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50年1月3日,岳麓山晚风习习,湘江上浪拍小舟。林则徐在回乡途中船泊湘江,专程派人去请十里外隐居老家读书的左宗棠。那年林则徐65岁,左宗棠37岁。赴约途中左宗棠心情激动,行色匆匆,一脚踏空,落入水中。林则徐笑:这就是你的见面礼? 两人一见如故。是夜,晚风吹浪,野渡自横;船内,烛下畅谈,纵评天下。林则徐放谈西域边政,预见俄国将成为中国的边疆大患。林则徐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绘制的地图全部交给左宗棠,说:“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他还说,“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并以对联相赠: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那一刻,左宗棠的眼睛湿润了。左宗棠将这副对联当作座右铭,时时激励自己。他说:“每遇艰危困难之日,时或一萌退意,实在愧对知己。” 天亮了,湘江笼罩在一片金辉之中。二人依依惜别。一个返老还乡的老人与一个归隐山林的书生,就这么成就了“湘江夜话”的一段佳话。 也正是这一夜的湘江夜话,27年后,左宗棠冒着千里戈壁的风沙酷暑,怀揣着林则徐给他的作战方略和地图,抬棺西征,义无返顾地走进了新疆。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阿古柏在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占据了新疆大部分土地;沙俄侵略者也趁机占领了伊犁。年近花甲的左宗棠力排众议,亲自披挂,挥师西征。为表明与沙俄血战到底的决心,他让部属为自己准备了一口棺材——不收复新疆,将以死报国。他坐镇肃州(今甘肃酒泉)。但随着战争的日趋激烈,69岁高龄的左宗棠毅然出肃州坐镇哈密。 一路荒凉。“赤地如剥,秃山千里,黄沙飞扬。”左宗棠遂传令:“凡大军经过之处,必以植树迎候。否则,无论巡抚、县令,提头来见。”每个士兵也都必须栽柳树数棵,每棵树上挂着栽种人姓名的牌子,负责成活。在道路两旁新栽的树上还每隔一段距离就挂一盏灯笼,免遭晚上车辆撞坏。左宗棠率先垂范,公牍之余,携镐种柳。哈密现今有一棵虬枝苍劲的柳树,传说为左宗棠当年亲手所植。 有一个传说。左宗棠有一天在肃州城里巡视,发现有个农民骑驴进城后,将毛驴随手拴在了柳树上,而毛驴则悠悠然地啃起了树皮。左宗棠很恼火,当即下令军士把毛驴牵到鼓楼前斩首示众,并张贴了告示告诫民众:“今后若有毛驴毁坏树木者,驴和驴主同罪,一律斩首!”告示一出,再无犯者。左宗棠斩驴护树的义举,一时传为美谈。 植树数载,阳关古道,树成行,柳成荫。“所植道柳,除戈壁外,皆连绵不断,枝拂云霄。”清朝大将杨昌浚到新疆筹办军务时,沿途看到杨柳成荫,欣然吟道: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收复新疆之战,中国保住了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是晚清对外战争唯一胜仗。曾国蕃曾评价左宗棠“国幸有左宗棠也”,梁启超评价左宗棠“五百年来第一伟人”。战争,已成为历史的记忆,而左宗棠所植道柳,百年之后,仍然苍劲虬韧,铁骨铮铮。人们称之为“左公柳”。 与左宗棠抬棺西征的豪迈相比,林则徐的新疆之行则很灰色。 “鸦片战争”林则徐因虎门销烟和抗英而扬眉吐气,成为民族英雄,也因此而当了“替罪羊”,发配新疆伊犁。身负戴罪,林则徐失去了与亲人、朋友的通信自由,他的言行都要受到严密监视,来往信件也要被拆封检查。郁闷的心情可想而知。在新疆,林则徐看到了沙俄的野心,也看到了边境的荒凉。他主动请求开垦荒地。他以衰老的病躯,不辞劳苦,负责开垦惠远城东边的阿齐乌苏荒地。为引水灌溉,开挖水渠,他带领民工,挑挖沙石,建坝筑堤,耗时一年零四个月,用工10万余,最终修成一条6里长的主干大水渠,为当地垦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垦荒的成功,并没给林则徐带来转机,道光帝反而命令他到南疆继续开垦荒地。看着林则徐病弱的身体,伊犁将军问他愿意去远的地方还是愿意在近的地方?林则徐毫不犹豫地回答:“林某愿远。”他先后到达库车、乌什、阿克苏、和阗等九座边城,行程3万余里,足迹遍及天山南北的广袤地域。 林则徐在勘荒时见到了坎儿井,这是当地维吾尔族人民创造的地下水利设施。在高温少雨、气候干燥、蒸发强烈的地区是理想的节水灌溉工程。他在日记中写道:“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北,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他很快就把这一灌溉方法加以改进:增挖穿井渠,每隔丈余挖一口井,连环导引水田,使井水通流。他推广到新疆各地,使坎儿井有如繁星满天。老百姓称之为“林公井”、“林公渠”。戴罪发配,不是沉沦,而是奋力拼搏。林公之志,林公之气,感天地泣鬼神,高山仰止! 左宗棠西征,随员施补华,看到了新疆的坎儿井,追怀林则徐,写诗道: 海族群吹浪,疆臣远负戈。 田功相与劝,水利至今多。 重柳家家树,回流处处科。 白首遗老在,怀德涕滂沱。 阳春三月,大地清明。我在新疆坐在书房一隅,阳光明媚地瀑泻而下。历史钩沉,当年“湘江夜话”的烛光仍在摇曳;电视上全球华人祭祖轩辕黄帝的钟声也已撞响。放眼窗外,满眼春色。百年“左公柳”绿荫如盖,千年“林公渠”奔流不息。 作者简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