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涛:笔墨当随时代,人生本来世俗丨走寻

 励志朝阳 2017-07-31



傅雷曾说:“石涛为六百年来天才最高之画家,技术方面之广,造诣之深,为吾国艺术史上有数人物。”


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吴冠中等后来的一大批艺术大家都对石涛推崇备至,更让人觉得夸张的是,张大千收藏石涛真迹最多时竟达五百余幅。其中一幅还是张大千“不择手段”从黄宾虹手里骗来的!


张大千和黄宾虹同在上海时,张大千一直非常羡慕黄宾虹收藏的一幅石涛真迹,反复央求黄宾虹借给自己细品,但黄宾虹深知张大千耍临摹掉包的手段,一直不曾答应。于是不死心的张大千临摹了一幅颇为罕见的石涛手卷,然后冒充原作展示给黄宾虹看,老成持重的黄宾虹看后欢呼雀跃,当即表示:“都是老友,只要别贵的离谱,当了家产也要买!”张大千嘿嘿一笑:“不用钱,就用你那幅石涛来换!”黄宾虹立马答应了!就这样,研究了一辈子美术史的黄宾虹,竟被张大千用仿作骗去了一幅石涛真迹!


▲ 石涛《与八大山人手札》


历史上没有哪位画家曾有石涛这样复杂多变的生活际遇和矛盾交织的心路历程。他的画风独树一帜,笔墨恣肆纵横,超凡脱俗,不拘一格,为中国画的发展开创了一派新的意境。他提出“笔墨当随时代”“我自用我法”的见解,极富禅学思想,并以此痛斥那些闭门造车、摹仿古人、投机取巧的庸才狂徒。


他的艺术思想惊世骇俗,不仅堪称清初山水画的一代宗师,而且开创了“直觉说”“移情说”等西方美学立论之先河,他的艺术观念与创造早于法国印象派大师塞尚二百余年。


石涛,本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削发为僧后,更名元济、超济、原济,自称苦瓜和尚,出生在桂林靖江王府。第一代靖江王是朱元璋的重孙,关系很亲。石涛的父亲朱亨嘉属“亨”字辈,是世袭的第十一代桂藩;石涛属“若”字辈,叫朱若极。假设明朝能够延长一个世纪,那么石涛很可能成为第十二代靖江王的。


▲ 石涛 《千山红树图》


可是,历史不容假设,石涛还在幼童时,就国破君亡。清军入关,号召明藩“识时知命,削号来归”,石涛的父王无重兵在手,却蓦然自称监国,惹来了麻烦。结果,不等清军入桂,实力略强的同宗唐王很轻易地囚杀了他。这样一来,石涛这位“胜国天潢”,在幼稚蒙昧状态,就成了逆臣子嗣。为了活命,家仆带着少年石涛一起出家为僧,遁入空门!


佛门四大皆空,与世俗的利欲熏心是矛盾的;前朝皇族后裔,就不可能平步青云,注定了石涛的悲剧。正是因为这矛盾的心理,石涛才自号苦瓜和尚,餐餐不离苦瓜。甚至还把苦瓜供奉案头朝拜。他对苦瓜的这种感情,与他的经历、心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 石涛《西津野航图》

 

▲ 石涛 《法李成溪山寒林图》 


作为一位前朝遗民,阴差阳错地,石涛竟与康熙有了两次莫名的面见。康熙于南京一枝寺第一次接见石涛后,于扬州平山堂又第二次接见了石涛,康熙帝在一众人中点名宣石涛上前,石涛受宠若惊忙不迭上前,康熙对石涛说:“朕素闻爱卿善于山水,朕可否向爱卿学画?”


石涛闻罢激动得语塞,不想康熙又笑道:“大清刚平定天下,百废待兴,朕哪敢溺于丹青,只能想想罢了……”石涛呢,感动得快要哭了,主动向康熙敬献书画,直呼万岁,自称“臣僧”。


他还专门把这次接见写到了一首诗里:“甲子长干新接驾,即今己巳路当先。圣聪忽睹呼名字,草野重瞻万岁前。自愧羚羊无挂角,那能音吼说真传。神龙首尾光千燄,云拥祥云天际边。”甲子,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己巳,即二十八年(1689年)。一个草野,一个神龙,似乎将一个山僧对于圣君的感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 石涛 《黄山紫玉屏图》


这两次迎驾的经历让石涛颇感荣幸,后应辅国将军博尔都之邀,石涛决定到京城闯荡。在北京的三年里,石涛一心幻想通过书画结交权贵,出人头地,可是权贵只把他当做一个会画画的和尚,在乎的是可以随时免费向他索画,毫无半点提拔他的意思。


当时的北京画坛,“四王”体格才是帝王权贵所好,加上在满人看来,汉族文人的地位本来就低,更何况石涛还是前朝皇室后裔?他求新求变的绘画风格毫无立足之地,对于获取名利无望的烦恼和对京城文化的排斥,最终使得石涛决定南返!


▲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局部


▲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尾部画论


也就是在这期间,石涛创作出了《搜尽奇峰打草稿图》。石涛这幅画可以说是他传世作品中最著名的画。这幅画的有名,不仅仅因为画本身。在中国,几乎所有画家乃至学习画山水画的爱好者都知道石涛和尚题写在卷首的这句话——“搜尽奇峰打草稿”。这句话的知名度甚至超过了这幅画。因为它代表了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艺术态度。


“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提出,一反当时仿古之风,主张绘画艺术创作应该向大自然索取灵感,而不仅仅在古人那里寻章摘句。石涛在他的著名画论《画语录》中,进一步强调“一画之法,乃自我立”“夫画者,从于心者也”,在当时无异于振聋发聩,对此后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这幅作品诞生之后的400多年间,画中经典的技法和经典的卷首语都在画家们的笔下和口中广为流传,万丈光芒一直穿越至今。


▲ 石涛 《松风草堂》


回到南方后,石涛先后生活在南京和扬州。初到扬州时也曾受到百般刁难。石涛经常讥讽以“四王”为代表的皇室山水画家作品太过陈旧,一次石涛在扬州天宁禅院借宿时,天宁禅院住持恰好是皇室画家的朋友,这次便有意刁难石涛。住持问石涛:“法师可否为鄙寺留点墨宝,以补扬州无山之憾。”石涛默许。住持又说:“不敢多劳。殿侧耳房,一房一幅。”


石涛这才意识住持的用意,原来这座禅院气势宏伟,光东西耳房就各有36间,在扬州善画山的画家为数不少,可是要画出72座不同的山峰,展现出72种面貌,当世又有几人能够做到!?这其中如果稍微雷同,或者借鉴了皇室画家的笔法,那么石涛就要成为扬州人嗤笑的对象,自己千辛万苦著就的《画语录》岂不是欺世盗名?


▲ 石涛 《松山茅屋》


石涛和住持商定,他一日画一幅,第73天全寺僧侣和扬州花坛诸位名家前来审阅。果然到了第73天,一大帮人早早就聚在寺外的山下,迫不及待地要看石涛的笑话。可是众人刚开始上山,只觉晨雾迷漫,寺外、寺内处处都是白茫茫一片。


众人于是疾步走入寺院,那雾气便更浓了,连对面人都看得隐隐约约。在扬州从未出现这么大的雾,众人皆啧啧称奇。更为奇怪的是,大家过了天王殿,好像听到不绝于耳的飞瀑之声,可是四下寻觅,大雄宝殿前的佛院内除了几株银杏以外,别无所有。过了良久人们才发现,这些雾气和声音都来自耳房。原来,每间耳房都挂好了石涛的新画。


但见72 峰,峰峰特色各异,山峰氤氲之气,透出画面,汇为一天晨雾;山间流动的溪水,又汇为与晨钟相间的哗哗的水声。围观的僧人和画家,个个看得瞠目结舌,无不佩服石涛的神来之笔。


▲ 石涛 《洞庭放棹》


自此石涛在扬州安顿下来,一心投身于艺术创作,画风由中年的繁富、清逸转向沉雄、朴实,艺术创作上进入最为纯熟、最为旺盛的时期。


晚年的石涛居住在大涤堂,是石涛临水自建的,他在这里完成了艺术巅峰时期若干画幅,自歌自吟,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几年。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岁届乙酉,这一年的端午,堂内觥筹交错,欢笑声喧。按照扬州习俗,老朋友们、生徒们带来了米酒,带了粽子,也带来了市上新见的诗词刻本,来给石涛贺节。石涛高兴,关照铺纸磨墨,画了一幅“五瑞图”。画成,题道:


亲朋满座笑开眉,云淡风轻景物宜。 

浅酌未忘非好酒,老怀聊乐为乘时。 

堂瓶烂漫葵枝倚,奴鬓鬅鬙艾叶垂。 

见享太平年七十,余年能补几篇诗。


这首诗的下面写了一段跋语:“清湘遗人乙酉蕤宾于大涤堂下。”蕤宾,即五月。这段跋语,是后人判断石涛生年的依据,也是争论的焦点。


▲ 石涛 《松荫研读图》


在石涛作画时,有一位少年,一边磨墨,一边悄悄地观察老和尚的运笔。他长得清瘦,十分靦觍。老和尚下笔时,他的神情总是十分专注。这位少年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扬州八怪之一高翔,这一年,他18岁。与此同时,另一位还在兴化学塾里读书的郑板桥,今年刚满13岁。后来,后来的后来,他们俩以及其他几位“八怪”,甚至再往后的齐白石、张大千,他们都在沿着石涛的艺术足迹无尽的延伸下去,直到今天。


石涛在艺术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同时又饱受争议。一方面他在画坛被摹古画派笼罩、画家的创新活力渐遭销蚀的时代,金鸡孤鸣,唱出了一片新天地。


而另一方面,他身为明宗室后裔,为逃生而出家,却又两次恭接清帝圣驾;既已出家为僧,却又媚走于权贵间,以求荣华;以“僧人”面世,却又无心研究佛典;写了《画语录》,标新立异,却又在晚年大加删改为《画谱》,将往日的锋芒一概抹去,复归守旧故道。艺术的卓越与低贱的人格是如此相悖,让后来无数学习和研究他的人倍感迷惘。       

 

▲ 石涛 《对牛弹琴图》


几千年儒家思想观照下的中国人,也许早习惯把书法绘画和人的品格节操混为一谈,“心正则笔正”“书品即人品”。所以不管是蔡京、赵孟頫、董其昌、王铎这些前代的艺术家,还是后来的石涛,他们在人格和行为上,同时走向了背离,实则,他们不也和我们一样有着世俗而平凡的人生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