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节奏演绎宇宙与生命的惊世之作,一听前奏就熟悉

 小黑爷爷 2017-08-01




这首来自法国Era乐团的《The Mass》,相信一听前奏就感觉很熟悉对吧!


随着这首歌的名声日躁,歌曲中鼓舞人心的旋律和动感震撼的节奏,都使得它被不少视频po主用作场景音乐。比如魔某世某游戏中,很多玩家都在自制的游戏视频中大量使用这首歌。



这首传世经典曾作为中国足球命运纪录片的插曲,也是拳王霍利菲尔德的出场曲,甚至连流行歌王迈克尔·杰克逊都曾斥巨资想买下版权。


当然我们觉得熟悉,大概像在某部电影中出现过,有网友扒出这首歌是《达芬奇密码》、《天生杀人狂》、《亚瑟王》等电影中的配乐。



那么,究竟是不是呢?这就要说到这首《The Mass》的创作来源了。



Era将脍炙人口的《布兰诗歌》(Carmina Burana)与他们专辑《EraⅡ》中的经典曲目「Divano」巧妙结合,《The Mass》的歌词正是来自《布兰诗歌》中的“命运,世界的女王”(Fortuna Imperatrix Mundi)。


《布兰诗歌》又称为 《博伊伦之歌》,是德国当代作曲家卡尔·奥尔夫的传世名作。






卡尔·奥尔夫

1895年7月10日 - 1982年3月29日

著名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用节奏演绎宇宙与生命辉煌”的惊世之作



《博伊伦之歌》歌词脚本取材于中世纪的拉丁文诗歌,中译名取自英译“Song of Burana”,一译《布兰诗歌》(Carmina Burana)。


这部13世纪的手抄诗稿,本来深藏在巴伐利亚的一所修道院,1847年由学者约翰·安德里亚斯·施麦勒将200多首诗歌整理出版,内容蕴涵对宗教的反叛和放浪不羁的精神与生活方式的赞美以及对封建社会的辛辣嘲讽。奥尔夫阅读后,为其内容所动容,选编了其中各自不相联系的24首,经过加工与改编,以“春天”、“在小酒馆”、“爱之歌”三个部分,25个乐段组成。


在音乐创作上,奥尔夫运用大型康塔塔的体裁,在继承古典作曲法基础上,运用了“新原始主义”元素,加重打击乐成分,将中世纪的游吟风格与现代歌咏完美结合。运用简捷的作曲手法,强调节奏的元素,在织体编排上几乎动员了音乐表现力的所有因素,在通俗易解的乐思中,阐述着有关人生与宇宙的重大主题。


这部作品的副标题是“为独唱、合唱、乐队伴奏和魔幻般的场景而作的世俗歌曲”,囊括了各种声乐体裁和演唱形式,再加上两架钢琴,以及多种打击乐器的大型管弦乐队,音乐效果气势恢弘、蔚为壮观。



序曲部分由两首合唱曲组成。乐曲开头有雷霆万钧之势的主题,成为整个作品“标识性”部分。由于这一主题无可替代的鲜明特性,使得这两首乐段成为全曲的精选,经常出现在电视节目和重大事件或活动的配乐中(所以也是一听前奏就很熟悉有没有)



1

“春天”包括了10首合唱、小合唱、童声合唱等不同体裁。男女声部交替呈现充满清新、柔美、活泼、欢快的情绪。


2

“在小酒馆里”,包括以男中音独唱与男声合唱为主体的4首乐曲,渲染一片世俗的景象,唱腔中运用了怪诞的男声假声唱法,犹如在聚会的场景中人们醉生梦死的世态,乐思充满戏剧性的内在紧张度。

3

“爱之歌”,包括混声合唱、女高音独唱、二重唱、合唱等不同体裁的11首乐曲。表达对爱的渴望和对爱的忧伤的赞美,以及对情欲的质朴的歌唱,甚至是放浪形骸的宣泄,表达了对宗教禁欲思想的反叛与嘲讽。


全曲的尾声主要重复演唱了序曲的部分,但情绪上更为激昂,具有火山爆发般的震撼力。在全曲众多的声乐段落之间,作曲家还创作了十余首短小凝练的、类似间奏曲的器乐段落,动人心弦,同时也展示了编制庞大的管弦乐队的巨大威力。



《博伊伦之歌》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并非偶然,其中也不乏积极的政治意义,歌词所蕴涵的反叛的精神,表达了作曲家对法西斯强权势力的鞭挞与控诉。《博伊伦之歌》在1937年被介绍给法兰克福的听众时是一部舞台作品,但后来经历了一个修改的过程,与作曲家的后两部作品《卡图卢斯之歌》(1943)与《阿芙罗狄蒂的胜利》(1953)联系在一起,组成了通宵音乐会《三联剧——胜利》(也称作《凯旋三部曲》),1953年由卡拉扬执棒在斯卡拉剧院首演。


值得一提的是,《博伊伦之歌》这部作品潜意识地把音乐欣赏引入到成功的商业化阶段的前瞻性和理念。奥尔夫是巴伐利亚人,生于慕尼黑,在经过正统学习之后,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他曾工作在话剧院,写了许多戏剧配乐。


1924年奥尔夫成为了包括体操、音乐与舞蹈课程的冈特学校的共同创建者(与多罗特·冈特合作),由此说明他当时已经看到了这三方面联系起来的发展前景。除了奥尔夫尽人皆知的对于中世纪、宗教以及作为剧场艺术的伴随物的戏剧配乐的兴趣外,《博伊伦之歌》也暗示着对他的前辈和当代的作曲家抛弃的民族风格的呼唤、回归简单的大小调音阶,经过对德国音乐历史的反思,取代以返回到重复、重复、再重复陈述的简单音乐创作原则。由于这个原则的旺盛的活力,这样的音乐策略对于当今作品也不无影响。


这部作品在演出时,还曾配有丑角助演,以体现它戏剧性的特点。除了序曲以外,其中华美多情的女高声独唱“心潮起伏”,也成为演唱会中的经典保留曲目。 



究竟是《The Mass》还是《布兰诗歌》作为配乐,

看过电影的朋友来说说你的答案吧~





*微信编辑:醒醒


你可能 ?







* 更多唱片详情请点击公众号后台菜单【古典天碟】

* 投稿方式:请点击公众号后台菜单【点我】-【乐迷投稿】


高逼格的音乐享受

你值得拥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