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创新背景 30年前,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是一片“科技荒漠”,当时全市仅有2名工程师;30多年后,深圳成为“创新之城”、“创新栖息地”,孵化出了华为、中兴、腾讯、大疆等明星企业,创客之城的广告登上了纽约时代广场。 回顾30多年的发展,创新成为深圳转型之要、竞争之本、动力之源。值得探讨的除了持续的创新、民营的胜利、改革的深度,还有创新空间的供给与组织。 30多年来,深圳的产业战略发生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到“塑造创新产业集群”再到“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三次转变,经历了要素推动、投资推动、创新推动的“三退三进”。 深圳产业经济发展的动力转变和四个阶段
深圳的空间转型 产业升级与空间转型相互促进,创新型产业的空间供给逐渐由物质空间向功能空间延伸。从早期产业园的简单复制与扩散,以产业带为载体整合资源,到利用城市更新进行内部挖潜,再到布局尺度不一、类型丰富的多中心功能网络,实现了由“产业园区”到“产业带”再到“创新城区”的演化。 “三来一补”贸易驱动,在交通便利地区布局工业区,提供低成本产业空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贸易和初级加工业是当时两大支柱产业,产业发展依赖低成本土地空间和劳动力资源,产业空间大多分布于特区腹地、交通条件便利的集中工业加工区。以《深圳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为指导,逐渐在上步、皇岗、福田一带形成了以电子、轻纺、建材工业为的成片工业园;在西片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的蛇口工业区、沙河工业区。其中,1982年开工建设的上步工业区是中国大陆地区最早成立的电子产品加工生产基地。 1984年深圳工业用地规模与分布 该时期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奠基期,城市主要以工业园区的建设为主,通过外引内联的方式发展电子产品初加工和对外贸易,奠定“深圳制造”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86版《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确立了特区的弹性带状组团空间、超前安排了文化教育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之后的产业发展预留了发展空间、保持了发展后劲。 高新技术制造业驱动,产业园区向外围扩散,开始形成第二代IT产业基地和高科技产业集群。 退:贸易、初加工 93年停止登记三来一补企业,坚决迁走污染企业 进:高新技术制造业 科技兴市,支柱: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89年,“三来一补”企业达到全市引进项目的56.8%,工贸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但深圳前瞻性地提出“科技兴市”战略,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深圳的第一经济增长点,停止登记“三来一补”企业。此后,有针对性地布局了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圳高新区和华强北等地标,在这一时代大潮中应运而生。 利用地缘优势和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形成以电子和计算机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企业配套集群,第一代产业园开始出现转型迹象。1988年,赛格集团开始经营大陆地区首家电子专业市场,上步工业区开始向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和专业交易市场转型;1994年,华强北由工业区向城市商业区转型。 政府通过直接编制产业园区规划的方式,跳过了以大学和研究机构为起点的园区企业自发集中阶段,自上而下塑造专业化产业聚集区。1995年《关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科学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6年深圳市整合了深圳科技工业园、中国科技开发院、高新技术工业村,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997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提出对既有低档次产业进行改造清退,高新区初步形成集研发区、工业区、生活配套区等严格功能分区的第二代IT产业园区。 1994年深圳工业用地规模与分布 这一时期,深圳主动放弃工贸红利,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空间供给上,政府利用指令性和干预性的规划手段引导特区内的产业置换、促成高科技制造企业在园区集中。 此后出台的1996版《深圳市总体规划》,在市域范围内确立了轴带结合、梯度推进的组团结构,为下一阶段的空间拓展和创新需求打下了基础。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布局结构图 高科技产业化驱动阶段,“底线约束”促进园区升级,“腾笼换鸟”强化优势产业带,改善环境和设施塑造创新地区。 退:重工业、劳动力密集型 提高产业准入门槛 有序撤出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进:自主创新、科技“产业化” 发达完善的创投体系 创投机构占全国1/3,植入科研机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深圳转向以企业为主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阶段,成立“高交会”、“创新投”,推进科技“产业化”。然而,经过20多年高速发展的深圳,面临土地、能源资源、人口和生态环境“四个难以为继”。全市土地开发强度近50%,自西向东建设了多个高新产业片区,但企业需求与空间供给矛盾掣肘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事实证明,“四个难以为继”既是束缚城市规模扩大的门槛,也是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布局的动力。深圳将全市近一半土地划入基本生态线作为底线约束,转变空间供给模式,重构产业空间布局,重新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链的位置优势: 出台《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带规划纲要》,构筑高新技术产业带,统筹优化各产业片区的创新资源配置,通过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有序撤出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高端产业和创新产业提供了空间。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片区空间分布图 资料来源: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带规划和发展纲要 通过创新工业用地更新政策和土地资源供给方式 提供低成本创新空间 各产业园区为创新单元进行内向挖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空间选择,涌现出华强北、车公庙、蛇口网谷等大量看似不可预见的创新地区。 推进城市更新和综合环境建设提升 提升中心区城市功能 顺应金融产业集聚的需求,建设更新公共服务设施和商务楼宇,促进中心区在承担全市行政、文化中心功能的基础上,重点培育金融、商贸和服务中心的职能。 这一时期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成熟期,产业内涵得到提升,空间上形成以产业园区为模块单元、以产业带连通融合的点轴式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带逐渐成型,华强北、车公庙等从工业区转型为大型商务园区、从传统加工工业转变为现代高新科技产业聚集地,罗湖、福田、前海等成为城市的综合服务中心,开始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源头创新驱动阶段,通过物质空间形态的改造,在全市层面构建创新空间格局,实现创新升级、全城创新。 退:低端、非自主产业 5年转移1万家以低端、非自主产业为主的企业 进:源头创新、城市创新 完善创新生态,培育科技领军企业群 图片来源: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