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取侧卧位,骨突部垫软垫保护 跟骨轴位投照角度 实用Marker笔自外踝尖上方1.5cm开始,再腓骨后缘至跟腱前缘重点处开始,沿腓骨向下至足底皮肤与足背皮肤交界处,然后弧形转向前方,止于第五跖骨基底部,远端切口略向上。 切口的垂直部分位于腓骨后缘至跟腱前缘中线,自外踝尖上方1.5cm向下;水平部分位于足背外侧皮肤有汗毛和无汗毛区域交界线上,前方止于第五跖骨基底部 跟骨外侧切口示意图,该切口可以充分显露跟骨外侧面,并避免损伤腓肠神经 跟骨是松质骨,血供较为丰富,很少出现缺血坏死,因此为了保护皮瓣的血供,应全层切开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直至跟骨骨膜下,不做分层解剖。 在翻转皮瓣时,紧贴跟骨外侧骨面剥离软组织,亦可将跟骨表面的骨膜剥离,一起随皮瓣翻转。 不显露腓骨肌腱和腓肠神经,而是将其同皮瓣翻向近端,再跟骨一侧切断跟骨韧带、跟距韧带,显露跟骨外侧面。 使用No-touch技术,沿皮瓣的对角线,在腓骨、距骨、骰骨上打入克氏针并折弯固定皮瓣;避免使用拉钩显露,反复调整拉钩位置并大力牵引有可能进一步破坏皮瓣血供。 近端向上切开关节囊显露距下关节,想远端分离显露跟骰关节。 切取全层皮瓣直至跟骨骨膜下,沿跟骨外侧表面剥离软组织皮瓣(注意此篇勿分层),切开跟腓韧带、跟距韧带显露距下关节 使用No-touch技术,沿皮瓣的对角线,在腓骨、距骨、骰骨上打入克氏针并折弯固定皮瓣; 切开关节囊显露距下关节 术中图像:不显露腓骨长短肌肌腱,将其同皮瓣一起向前翻转 术中图像:利用No-touch技术保护皮瓣,切开跟腓韧带、跟距韧带显露跟骨和距下关节 跟骨骨折复位是以载距突骨块为模板,从前至后,从内至外一次复位,在内测骨块复位前,不要试图进行其他部位的骨折复位。 首先翻开或临时取出外侧壁的骨折块,显露跟骨体和关节面骨折块,根据术前CT截骨判断关节面是否有继发骨折线,将碎骨块临时取出,清理凝血块和无法复位的碎屑。 恢复跟骨的高度,可采用一下两种方法协助恢复跟骨的高度:
临时固定:当跟骨结节骨块和载距突骨块位置恢复,自跟骨结节骨块固定在载距突骨块上,克氏针的位置要避免阻挡下一步的固定。 以图中所示骨折为例,复位的顺序是首先回复跟骨结节骨块(2)同载距突骨块(4)的位置关系,回复跟骨的 高度,然后恢复关节面骨块(3)的位置,最后复位外侧壁骨块(1) 将剥离子插入跟骨结节骨块和载距突骨块之间,向下撬拨回复跟骨的高度 在跟骨结节置入粗的克氏针或Schanz螺钉,作为摇杆,牵引恢复跟骨长度,纠正内翻畸形 当跟骨结节骨块和载距突骨块位置恢复,自跟骨结节内侧,从后向下块置入2枚克氏针,将跟骨结节骨块固定在载距突骨块上 注意跟骨轴线:去侧卧位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跟骨倾向于发生内翻,因此在复位和固定时一定要时刻留意跟骨的轴线,预防并及时纠结跟骨内翻。 注意跟骨的宽度:透视跟骨轴位,观察内侧壁复位情况,同时在轴位上,可以观察到跟骨的宽度,如果跟骨的宽度增加,往往意味着跟骨的长度尚未完全恢复。 距下后关节面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先复位跟骨内壁骨折,然后再进行关节面骨折的复位与固定。
恢复后距下关节面骨折块位置,并用克氏针临时固定 对于严重的关节面压缩骨折、骨质缺损的患者,考虑予以植骨,加快愈合并防止复位丢失 前方关节面的复位与固定:
外侧骨折片的复位和固定:
跟骨骨折的最终固定:
跟骨钢板的种类 在后关节面的下方,自跟骨外侧置入螺钉时螺钉过长可能损伤内侧的胫神经、血管甚至踇长屈肌腱 如图所示,Albert将跟骨分成四个区域,其中前、上两个区域弱智如螺钉过生,损伤内侧血管。神经的风险较高,下方次之,后方风险最低 腓骨长短长短即将的复位:
当内固定完成后,应及时去除用作显露的克氏针,在伤口内填塞生理盐水润湿的纱布,压迫止血后松开止血带,观察出血情况,并彻底止血。 放置引流管:
缝合关节囊后分两层缝合伤口:
皮下采取可以吸收缝线8字缝合,自切口两端向中间逐针缝合,先不打结,调整针距确保无张力,最后自两端向中间打结 引流管自小腿肌肉、软组织丰满处穿过皮肤间断缝合切口 术后切口缝合存在张力,课件表皮坏死,此时可应用负压伤口方法促进伤口愈合 伤口负压治疗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伤口治疗中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