提在行笔的过程中,换面的三种方法:绞转、翻笔和折笔。(习熟方法是书者自己的事喽) 绞转:在笔锋运动的过程中,逐渐换面;(强调下,此笔技不可同类于捻管,具体差异,笔者在后期文章在具体做个对比) 翻笔:书写时,笔锋处铺开的状态下,由一个面直接翻到另一个面(不难理解,翻笔笔技兴于明清书家,书友自己可以去体会下明清名家墨迹); 折笔:书写时向毛笔施加压力,顺手改变行笔方向造成的方折形态。(折笔在行、楷等书体大量使用,是不可或缺且必要习熟的方法) 然今天,笔者主要提提绞转。 绞转,是书法专用术语。是指书法家在用毛笔书写线条时连续不断地转动毛笔的锥面。(再次强调,提及下其捻管的不同,孙过庭的《书谱》就把“绞转”笔技习熟的淋漓尽致) 绞转这一笔技是魏晋笔法的核心部分,(这也是很多资深书家建议初学者学晋楷的原因之一)由篆隶笔法演变而来。绞转笔法也是王羲之书法用笔的主要组成部分。到了唐宋,书法家书写多体现提、按,明清书家翻笔使用较为普及。 绞转就是逐渐的改变笔锋的锥面: 从图可以看出(肯定有书友会捻管联想在一起,位于区分,书友可以先回看下昨天的文章附加的晋人执笔图,再体会体会),在书写,圆线条为了能保证裹锋用笔的状态(笔锋是尖状),需要运用好绞转的技术,(习熟方法)以实例为参照的理解,找一组古人写圆弧的图片看看是否饱满。 (书友以此为例,用网上流行的捻管试试,笔者就温馨一句:别太快,小心闪了手。) (这个也可试试哦) (在书写速度的基础上,捻管肯定是满足不了行笔书写的,那习熟后呢?快方法是从简。) 下面是某位书友的转: 从对比图可以看出,“谓”字上面的转,这位书友上提了下,下压动腕成绞,即在绞转的地方出现了不同的线条形态,孙过庭的“谓”字绞处,饱满切且有很强的张力。书友在临作时,在转的地方线条扁薄且张力不够。 在转的地方,需要向笔锋施加压力,顺势绞转或者转腕都是可以的,此处的书写速度可以放缓,使得在“弧顶”处保持线条的饱满,这样的视觉效果是厚重的。 说到这了,不免会有书友提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看到帖中也有很多字,在转的地方不是这样的,有个提起+下压+腕的动作,或是多了些中侧锋的变化: 有想提这样问题的书友,笔者不得不夸下,观察很仔细,值得肯定。古人的圆线存在各种形态,丰富,混用了提、按或中侧的动作;唐人用笔圆厚,更多的圆线是饱满的,进一步加深了提、按和中侧变化,最终达到调和作用。 笔者就以教学的角度略讲下,很多的人,是在转的地方不调锋,使得侧锋过多,圆线扁薄,还有一部分人是在转的地方提起笔锋,回避了绞转,说明更需要掌握的是把线条写的饱满,其他的方式便不在话下。 败笔样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