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全道路、桥梁与隧道设计,你不容错过!

 苏睿思 2017-08-02


1)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 

2)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 

3)路基宽度:整体式路基宽24.5米;  

4)汽车荷载:公路—Ⅰ级 ;  

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05、0.1g; 

6)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他桥涵及路基1/100;

 

 

建设条件

项目区位于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南倾的斜坡地带,海拔高程295~1356米,一般高差小于500米,路线经过区域地貌为溶蚀峰林谷地地貌、中低山构造侵蚀地貌和河流侵蚀堆积地貌。

项目区处于望谟北西向构造变形区,属山字型构造体系。地质构造多为紧密褶皱构造,背斜、向斜数量较多,地层分布较紧密,呈条带状分布。主要有红关向斜、火烘背斜、西盖坡向斜、纳银背斜、波帽~播东~者康背斜等。


 

勘测过程

1、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沿公路布设四等GPS控制网、一级导线(五秒)控制网。布设Ⅳ级GPS点36个,一级导线点78个。

2、地形测量

全线1/2000地形图采用航空摄影测量、三维数字化成图,后对地形图进行调绘、修测。成图面积为97Km2。

3、路线

现场核查了沿线地形、地物,尽量避免大量房屋拆迁,避开大中型养殖场等,根据实地调查提出了相应的路线调整。

4、路基路面及排水

主要调查了沿线水系分布基本特征、地表径流、地下水位的相互关系及对路基、路面的影响。沿线调查防护方式及挡墙形式。

5、桥涵

小桥涵实地调查了区域排水体系、地形、水文,实地丈量了沟渠断面、交角,并现场初步拟定沿线综合排水体系、桥涵位置、孔径、结构类型和其它附属设施;大桥进行了中线、河床断面及比降测量,并做了专门地质勘察,拟定了桥型、孔径、结构类型和施工方案。

6、路线交叉

调查了被交叉道路现状、交角和其它控制因素,初步拟定交叉类型、跨越方式、结构类型、孔径等。

7、经济勘测与调查

对沿线概算资料、占有土地、拆迁建筑物及管线、施工条件及施工便道进行了调查。

8、线外调查

调查了沿线筑路材料的供应情况、生产规模及材料价格。对荆州 、监利港码头及湖南华容塔市驿镇等地的筑路材料进行了调查和取样试验。

1)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 

2)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 

3)路基宽度:整体式路基宽24.5米;  

4)汽车荷载:公路—Ⅰ级 ;  

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05、0.1g; 

6)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他桥涵及路基1/100;


 

路基、路面及排水


1)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     

2)填方高度每8m一级,当边坡高度小于10m,一坡到底。




1)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  n

2)挖方高度每10m一级,当边坡高度小于12m,一坡到顶。



墩身处理措施:①路堤一级边坡以下采用开山石渣或隧道洞渣填筑;②根据需要路堤中部铺设土工格栅,坡脚设置护脚;③填方长度大于100m的路段,每填筑2m高,采用冲击压路机增强补压;长度小于100m的路段,每填筑4m采用1000KJ普夯补强。


基底处理措施:①基底承载力不足的粘性土,采用夯(压)实处理;②基底为水田、水塘及浅表软弱土,对基底进行换填处理;③基底为深层软土,按特殊路基处理。


填方边坡:

1)以生物防护为主,圬工防护为辅的防护方案 

2)高度≤4m时,三维网植草防护,<>

3)大于4m

4) 沿河、沿沟浸水路堤段,M7.5浆砌片石防护;  

5) 跨河或沿河纵向布置的桥头,M7.5浆砌片石防护。


挖方边坡:

1)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生物防护。  

2)高度≤6m时,三维网植草防护,<3m不设三维网;>

3)大于6m

4)强风化石质边坡客土喷播、护面墙、锚杆(索)框格等;  

5)整体稳定性好的硬质岩边坡,控制爆破后一般不防护。


 

桥梁、涵洞

1、汽车荷载:公路-I级;

2、设计洪水频率: 特大桥 1/300;大、中、小桥、涵洞 1/100;

3、通航:锦江6级通航要求;

整体式:2×(0.5m防撞护栏+净11.2m桥面+0.5m防撞护栏+0.05m中央分隔带)=24.5m

桥梁下部结构:

1)墩高h≤35m时,下部结构采用圆柱墩。

2)当35m<墩高 h ≤ 60m 时,下部结构采用矩形墩。

3)当墩高h≥60m时,下部结构采用空心薄壁墩。

4)桥台尽量采用柱式桥台;个别较高桥台采用肋板台、重力台。

5)墩台基础根据地质实际情况,采用桩基础或扩大基础。

陡坡桥梁设计:

1)陡坡路段墩台桩基的纵断面、横断面准确测量;  

2)对于陡坡桥梁桩基尽量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减少机械施工对山体的扰动; 3)对于陡崖路段尽量采用绕避的方式处理,在不得不跨越的时候,通过跨径调整以保证桩基距离陡崖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典型桥梁设计

刚家湾1号大桥

拟建的刚家湾1号大桥位于铜仁市碧江区灯塔办事处境内,桥梁主要跨越滨江大道,其路基宽度28m。

本桥桥墩最高约20米,桥梁上部结构采用8×40米预应力混凝土T梁,下部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桥台采用重力台、扩大基础。


黑岩坪1号大桥

拟建的黑岩坪1号大桥位于铜仁市碧江区灯塔办事处境内,桥梁主要跨越6号路,其路基宽度21m。

本桥桥墩最高约28米,桥梁上部结构采用10×40米预应力混凝土T梁,下部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桥台采用重力台、扩大基础。


中木林大桥(K线)

拟建的K线中木林大桥桥梁起点位于碧江区中木林村东北,桥址区地貌类型属桥剥蚀残坡积地貌,上覆土层为第四系残坡积粘土及冲洪积砂卵石,下伏基岩为灰白色快状结晶白云岩夹角砾状白云岩、灰白色厚层状结晶白云岩、夹鲫状白云岩。本桥跨越马岩河谷(深120m宽310m),最大桥高约110m。  


黄腊溪1号大桥(K线)

拟建的桥梁位于碧江区吴家湾村北,桥位处地质情况以灰岩、页岩及断层破碎带为主,存在岩溶、断层破碎带、崩坡积层。

桥跨布置为65+120+65+40 。主桥采用65+120+6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结构形式,主墩采用双薄壁空心墩;引桥采用40mT梁,桥墩采用矩形墩;桥台采用柱式台、桩基础。


铜鼓滩2号大桥

拟建的铜鼓滩2号大桥位于铜仁市碧江区漾头镇境内,桥梁上跨拟建的渝怀铁路(复线)隧道,隧道宽度为7.5m,埋深14~42m。

本桥桥墩最高约48米,桥梁上部结构采用19×40米预应力混凝土T梁,下部桥墩采用柱式墩、空心薄壁墩、预应力砼门架墩、桩基础,桥台采用重力台、扩大基础。


龙坡大桥

拟建的龙坡大桥位于铜仁市碧江区漾头镇境内,桥梁上跨已建的渝怀铁路隧道,隧道宽度为7.5m,埋深30~45m。

本桥桥墩最高约73米,桥梁上部结构采用11×40米预应力混凝土T梁,下部桥墩采用柱式墩、空心薄壁墩、预应力砼门架墩、桩基础,桥台采用重力台、扩大基础。


锦江大桥(K线)

拟建的K线锦江大桥桥梁起点位于碧江区九龙村北锦江北岸,桥址区地貌类型属剥蚀残坡积地貌,上覆土层为第四系残坡积粘土及冲洪积砂卵石,下伏基岩为黄绿色板状页岩、下部长石质砂砾岩、砂岩。主要跨越渝怀铁路拜幺坡1号隧道、县道X500、锦江、恶滩村村道、恶滩村。主桥最大桥高约86m。


 

隧道设计

1)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  

2)建筑限界:净宽:10.25m

                          净高:5.0m

3)隧道内纵坡: 0.5%≤i<4.0% 

4)隧道路面横坡:2.0%~3.0%

主洞采用单心圆内轮廓, R1=555cm,断面面积,65.61m2,内轮廓总高8.60m,设计标高点至拱顶高度7.10m,内轮廓总宽10.796m,适用路面横坡-4.0%~+4.0% 。 


1)采用“早进洞、晚出洞”,以环保为出发点,结合洞口地形进行设计的原则。 

2)一般采用明洞或削竹式洞门,洞口地形较陡或偏压时采用端墙式洞门,洞口位于悬崖峭壁采用倒削竹式洞门。


 

隧道概况

1)辽箐隧道长602.5m,隧址区属于溶蚀峰林谷地地貌类型,洞身地形较为平缓,最大埋深约100m;  

2)隧道进出口地形较为平缓,覆盖层较厚,植被茂密。

1)本寨隧道长467.5m,隧址区属于中低山构造剥蚀、侵蚀地貌类型,洞身地形较陡,最大埋深约126m;  

2)隧道进出口地形较陡,覆盖层较薄,部分基岩出露,植被稀疏。


1)关口田隧道长2515m,隧址区属于中低山构造剥蚀、侵蚀地貌类型,洞身地形较陡,最大埋深约421m;  

2)隧道进出口地形较陡,覆盖层较厚,植被茂密。


1)猴场关隧道长2515m,隧址区属于溶蚀峰林谷地地貌类型,洞身地形较陡,最大埋深约247m;  

2)隧道进出口地形较陡,覆盖层较厚,植被稀疏,进口存在偏压。


1)坎边隧道长927.5m,隧址区属于溶蚀峰林谷地地貌类型,洞身地形较陡,最大埋深约211m;  2)隧道进口为悬崖峭壁,基岩出露,岩溶发育,风化严重;出口地形较缓,覆盖层较厚,植被稀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