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民勤的庙祠寺观,有其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之点:都有具体的建筑物──庙宇或房屋;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封建迷信色彩,供奉祭祀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偶像。不同之点:庙是供奉神佛的地方;祠是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者的地方;寺是佛教的庙宇;观是道教的庙宇。 明清以来,民勤城乡修建了不少庙祠寺观。这些建筑物直到解放后若干年,随处可见。当时修建不少庙祠寺观,跟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和国情有关。中国是一个信奉多神教的国家,在科学不昌明时代,人们对那些高不可测的群山、奔腾不息的河流、生长茂密的森林、咆哮不止的雷鸣,得不到科学的解释,便与想象中的鬼神联系在一起。他们感到“神”似乎生活在自己之外的世界,又似乎无时不与自己同在。草木山川,屋边灶角,都有“神”在。“神”主宰着人间兴衰善恶,主宰着个人时运吉凶,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希望通过“神”的保佑,世代过上美好生活。为了敬天尊祖,求神拜佛,便广修庙祠寺观。可以这样说,源远流长的中国本土文化,是起源于这种神秘的巫术。 解放前,民勤城乡总共有多少处庙祠寺观?查阅《镇番县志》,县城内的可以找到答案。概括说来:四大街、八小巷、东西南三城门内外都有。具体说来:“以大十字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为线,把城内分成四大方。东南方有大关庙、小关庙、财神庙、马神庙、城隍庙、真武庙(元真观)、玉皇阁、三皇殿、鲁班殿、三官殿、魁星殿、文昌宫、东岳庙、星主庙、太清宫、良允孟公祠,思克孙将军祠,忠烈祠18处;东北方有文庙(孔庙)、魁星楼、文昌阁、武庙、马王庙、土地祠、苏公祠、名宦祠、乡贤祠、节孝祠(县志印为“节孝祀”)、地藏寺、清源观(二郎庙)12处;西北方有小关庙、厫神庙、三官庙、旗纛庙、圣母祠,西塔寺、宝塔寺、准提寺(门向北,县志未载入)8处;西南方有古关庙、马神庙、千军庙、钟楼、鼓楼、圣容寺(大土庙,旧址在城内东北隅)、药王宫(旧址几经迁移)、观音堂、韦驮殿、藏经阁、孔雀寺11处。永和门(东门)外郭内有三义庙、忠平王庙、白衣寺3处,郭外有八腊庙(旧址 ?西郭外)、行宫(城隍爷)、杜公祠、龙王宫4处;永绥门(南门)外郭内有西关庙1处,郭外有镇国塔、雷祖庙2处;阳武门外郭内有水神庙、火神庙、文星阁等3处,郭外有彭公祠、迎恩寺、南塔寺(镇远寺)3处。民勤城也有北门,不过门虽设而常关。 方圆“六里三分二十五步”的小县城内就有庙祠寺观65处,那么幅员辽阔的乡下究竟有多少处?《镇番县志》只载入了总龙王庙(武威西北面,距城2里许)、黑山关帝庙、山神庙(距城70里),苏武山庙(苏公祠,城东南25里),西岔龙王庙(大坝龙王庙,城西15里)、抹山神庙(城东北100里)、东渠大庙、中渠大庙、西渠大庙、外西渠庙、红冈寺(城东北30里)、风塔(东边外,今遇祭风多在红沙堡)12处。其它有观音堂(戴和尚庙,在大坝乡祁润村)、塔寺儿(在薛百乡薛百村)、小坝口龙王庙(在薛百乡上新村)、龙潭大庙(在羊路乡龙潭村)、双茨科大庙(在双茨科乡三杰村)和三坝四坝五坝六坝大庙等,都是知名度较高,但未载入县志。还有不少既未载入县志,又鲜为人知的,仅薛百乡的12个村就有新沟3处、宋和6处、更名3处、五星4处、薛百4处、长城2处、张八2处、茂林1处、双楼8处、张麻2处、何大2处、上新5处,总计42处,平均每个村有3.5处。据不完全统计,乡下232个村(城关、昌盛、南湖、北山、花儿园所属10个村未计入内)就有八百多处,加上城内的65处,全县就共有860处了。 总括民勤庙祠寺观,有下列一些特点:一是创建时间多无法考证,重修时间一些大型庙宇有时间(多在清朝),并有较详尽的重修碑文。二是命名五花八门。有的以神命名,如财神庙、水神庙、火神庙等;有的以地名加神名命名,如大坝小坝三坝四坝五坝六坝龙王庙等;有的以庙基高低命名,如薛百乡有两座相邻的庙宇,修在高坛上面的叫高庙,修在下面的叫矮庙;有的以水渠位置上下命名,如沟头庙、中截子庙、梢子庙等。三是有的地址古今变化。如药王宫,原址在东郭内,后移城内东北隅,民国年间,因风沙淤压又移于圣容寺内。四是规模大小不一。最大的一庙(寺)内有几院,如城隍庙、娘娘庙、文庙、雷祖庙、圣容寺等;一般的有大殿、东西陪殿、斋房、山门等;最小的只有独立的一座。五是分布不均匀。一般是城市多于乡村;乡下多少也不一致,如薛百乡最多的双楼村有8处,最少的茂林村只有1处。六是有的神(佛)一神(佛)多庙(寺)。县志载关帝庙有七:城东南隅者为大关庙,南街者为小关庙,仓街者亦名小关庙,城南西北隅水洞侧者旧名古关庙,局街者为财神庙,西郭者为西关庙,元真观西者为春秋戊祭武庙。七是有的庙(寺)多神(佛)。如圣容寺,大雄宝殿内有释迦牟尼佛、阿难、迦叶、消灾延寿药师佛,西方接迎阿弥陀佛、韦驮、伽蓝、十八罗汉、倒坐观音、善才童子、龙女等;东陪殿内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西陪殿内有地藏菩萨、十殿阎君等;山门内有四大天王等。八是能让人“多子”、“多福”的神佛,庙宇修建得多。如娘娘庙(圣母祠、百子宫)、龙王庙、土地庙(祠)财神(关帝)庙、马祖(神、王)庙(宫)、水神庙、火神庙等,城乡几乎到处都修建。九是个别庙祠寺观,修建工艺高超,内部景物奇特。如大关庙的“一梁挑八担”、东镇和双茨科大庙的几个阁楼等,修建工艺在民勤可称得上是空前绝后;再如容寺内的“三眼井”、“八棱木”、“九音钟”、“照人碑”、“潮水石”等,使人有一种传奇般的感觉。特别是“三眼井”,据说在圣容寺井中投放漂浮物,可从北街小关庙井中和东郭内白衣寺井中看见。如将漂浮物投放这两井内,在圣容寺井中也同样能看见,真可谓神乎其神!十是修建在外县的县志记载比较详尽。可能是以备以后在土地所有权发生争议时做凭证。《镇番县志》载:“总龙王庙,在凉州北门外雷台西,距城二里许。其他东西阔四十五步,南北长八十二步,计亩四亩有奇。隶蔡旗堡仓。旧有碑,碑详水利考。”十一是多方筹措修建经费。主要靠依地方筹措和个人化募。城内个别庙宇,有时也请求政府拨款修建。 ? ? 民勤众多的庙祠寺观,过去是群众供奉祭祀神佛、祖宗偶像,进行迷信活动和议事集会的地方。解放后,“古为今用”,有的成了乡村两级政府临时办公开会的场所;有的成了各类学校的过渡校舍。以后,随着时间流逝,各种政治运动的开展,特别是在十年文化在革命,今天破“四旧”明天树“新风”,倒塌的倒塌,拆毁的拆毁,到今天,除圣容寺外,保存完整的就寥寥无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