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伟大如何诞生?重读经典《硅谷百年史》

 拿破仑小子 2017-07-31

来源:真格基金(ID:zhenfund)


提起硅谷,你可能会想到 Google、Facebook、Apple、斯坦福、伯克利……


这些传奇为什么都在西海岸的这片土地发生?硅谷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科技与商业、资本与创意所结合之地?


《硅谷百年史》就是一本讲述硅谷如何成为硅谷的书:从 1900 年到 2013 年所有发生在湾区的重大事件都被记录在册,是一部科技编年史,也是一部创投大事簿。


我们为你摘取了书中的一些与创投和科技联系紧密的部分,enjoy~


在硅谷,除了创造力,一切都是细微末节。”——在《硅谷百年史》的开头,一句话这样介绍了硅谷。


《硅谷百年史》以编年体的顺序,详细地记述了从 1900 年到 2013 年在硅谷发生的重大事件,描述了硅谷成功的原因。了解硅谷,可以从读这本书开始。


其他地方的人相信饼的大小是固定的,但硅谷这些大大小小、在整个湾区星罗棋布的科技公司、创业公司却告诉我们,一个区域可以一起把饼变得更大。


如今,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在中国的各个城市,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和职业都开始与创投、与互联网相关,想要有更多元化的尝试,不妨向硅谷取取经。


那些“初创”公司教会我们的事儿


提起硅谷的科技巨头,你也许会更快想到“FLAG”: Facebook、Linkedin、Apple、Google,但这些并非是硅谷最早的科技公司。


在硅谷的创业之风刚刚兴起时,已经有一些名字出现:比如惠普和英特尔。那时候,关于初创公司并没有多少方法论。


在产生和保持激情时,‘害怕’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害怕竞争,害怕破产,害怕犯错,害怕失败,这些都能够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格鲁夫的这句话,可以说描述了每一个初创公司在创业这种无迹可寻的征途中成长的共性。


▲ Intel 的传奇 CEO 格鲁夫(右)


而惠普几乎“前无古人”的野蛮生长则更加艰难,因此惠普的经验或许更能给后人启示。除了开创股份激励的人才招揽制度,还有以下几点也值得把玩:


1、管理风格:开放、创新与务实


作为科技公司,论资排辈和等级森明显然不利于创意的生成和技术的磨合,因此,自由但又有序的气氛是硅谷公司的一大特性。


作为硅谷最早的科技公司,惠普的两位创始人就摸索出了一些更适合一家科技公司的管理方法:走动式管理——创始人在车间和办公室走来走去,和每个人积极互动,而非坐在自己的封闭办公室。


目前,在谷歌等很多科技巨头公司,仍然采用着这样的空间结构;开门办公——任何雇员遇到问题都可以直接向自己的上司或者更高一级的上司报告,如果无法解决问题,可以直接向创始人报告。



惠普的休利特非常鼓励创新,他总是对每个新创意都非常兴奋,会以研究的态度对创意提出问题,进行探讨,然后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决定是否采纳——这使得惠普员工的创新精神从不会被粗暴扼杀。


他说:“创新要发挥最佳作用,就不要刻意安排,要让它从长远来看,能够服从、配合和顺应人的需求”创新很难一蹴而就,而是一个要对问题进行分解、找出关键的漫长过程,因此,休利特对待新创意的态度,是硅谷接受所有创意的精神所在。


稍后出现的英特尔也是如此开放与创新,创始人格鲁夫强调最低层面就可以做决策和解决问题,而非把时间浪费在无穷无尽的报告里。但同时,他又对初创公司提高效率提出了一些方法——一切皆可量化,可以对经理人员采取排名和评分制,初创公司能够更加清楚的看到每个员工最公司的实质贡献。


2、战略:可以稍稍“偏离”,但要关注核心能力


每一个初创公司都不可避免错误,连惠普也不例外:惠普曾经开发过一款机器为农场主服务,完全偏离了自己那时的核心能力,电子测试和测量设备。因此,这一款产品非常失败。


英特尔的故事却似乎与“不能偏离”的原则相反——80 年代,英特尔则面临着接踵而至的困境,1983 年受到大萧条的打击,差点低价卖掉公司,1984 年 PC 繁荣过去,大部分公司都已经拥有电脑,生产上的扩张显得不合时宜。


于是,在 80 年代,英特尔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放弃过去自己的拳头产品 DRAM 储存器,专注于新研发的微处理器。当时英特尔曾经非常挣扎,毕竟在储存器上,他们已经拥有相当突出的技术优势,但此时储存器毛利正在消失,微处理器的巨大潜力却适用于任何东西,价值远远不只是一个电脑部件。


Intel 1103 1024-bit (1K) DRAM, 1971年 ▲


两位创始人的一些讨论之后,决定专注于微处理器。这可以说是“从头开始”,然而英特尔并没有偏离自己的核心能力——芯片的研发技术。即使是在英特尔面临困难的时期,他们也一直在研发下一代芯片。


而微处理器的价值恰好在于产品的性能和设计,储存器的赚头却只在降低成本,优质的研发能力对于微处理器的生产,事实上更有帮助。1997 年,格鲁夫接替摩尔担任董事长以后,英特尔开始自己制造芯片,保持领先地位。


事实上,英特尔虽然完成了一次转型,却从来都没有忘记关注自己最核心的竞争力,这是每一个初创公司都应该记住的事情。


为什么是硅谷?


在早期的惠普和英特尔以后,越来越多伟大的公司诞生——苹果、谷歌、Facebook……而他们出生在硅谷的比例越来越高。


为什么这些伟大的生意都在硅谷诞生?为什么资本都在流向硅谷?为什么硅谷能吸引那么多顶尖的头脑?


这本书告诉我们,硅谷被选中并不是偶然。四个原因让硅谷成为了最顶尖的创业公司所在地。


1、科学在硅谷


众所周知的是,有两所顶尖的理工科大学在硅谷附近——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大学。


▲ 著名的斯坦福大学


不那么为人所知的是,提供性价比最高的工科教育的圣何塞州立大学和最顶尖的医学院加州旧金山分校,同样在硅谷。


并且,硅谷对于技术移民也非常友好,有很多吸引移民的政策。因此,那些最有创造力的聪明的年轻人慢慢涌入硅谷。


有了能够投入科研和技术的人才以后,一些机会让硅谷成为了技术的发源地。一种产业催生另一种产业:淘金热催生铁路业,铁路带动运输业,运输业又带动港口业,港口催生了沿海城市,沿海城市需要电力,于是催生电力工程技术,接下来是电子信息技术,然后产生了个人计算机、软件业、互联网……互联网巨头创造了巨额财富以后,又投资于生物科技和绿色环保技术。这就是旧金山湾区整个 20 世纪的历史。


如今让硅谷为人所知的,是硅谷那些顶尖的互联网公司,但美国的软件发展史中,硅谷并非一直走在前列。


当达特茅斯学院已经举行了第一次人工智能大会的时候,计算机产业还没有进入硅谷;当集成电路在硅谷被发明以后、当半导体技术进步以后,硅谷才刚刚进入硬件产业,而在软件上还没有任何建树。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得益于斯坦福和伯克利这些学界的后起之秀,硅谷在芯片、半导体、电学等等科学研究上,有不少研发成果。二战后斯坦福出现第一个诺奖获得者,而伯克利拥有五年内全美高校最多的诺奖得主数。


硅谷在证明,有科学精神的地方,才会有科技。


2、和商业融合


“对硅谷而言,1965 年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在本质上与技术无关。”虽然人们印象中的硅谷,是科学怪人和极客聚集地,但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硅谷有着独特的、近乎魔鬼般的嗅觉,因为美国西部对敢于冒险的人才最为友善。”



并不只是 1965 年,正如前面所说,在美国的软件硬件发展史中,硅谷从来都不是先驱;在惠普之前的老牌科技公司 IBM,也诞生在硅谷之外;计算机也不是硅谷的发明。


但技术在硅谷得到了非常好的应用。


早在 1946 年,斯坦福科学家就特别成立研究所,将高科技专业技能转化为商业产品;IBM 发明了硬盘和磁盘技术,但没有得到足够开发,却被硅谷的新创公司得到应用。


硅谷人并不只是科学怪才,相反,他们成功的核心是及其敏锐的商业触觉,又有着极强的冒险精神。硅谷不止偏爱技术,更偏爱能改变人们生活的技术。因此,硅谷才能把科研成果和技术带到商业世界和现实生活中。


3、被支持着的硅谷


可以说,硅谷的科技发展一部分是客观推动力的结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方向斯坦福和伯克利注入了大量资金。


即使不是在战中,加州政府也一直非常支持创业。1958 年,美国政府颁布了《小企业投资法案》来支持新创公司,同期,风险投资这样的外界支持也在硅谷出现,大陆投资公司和德雷珀-盖瑟-安德森公司等从东岸募来资金的基金成立。


对一家公司的研究不是对尸体的研究,而是对活着的和不断变化的事物和关系的研究。”风险资本在硅谷开始运作,伴随着就业机会和知识经济,更伴随着商业和技术的创新。到 2009 年,美国有 1210 万个就业机会由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提供,总产值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十一。


投资过半导体和科学数据公司的戴维斯洛克公司、信奉“投资就是投人”的德雷珀-盖瑟-安德森投资公司,开创了‘握手成交’和‘创业者孵化’的萨特希尔公司等,是硅谷的第一代风投公司。他们所开创的投资方法,表现了硅谷资本对于创意和智慧的求贤若渴。


之后,凯鹏资本、红杉资本等基金出现。前者的创始人曾说金钱是所有商品中差异最小的”,为了把金钱“卖”给创业者,所以他们不是坐在家里等着商业计划书送来,而是对潜力创业者进行孵化培育和头脑风暴。红杉资本则体现了硅谷的商业触觉——“市场第一,技术第二”,因此苹果、思科、雅虎这些优秀的公司才能被敏锐的红杉资本所发觉。



4、自由的硅谷


除了上面谈到的,硅谷的人文气氛也是其源源不断新想法的原因之一。与守旧的东海岸不同,西海岸是反叛的、大胆的。


硅谷鼓励失败——“失败是常事,但要失败的快些。


旧金山是美国工会组织最活跃的城市,发生过第一次环保抗议活动、第一次反战运动,是一个各种族融合之地。同样是名校,伯克利的学生常常活跃于各种游行,与常青藤来自优渥家庭的乖乖牌有些不同。


旧金山也是艺术的发源地。二战时期,“旧金山文艺复兴”发生,诗人肯尼斯成立诗歌中心,1945年,加州美术学校,即后来的旧金山美术学院,是第一个承认摄影是一门艺术的学校,“湾区具象绘画”艺术运动也在硅谷诞生,废品和拾物艺术也是在加州繁荣起来……


“原始”、“荒诞”和“刺激”,书的作者用这三个词语来形容湾区附近的文化和艺术,而这正是整个硅谷嬉皮士风格的体现。言论自由、实验音乐和同性恋,反对传统,挑战规范。这是一个自由的硅谷。


唯有在这样自由的土地,创业精神才会受到鼓励,创意才会不断发生。


敏锐与创新永远是创投圈最需要的品质。对于创业者、风险投资人、互联网从业者……《硅谷百年史》都将提供不少灵感。


硅谷的故事发生在硅谷,但硅谷的精神可以不止在硅谷。无论从一个公司的成长历程来看,还是从硅谷的发展过程来看,唯有足够自由的环境和足够敏锐的商业嗅觉才能诞生伟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