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读书报》自2013年第8期起开辟了一个专栏叫《图书馆纪行》,发表温州中医药专家刘时觉先生到各图书馆古籍部查阅图书的纪实系列文章。内容丰富有趣,引人入胜。当年连刊五期,都发在第一版,有四篇为头条。其后2014年发八篇,基本都在第二版。2015年与此大体相同也是八篇,但其中有两篇非《纪行》文,却也是与之有密切关系之文,很有兴味。2016年已发两篇,仍盼望着有更好内容的文章见报。我读了这21篇《纪行》和另两篇与之有关的系列文章后,深受感动,刘先生是一位极善于利用图书馆的勤奋学者,也取得了累累硕果,令人钦佩,感人至深。在此写下自己的点滴体会,以就教于方家。 刘先生至2015年已跑过全国的53家古籍部,查阅了大量的中医药古籍,完成了《中国医籍续考》及《补考》《浙江医籍考》《浙江医人考》及《丹溪逸书》等,硕果累累,非常人可及。他在查证古籍实物的过程中,纠正了很多前人特别是《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和《中国医籍大辞典》这两部权威工具书的许多错误。 一是补记了两大权威工具书的不少漏记。如作者2010年9月去苏州大学炳麟图书馆查书时,“无意中发现了《侍疾要语》《侍疾日记》二书,这是很少见的中医护理学著作,前者《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不载,医学界少人知悉,在《棣香斋丛书》中发现;后者《联合目录》仅载民国十六年版本,实际上早已收录于光绪十八年的《桂林梁先生遗书》中,正在《中国医籍续考》收录范围。”再如2011的3月作者去上海医学会图书馆查书时发现《危恶典言》《天地人三图大旨论》二书,《联合目录》与《大辞典》俱不载,世人少有知晓者,作者将其载录到《中国医籍补考》中,使之重见天日。当时作者“突然想到辛弃疾《青玉案》的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形容他此时此刻之心境,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二是纠正《联合目录》《大辞典》中的许多误记,尤其是“望名生义”造成的笑话谬误。如2015年6月作者去广州中医药大学查书时纠正了《联合目录》将《保生编》记为亟斋居士撰、成书于康熙五十四年的错误。实际上此书为“道光间晋陵庄大椿编辑的一部丛书,共五种六卷,包括《保生编》《慈幼编》《遂生编》《福幼编》各一卷,《医方汇编》二卷,亟斋居士所撰产科书仅是其中之一,尚有庄一夔的儿科《遂生编》《福幼编》,庄大椿自编儿科《慈幼编》《医方汇编》,挂一漏四,自当补上。”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发现了“善本明隆庆六年壬申刻本《医方摘要》六册十二卷,是国内孤本。”更据馆内所藏罗振玉的《眼学偶得》纠正了《联合目录》于“眼科”门载有光绪十七年刻本的错误。实际上此书为金石学家罗振玉研读古籍的治学心得书,为“有所得忻然削札记之”的读书笔记,是“取北齐颜黄门必须眼学,勿信耳受之语,颜之曰《眼学偶得》”,非关医学,与眼科更风马牛不相及。《联合目录》却将其收为“眼科”典籍,真是“望名生义”致误的典型。在当今浮躁的大环境下,如刘先生这样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利用图书馆做学问且出了大成绩的学者在全国也不知尚能有几人? 刘先生在利用古籍时几乎都碰到一个禁区:“不准拍照!”对此他采取了不合图书馆规定的“偷拍”措施,有时趁管理员离开取书的机会,有时是当面只说声“来不及了”,未经允许就“咔喳咔喳”拍摄起来。不少文中都有坦率地交待,是“提心吊胆地偷偷拍照”。对此笔者作为一个老图书馆工作者是不以为然的,但又极同情他为科研付出的辛劳与心机。这看似有点矛盾却也是当前的实情。如2013年12期他在《东北访书》中说:“结果已查到索书号的十一种全部得见,未查到的她也为我找到《罗谦甫医案》《刘晓山医案》《保产育婴》三种,共得十四种。从8时45分起,按原书程序,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紧张地核对、阅读、抄录,拍照则偷偷地进行,不敢过于放肆,直到11时半,阅读翻看完毕,共拍照42张,抄录四篇序言,记了小半本笔记。”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就有“一是《推拿书》,一是痘疹著作《广济新编》,乘小张取书之便,偷偷拍了四张照片,省了不少事。”但到同市的中山图书馆就大不一样了,该馆“是允许拍照,收费善本每拍10元,非善本1元”,遇上了“允许拍照的大好事”。可2015年底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虽说“他乡遇知音”,也仍然是“不准拍照”。刘先生只能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硬拍了一些照片。临行虽然说了好些对“知音”感谢的话,但仍觉双方都颇为尴尬,并非是发自内心的由衷之情。读来也颇觉互不顺畅,说是“他乡遇知音”也颇觉勉强。由此我想到全国各图书馆对使用古籍的规定并不一致:有的让“拍照”,有的不让“拍照”。这就造成了上述刘先生在利用图书馆古籍时需“偷拍”的尴尬情况,当然在别人也会有。但“偷”字毕竟不是一个好字眼,它对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学者的利用古籍、读者的感情来说都很尴尬。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应是全国图书馆的当务之急。全国应有统一的规定,既要保证对古籍的保护,也要顾及到学者的利用,两全齐美。我很赞赏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做法,允许拍照,善本高收费,非善本低收费。这既保护了古籍,又方便了学者的利用,何乐而不为呢? 说得有点题外了,回到本旨,说刘时觉先生是时下最善于利用图书馆的一位勤奋学者,即使出差开会,也见缝插针,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图书馆,满载而归。以个人之力撰成了数部百万字以上的大部头医药学著作,成果令全国瞩目。这在全国也应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优秀典范。《温州读书报》不失时机不惜篇幅推出这样一个文情并茂内容丰富的《图书馆纪行》专栏,大力表彰刘时觉先生利用图书馆的实绩,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2016年6月2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