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永官:忆沈昌均先生

 幽湖落云 2017-07-31

沈昌均先生

近日偶然的机会了解到桐乡档案馆出版了沈昌均先生的一个回忆录《昌均文存》,颇感亲切。昌均先生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乡贤,一位十分慈祥的长者。他是我初三的英语老师,对我求学成长给予很多原初的影响。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试图写点文字,一方面是对他的一点纪念,同时也想留一点那个年代的回忆,和大家分享。

《昌均文存》书影

记忆中我们那时念初中,一部分成绩一般的可以初二念完算是初中毕业;而一部分成绩好的可以念初三,进而可以考初中中专或进高中。我的成绩还算不错,1981年夏天顺利进入初三。那个年代学生少,我们全乡的初三学生就一个班,集中在濮院试验场中学(后来并入桐乡第三中学)学习。


在初三上学的第一天,每门功课的任课老师分别来给我们开学致辞。昌均先生是我们的英语老师,他是用英文致辞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那天的情景,可惜我那时听不懂他的英文致辞,因为我们从初一开始只学了两年英语,更没有听力的训练。


昌均先生非常有学问,他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华南师范大学前身广东省立勷勤大学西洋历史系毕业。毕业后回到桐乡县,后奉命创立了简易师范学校。之后他蒙冤入狱十余年,出狱后被发配在农村。我在初三正式认识昌均先生之前其实早就知道他了。他从狱中出来被分配的村正好是我母亲的外婆家。记得小时候走亲戚的时候,我经常在村桥头的公房里看到一个很有气质的老头。从他那里我知道有个《China Construction》的英文杂志,那时昌均先生订阅了。算起来这个英文杂志应该是我见过的第一本英文杂志,那个年代在农村看到英文刊物实属罕见的,所以我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昌均先生注重传播知识,那时他硬是把我表叔从文盲培养成村里的会计。

昌均先生终究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他的才华得到政府的厚爱,才到我们中学教英语。昌均先生以很严谨的方式教我们英文,为我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现在已经用英文发表了数百篇论文,也算是当年先生播下的英语种子长成了一个参天大树了。先生在英语课上不仅教我们英文,他还谈古论今,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人文历史知识。他是乌镇人,是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的本家。先生在课堂上经常谈起茅盾先生,也会谈到年轻时后他和茅盾先生的一些交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早年茅盾先生还送过昌均先生一本辞典,后因奔波流离而丢失,甚是可惜。通过昌均先生的故事,拉近我们与茅盾先生这样伟大的作家的距离,让我们少年时就就有了身边的榜样。就是家乡这样的榜样激励着一代代桐乡人成长,传承家乡深厚的文化积淀。


昌均先生许多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有一次他在课堂上特地激动地给我们讲,他在《文汇报》上看到一个“叶落归根”的故事,故事的主人是先生当年在诸暨一带做家教的家长。这位老先生叫陈兼善,浙江诸暨人,著名鱼类学家,我国鱼类学的奠基人之一。早年留学法国和英国,后在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做教授。抗战后台湾收复,兼善先生任台湾博物馆馆长,台湾大学教授。上世纪七十年代兼善先生定居美国。后来他受聘中科院名誉教授,1982年5月陈先生定居上海,才有了《文汇报》的报道(正好是我初三毕业前夕)。昌均先生跟我们讲,年轻时他家境贫寒,靠做家教谋生。陈先生当时从法国回家乡,看到昌均先生给他家孩子教育甚好,也觉得他很有才华,如没有得到继续深造很可惜。陈先生便推荐昌均先生去了他执教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昌均先生很感恩陈先生对他的厚爱,给他深造的机会。这个故事至今仍历历在目。

昌均先生对晚辈厚爱有加。我们那个年代没有中考的概念,只是老师把我们的学习抓得很紧。我们平时都是走读的,因为学校也就是一栋两层的房子,没有住宿条件。但是到临近考试的一段时间学校把一间教室隔出来,作为我们的宿舍。我依然记得昌均先生每天负责我们的起居时间,每天早上准点叫“起身了”,然后让我们朗读英语。先生对学习好的学生特别关爱。记得我们上一届的两位同学考上嘉兴第一中学,当时全省十八所重点中学之一。先生在课堂上经常给我们讲他们的故事。当时先生从狱中出来后孤身一人,住在我们简陋的学校。这个宿舍白天是老师们的办公室,晚上是先生的宿舍。我还记得昌均先生讲起其中一位学生来看他,晚上还和他挤在一张床上。这两位学生后来都考上了北京的名牌大学。


其实英语只是昌均先生的副业,他的文学功底深厚。我们毕业后,听说先生调入桐乡电大,教授古典文学,培养了不少人才。初中毕业后,我也很少有机会见到昌均先生,但是我和昌均先生的书信往来一直持续到我到南京上研究生。先生写信基本上用的是文言文,记得当年收到先生的来信总是很兴奋,可以读到他流畅的文字和苍劲有力的书法。我一直收藏了昌均先生的书信,但是后来我出国深造,一些书籍散落在各地,现在想来很遗憾。

昌均先生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代表,尽管一生坎坷,仍豁达开朗,致力教育,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有幸作为昌均先生的学生所了解的这些事可能也是鲜为人知的。我写出来,一是希望和大家分享,二来也是一个挖掘乡土历史人文的小小尝试。在我们桐乡这样的文人墨客很多,我的这个小小的回忆也算是对传承桐乡历史文化的微薄贡献吧。

【作者简介】朱永官,濮院人,著名学者,曾留学英国和澳大利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