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三贤 来自有听读书 00:00 12:59 有听读书官方团队作品 文 | 旧兵 · 主播 |思想君 · 编辑 | 浅墨 “希腊三贤”这个词语或许并非人尽皆知,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三个名字却当的起家喻户晓。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有两个,一个是他们都是男人,再一个他们都是哲学家。 男人的问题这里不做讨论,相信多数人对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分歧。那么我们要讨论希腊三贤,就绕不开哲学这个概念,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是哲学? 什么是哲学? 哲学,听起来似乎很高大上的一个词语,实际上它也确实很玄乎,因为到目前为止,哲学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中国当代大师冯友兰先生讲“直至今天,无论西方哲学家,还是中国哲学家,从没有就什么是哲学达成共识”。你这样一个连定义达成共识都可能性很低的东西,也难怪大众接受起来难了。 但要讨论它,总得给它一个注释。值得一提的是直到现在,许多西方哲学学者仍然不承认中国有所谓的哲学,2001年9月法国著名的结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在上海谈话中重提“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使在座的人不禁愕然,虽然这位法国佬极力的解释他的意思并不含褒贬,强调哲学与思想并无高下之分,但还是成功的再次把中国哲学合法性的问题抛了出来,仿佛一瓢凉水泼进了油锅,顿时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各种正名论宣著报刊。 中国哲学合法性的问题今天我们暂不讨论,虽然哲学的概念不一而是,但并不妨碍我们对它的认识,胡适认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哲学。”总体上来讲,比较具有普遍性的对哲学的理解,指的是对一系列影响人类、世界、自然等重大问题的认识、研究,最终到理解它,解释它,掌握它的一门学问。 希腊三贤 言归正传,对哲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现在讲讲古希腊最厉害的三个人物,也就是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据说苏格拉底有狮子鼻,厚嘴唇,凸出的眼睛,矮小的身体。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 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苏格拉底完美的诠释了后人对他的评价“生的很丑,但死的很美”。他光明磊落的人格和对哲学的贡献,赢得了“圣人”的赞誉。有人将苏格拉底与几乎同时代的孔子、释迦摩尼并成为世界三大圣人。 苏格拉底属于典型的述而不作的哲学家,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但他有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就是爱抬杠,可以说他把这个发挥到了极致,遇到谁就跟谁抬杠,常常把人说的哑口无言,用现在话说,是个典型的“杠头”。虽然苏格拉底天天找人抬杠,但他却始终以无知自居,他的抬杠艺术就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用谦虚请教的方式,直到把人问的承认自己无知为止。 据说有人到德菲尔神庙求神谕,询问是不是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得到的答案是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这让苏格拉底大惑不解,他一向认为自己是无知的,于是他到处询问有智慧的人,想证明神谕的错误,但他失望了,那些认为有智慧的人其实是无知的,于是苏格拉底明白为什么神谕说他最聪明,恰恰是因为他认识到自己是无知的。 苏格拉底的母亲是助产士,他也以此为荣,并说自己是思想的助产士。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也被他称为“辩证法”。采用问答的形式,运用比喻、启发等手段,使对方对讨论的问题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一步步深入,最终得到正确认识,像产妇经历艰辛与阵痛最后生下真理胎儿。 “是什么”是苏格拉底认识事物的目的,而认识事物的方法则是“辩证法”,通过思想的碰撞与激发,最终得出一般意义上的事物定义,与中国百家思想中的名家有相通之处,如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都是为事物正名。 柏拉图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但与他的老师不同的是,柏拉图研究广泛著述颇丰,而且创立了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 柏拉图一生对政治都有很高的热情,甚至构筑了一个理想国的蓝图,并付诸实践。虽然因为不切实际没能成功,不过他的政治学说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柏拉图政治学说的出发点是寻求正义,他把私有制当做一切灾难的主要祸根,主张实行平均主义式的共产原则。 柏拉图的哲学贡献是建立了自己的哲学“理念论”,被称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柏拉图的理念脱胎于苏格拉底的“定义”哲学,认为理念是一类事物的共性,同时又超出定义的概念,升华为看不见摸不到的本质属性。柏拉图的唯心主义认为具体事物只是理念的体现,理念才是根本,具体事物不过是幻化出来的,只是分享了理念的一部分而显化出来。也就是柏拉图将理念(定义)和具体事物进行了分割,认为理念才是绝对独立的存在。 柏拉图曾使用洞穴之喻来说明自己的学说。设想在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他们自小呆在那里,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如同木偶戏的屏风。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透出墙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 如果他们中的一个碰巧获释,转过头来看到了火光与物体,他最初会感到困惑;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他甚至会认为影子比它们的原物更真实。如果有人进一步拉他走出洞穴,到阳光下的世界,他会更加眩目,甚至会发火;起初他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然后才能看阳光中的事物,最后甚至能看太阳自身。到那时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会开始怜悯他的囚徒同伴、他的原来的信仰和生活。如果他返回去拯救他的囚徒同伴,他得有一段时间去适应洞中的黑暗,并且会发现很难说服他们跟他走出洞穴。 柏拉图在苏格拉底的基础上,将“定义”升华到“理念”,进而构织了一个理想中的神奇世界,成为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并第一次提出了“先验论。”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著述比他的老师柏拉图还要多得多,遗憾的是大多都已经遗失。 在西方哲学历史上,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全面研究方法论的哲学家,并在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创立了逻辑学。与柏拉图不同的是,亚里士多德抛弃了老师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世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 亚里士多德把他以前的希腊哲学史批判性的统一起来,一方面批判了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自然哲学家,认为他们只重视物质忽略形式,不仅不能说明事物存在和生成的根据和原因,也不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因为事物的本质是形式而不是质料。另一方面系统的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其根本错误在于把理念和事物相分离,形式和质料相分离,都不能单独成为事物生成和存在的条件。 对真理的追求 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苏格拉底致力于伦理学,对整个自然不闻不问,在这些问题中寻求普遍性,将研究精力放到定义上。作为学生的柏拉图接受这种观点,但他认为定义是关于非感性事物的,由于感性事物的不断变化,所以不能有一个共同的定义,最终将苏格拉底的伦理学拓展到整个宇宙自然。 而亚里士多德则开始对自己的老师直接进行批判,当然并不是人身攻击,只是对真理的追求,就像柏拉图所说“亚里士多德就像一只小马驹”(吃饱了奶的就会踢他母亲)。 正是这种对真理的孜孜追求精神,才促进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事物的认知不断深入。虽然他们的学术见解各有侧重,甚至矛盾重重,但这种求知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常与同好争高下 请移步图文下方「留言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