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宋南昌治疗颈椎病经验_黄小专
2017-08-04 | 阅:  转:  |  分享 
  












宋南昌治疗颈椎病经验

★黄小专

1

宋南昌

2

(1.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2.江西省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昌330003)

关键词:颈椎病;针刺;温针灸;宋南昌

中图分类号:R682.1

+

2文献标识码:B

颈椎病是即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

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

退行性改变。

宋南昌老师是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

继承人,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教授,擅长针灸治疗

颈肩腰腿痛,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

敏性鼻炎等,其治学严谨,针技精湛,医术医德双修,

从事针灸临床和教学30多年,有幸成为其弟子,受

益良多,现将宋师诊治颈椎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临床分型

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结合临床症状分

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混合

型。

2重视夹脊穴,配合足太阳膀胱经

华佗夹脊穴位于督脉与膀胱经之间,五脏六腑

之气由此处转输,故有夹督脉之阳,助膀胱之气。督

脉循身之背,入络于脑,脑髓相连,经脉的神气活动

通过脑与脊髓反应和变化于机体。由于膀胱经第一

侧线的背俞穴与夹脊穴处于同一水平,背俞穴内灌

经气,输注气血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灵枢·经

脉》曰:“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

似折。”宋老取颈夹脊穴(C

3

-C

7

)为主配大杼、风

门、肺俞,随证配穴:颈型配养老、后溪;神经根型配

曲池、合谷;椎动脉型配风池、天柱;交感型配内关、

三阴交、太冲;脊髓型配关元俞、足三里。针刺以得

气为度,使酸胀感扩散至颈项部,进针约0.5寸,必

要时再行调针。

3针灸并重

针刺疗法的精髓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曰: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即激发感传,气至病所,随

着病痛扩散的部位所经何经,随症加减,循经取穴,

手法得气后,加用温灸,激发经脉感传,提高疗效。

在临床实践与研究中,宋师发现温针灸颈夹脊穴能

改善颈项酸痛、活动受限,疗效迅速,常常治疗完毕

病人即感颈部轻松许多、疼痛消失或大部分减轻,宋

老师并且自制灸架,放上点燃的艾条3-4截,把盒

盖好,留针灸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

疗程。

4擅用耳穴疗法

耳廓的神经、血管最为丰富,刺激耳穴有调整机

体内分泌系统以及内脏功能的作用。《灵枢·邪气

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

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共别气

走于耳而为听。”

宋师治疗颈椎病耳穴强调敏感压痛点的选取,

认为它是提高耳穴按压镇痛的关键,常可在颈椎穴

处触及结节、压痛点或条索状物,有时以硬质隆起或

增厚为特征。取穴以颈椎穴、神门、内分泌、枕穴为

主;疼痛重者神门穴必取,以镇静止痛;炎症取肾上

腺;抗风湿加内分泌;肿胀取脾;气滞血瘀取肝、心;

气血亏虚多取肺;日久不愈加皮质下。操作时用酒

精棉球消毒局部皮肤后,轻压揉数秒钟以获得耳郭

发热、发胀,每次取5-7穴,嘱患者每日按压3-5

次,以能够忍受为度,以耳部出现胀热感为宜,配合

牵拉5秒钟,10次为一个疗程。

5继承和发挥宗老徐捻轻压针法

宗老徐捻轻压针法正如金代杰出的针灸医家窦

汉卿在他的针灸名著《标幽赋》中所强调的:“气之

至也,若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似闲处幽堂之

深邃。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目无外视,

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左手重而多按,欲

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动作轻巧,使气

运于手中,贯于俞穴经脉之内,使气至病所,达到治

·62·

JIANGXI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病的目的。宋师继承和发挥宗老徐捻轻压针法,进

针时徐捻轻压,将轻刺激进针的操作要点:稳、轻、

直、匀、小发挥到颈椎病临床治疗上,对局部组织的

损伤及修复作用较持久,能最大限度地减轻针剌的

疼痛,尤对初诊病人,减小病人紧张情绪,尤为适宜

畏针惧刺者。

6典型病例

患者陈某某,女,38岁,2011年3月20日初诊。

缘患者12年前因产后受寒,双手麻痹无力多年,最

近不能提物,隧来就诊,患者精神不振,形体肥胖,面

色黯黑,平素自觉脊背、四肢冰凉,喜热衣被,自汗

出,纳呆便溏,舌红少苔,脉细弱。X线示:C

5-7

椎体

边缘骨质增生,C

5-6

椎间隙变窄,勾椎关节骨赘增

生。证属阴寒闭阻,气血凝滞。治宜温通诸阳,疏经

散寒,穴选颈夹脊穴配大杼、风门、肺俞,曲池,温灸

颈夹脊每次30分钟,经治5次双手麻痹大减,10次

而愈。

7讨论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

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

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

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

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刺激或

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

等组织,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灵枢·杂病》曰:“项痛不可俯仰,刺足太阳;

不可以顾,刺手太阳也。”夹脊穴为经外奇穴,内为

督脉,外为足太阳膀胱经,皮下都有相应椎骨下方发

出的脊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脉及静脉。针刺夹脊

穴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炎性灶的血管通透性降

低,抑制炎性物质渗出,缓解肌痉挛,减轻和消除神

经根炎症水肿;并能通过相同的高位中枢传入途径,

刺激脑垂体释放内源性阿片样物质而达到镇痛作

用,体现了针灸治疗“气至病所”的精髓,不仅可以

治疗脊柱本身的疾病,而且对其相应神经节段支配

区域的病变有较好疗效,也体现腧穴治疗作用的

“经脉所过,主治所在”。

汪石山在《针灸问对》中曰:“虚者灸之,使火气

以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

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

发。”现代医学认为艾灸可使微血管扩张,血流加

快,痉挛缓解,同时可提高人体抗病力,促进机体的

康复功能。《灵枢·经脉》曰:“盛则泻之,虚则补

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

经取之。“温针灸颈夹脊穴,刚好体现了针灸这一

治疗法则,不但能畅通督脉及太阳经气而调阴阳,和

气血,通经络,而且能达到补虚泻实,使机体达到阴

阳平衡状态。

参考文献

[1]孙宇,陈琪褔.第二届颈椎病专题研讨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

志,1993,31(8):472-476.

[2]宋南昌,宗重阳.宗瑞麟应用耳神门穴经验简介[J].江西中医

药,1993,(6):9-10.

[3]宋南昌,宗重阳.耳压法治疗痛症66例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

药,1992,6.

[4]陈日新,康明非.灸之要气至而有效[J].中国针灸,2008,(1):

44-46.

[5]宋南昌.宗瑞麟的徐捻轻压针法[J].针灸临床杂志,1994,(10

-4):6-7.

[6]徐涵斌.宋南昌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J].中医外治杂志,2008,

17(1):57-58.

[7]张继红.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55例报告[J].中医正骨,

2003(5).

[8]齐瑛.灸治虚痛浅识[J].云南中医杂志,1994,15(1):32-33.

[9]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收稿日期:2012-02-06责任编辑:王河宝)

·72·

江西中医药2012年3月第3期总43卷第351期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