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组织员工活动的意义?

 昵称45780538 2017-08-06


 
       从教师岗位走向学校后勤管理的那刻起,简单到只想把事做好,从未细细思绪任何?一晃七年,在后勤管理岗位上摸爬滚打摔,在这一过程里经历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但最让我关心的是,后勤管理真正的所在何处?何为保障?为谁而保障?又需要做些什么?去感知什么?为谁而想?为谁所思?

一年一年过去,来来往往的员工加入的离开的,连我自己都数不清了,每一个人性格、爱好、习惯、思想、品行各有不同。对待我们的员工,究竟需要如何去相处如何去关心呢?说来容易,实者还是有着一定的难度,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与过程中,你所表现的表达的体现的举止言语或一个表情,都能引发员工的思绪和情绪,但有一个宗旨始终不能变,那就是不管员工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而作为后勤管理者只能用宽容包容的心去面对,一句话“以善为本,以终为始”。  在这里我以自己这些年的感想来说说《针对员工活动开展的意义》表达自己心中的期盼与所想,希望能让身边的每一个人,能感受到那份集体的使命感与温暖!  

如果说,企业是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那么,员工活动就是其中的润滑剂。没有润滑剂或润滑剂使用量过少或润滑剂使用品种与机器不匹配,都将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甚至会让机器损坏或报废,严重时还会伤人;如果润滑剂过多则会从机器中流出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所以,机器中的润滑剂要适量,企业中员工活动也应当适度。
        可以说,对于企业而言,员工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但可以润滑员工之间、部门之间、公司与外界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加深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了解,既增进友谊,又了解各位员工的特长、爱好和性格等,更加方便开展工作和各种其他交往,更能全方位展现公司企业文化四个层次的内容,宣扬正能量、弘扬正气。 
        员工活动的组织与公司规模、发展阶段、企业文化、经济效益等相匹配,既不能组织过多活动,以免影响正常工作的进行,也不能不组织或组织过少,这也不利于员工之间的正常交流。员工活动有内部活动、外部活动、公司组织活动、部门组织活动、员工私下组织活动等

员工们究竟希望什么样的活动才是最好的最喜爱的呢?

应该说不能用喜欢和不喜欢来界定,为了全方位的发展,让每一个人在不同的活动中去展现自己,去亲近伙伴们,才是真正达到活动效果的方向。
1)公司组织的。我们保证由公司组织的员工活动每月至少1-2项,1月拔河、象棋、乒乓球比赛、年终晚会,2月开工仪式,3月春季运动会、拓展,4月爬山郊游、义务植物活动,5月拓展,6月义务组织到公园捡拾垃圾,7月游泳比赛,8月义务帮农家收稻谷,9月参加区政府组织篮球、足球比赛,10月冬季运动会,11月拓展,12月演讲比赛。另外,每月初第一个工作日的全公司员工大会。 
2)部门组织的。相比公司组织的活动次数来看,部门组织的活动就比较多了,包括各部门聚餐聚会、员工技能比赛、技术交流活动、社区义工活动、部门间各种交流活动等。

3)私下组织的。这类员工活动,在举行数量上、频率上是最多的,包括同事间AA制聚餐、郊游、串门儿、工作交流、聊天等,可以随时随地发生。

4)对外组织的。这类活动可能与上面三种类型有交叉,既可以是公司名义与外部社区、政府或周边企业进行交谊或比赛,也可以是部门名义、个人名义与外部某单位进行交往,其中包括正式的、非正式的,集体的、个人的。

2、  员工活动效果分析。

       在活动效果方面,如果是正式组织的,就需要有前提的计划、方案、申请、报告、审批等,其目的性就比较明确,活动举办全过程都会朝着这个目的努力;如果是非正式组织的活动,则可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其效果只能“凭大家的感觉”来评判了,无论哪一个企业或集体都有着员工活动做的较好和不足的方面。

1)较好方面。在员工活动的举办过程中,在一些积累了不少经验,比如:严格按照活动计划、费用审批、安全第一的原则进行,举办小巧灵活花费不多的员工活动较多,各活动参与者参与到活动中的积极性都比较高,可能出现安全问题的活动都会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每次活动结束都要进行总结以指导下次活动开展,在润滑员工关系、弘扬企业文化等方面确实起到了较好的影响、带动作用。

2)不足方面。在员工活动的举办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重视公司组织的活动、对部门组织的活动公司关心不够、对私下组织活动缺乏指导和关注、活动经费容易超标、听取员工意见不充分、活动评奖面不宽等。

3、  需要完善方面。

  1)计划性。修改完善对员工活动计划性控制的规定,不是什么类型的员工活动,如果要使用预算费用,必须要事先制定计划,对于计划外的临时活动,不得动用计划内的预算费用,只能走特殊审批流程。

2)控制性。每次员工活动,都要配备有相应经验的领导或指导老师参与,对活动全过程进行流程、方案、费用、安全、参与性的引导和监督,这样更容易达成活动目的。

3)指导性。对每次活动的目的、过程、方案、参与人进行评估,是否表达了公司企业文化在物质、制度、行为、精神等四个层面提倡的内容,如果不能切合这些要求或内容,下一年将果断取消举办。

4)参与性。员工活动要做到参与积极性高,举办什么员工活动不应公司领导决策层一杆笔说了算,而应进行员工活动需求调查,在不违背公司企业文化要求的大前提下,保证好安全、控制住费用,具体举办什么内容的员工活动,可以让多数员工“说了算”。

5)带头性。在不少领导眼里,员工活动就是专门为“普通员工”设置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就可以不参与、不过问,由具体组织人员举办好就可以了。这是对举办员工活动目的和意义认识不清、高度不够、责任心不强造成的

员工活动的组织需要加强,争取每项公司组织的活动都要有相当的部门领导或公司副总以上领导参与其中。有了领导的带头作用,员工参与积极性、团队意识等都会得到更好体现。

总之,举办员工活动就如“食堂做饭一样,众口难调”,只能满足大多数员工的需求,不可能照顾到每个人的特别、人性化要求。既要服从公司企业文化的要求,也要考虑到公司经济承受能力,还要保证活动过程人员、设施的安全;既要做到全员参与,也要领导带头;既要以内部员工活动举办为主,也要举办适量的对外员工活动。说到这,集体代表着团队,这个时候员工活动的组织与参与,我们需要的是忘记个人主义,以大局为重的思想态度来融入团队中,和谐家园团队的凝聚力由此而来。遇到再大的困难或烦恼,员工愿意换位的思考换位的理解与接受。特别希望每一个人能愉悦的过着每一天,这份愉悦来自对自己的认识和对团队的跟随。人虽无完人,忙忙碌碌的一生,但却幸福在我们手中的时候,要学会珍惜把握。你愿意走进来的时候,身边的伙伴一定会接纳你,你将所有的人或事都拒之千里之外的时候,想到的只有自己而不是整个集体时,那一刻也许你心里有暂时的窃喜,唯我独尊的自我膨胀感,失去的却是身边伙伴对你的期盼与信任。“最好的爱是陪伴”这句话不仅仅是说对爱人、孩子还是亲人的,也是对自己身边的伙伴们的,一句阿谀奉承的话语,抵不过一份真心而真诚的对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