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涵 | 咂摸咂摸生活的滋味

 张星宇6prgq9pe 2017-08-06


《有味》这本书是我大概三年以前看的。已经不记得当时我买这本书的原因,大概是因为那个时候,对汪涵的喜爱吧,毕竟当时也是《天天向上》忠粉,哈哈。犹记得当时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被老爹嗤之以鼻——娱乐主持人的著作,估计就跟爆米花电影一样,只是用来消遣时间的。在他看来,这些小玩意儿,汪涵所体味到的,还不如他自己的深刻。但娱乐主持人中,我最认可喜爱的还是汪涵,他应该是一个在理想与现实中走得最游刃有余的人之一。他在书里所展现的内容,平实、纯粹、安然,而转眼又要回到光怪陆离的现实生活状态——那是我很向往的状态。

为什么要取名叫做“有味”呢?“味”是什么?舌头尝到的,是味觉味道,食物的滋味。鼻子闻到的是气味,空气中的味道。还有什么?趣味,兴味,意味,这些就上升到精神层面对物的感受了。我觉得赞美一个人最好的词语,就是这个人特别有味道。他比有趣更加有意味,多了些暧昧,更多的是给你一个想象的空间,自己体味。

图片来源于abha

我们每天过得多么着急浮躁,也期望能找到宁静归属和生活平衡点。《有味》里面有一句话“长沙人对快乐的理解来得最直接,长沙菜只能吃出快乐感,吃不出幸福感。快乐是瞬间的,直接击倒你。但是幸福感呢,是你肠胃蠕动带来的舒适和温暖。”我想我们大多数人是快乐的,Carpe diem, Seize the day,及时行乐;但是幸福总还是差了一点点。是的,快乐是瞬间的,幸福是持续的。两个词,这时像是反义词了。

汪涵说自己是“烟火神仙”,这真的妙得很!为什么叫自己“烟火神仙”呢?大概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两个自己,或是多个自己,一个乐于享受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另一个却执着于古旧事物,迷恋不已。可惜我自己多的是人间烟火,神仙的仙气还没修炼出来,想到这需要时间的累积才可呈现,也就稍稍坦然一些了。

靖港: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我对书中的靖港以前从未有了解,更未曾去探访过,但是书的序中的第一段话,就借由靖港,一下子将我拉回到装满童年回忆的家乡,记忆中有溪流、山丘、农田、炊烟、萤火虫,还有那“嘣”的一声响的爆米花和米花筒。

整本书总共讲述了10种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他所钟爱的半老物品,包括这些物件与他的故事,制作的匠人,制作方法,以及延展出来的文化历史故事。

几个故事当中,我个人体会最深、最欣喜的是关于“好箭”的篇章。在这里,汪涵不仅仅把箭作为一个器物来描述,而是化作另外一个形式:语言。射箭,就如同我的某些语言,说出来总希望能一下子击中对方,射到你的痒处,让你莞尔一笑,那都是我平时修炼的结晶。射出去的时候我心里就有所期待,可千万要中啊。中了你们就喝彩吧,假如不中,那就听我下一句。这一段形象又俏皮。当中还提到《东周列国志》中“管仲和公子小白”以及“神箭养由基”的故事,“箭”作为武器,射中的不仅仅是身体,更是人心。公子小白让管仲误认为自己已死,后面才苟全性命当上国君,而后又能请管仲做丞相,成就霸业。养由基箭术了得,却不懂得取舍和怜悯,但而后受人指点,才成为将才。说来说去,关于射箭,射出的不一定是箭,但中的一定要是人心。

射箭,激活了另外一个我。正如书中所描述的一样,每个人小时候的经历,都将会影响你一生的轨迹。小学的时候好像身体条件还不错,被教练选中,要作为职业射箭选手培养,当时是很欣喜的,但是由于父母担心影响学习,就放弃了。后来在大学,我修过一门Archery射箭课,当然用的是现代弓和箭,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也相对容易射中目标,但仍然觉得非常酷!我从小就有一个巾帼女侠梦,也爱打抱不平,喜欢充当保护别人的角色。拿起弓箭的那一刻,激动无以名状,幻想自己,戎装一身,驰骋疆场,也可以是劫富济贫,侠气豪天。比起射击,射箭更加充满乐趣和挑战。让我着迷的,大概是举箭的人。

大概每个人读这本书的时候,心中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靖港,那里承载的是我们回忆还有向往。我也希望有一天,可以再回到我的靖港,浪费的时间,也不觉得奢侈。

四月芸火:提到射箭,我本能想到“西北望,射天狼”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和“射雕英雄传”。好羡慕你啊,学过射箭。

Cathy:现在大家好多都喜欢射击,射箭的吸引力都没有那么大了。不知道制作一把枪的工序有多少,但在明清时代,单单制一张弓就要十多道流程,200多道工序。

四月芸火:这些手工打造的作品很值得传承。

Cathy:是的,手工制作,加以时间的精打细磨,不仅仅是做成一件实用美观的物品,更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悦心书轩小助:我知道现在有些地方还会举行射宴。

Cathy:这个听起来好有讲究。

悦心书轩小助:读汪涵这本书,感受到了慢生活,在遥远的时候,时光可以很慢,每件物品都是用心之作,每天可以活得像一首诗。很喜欢你推荐的这本书,体会到了汪涵对乡土文化的热爱,读一开篇他写的小时候的趣事,我想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Cathy:里面有提到做木桶的于爹,一天下来说不了几句话,默默地做木桶,一做就是几十年,一辈子。他没有其他的想法,就做木桶吧,景气的时候做,不景气的时候也做。问他为什么,他也说不上来,埋头又继续做木桶。跟这些物件最好的沟通方式,大概就是静静地欣赏,嘴也像是多余的。

悦心书轩小助:这就是踏实的生活。现代社会异化了人, 把大家变成流水线的一员,失了为人的灵魂。

Cathy:是的。 大家每天都忙碌,却不知道在为什么而忙碌,而也有人沉浸在自己所属的精神世界,却与社会脱了节。

冠志:谢谢分享。知道大概是本什么样的书了!问一个问题:这本书的销量如何?

Cathy:网上或许有数据吧。为什么想要了解销量呢?

冠志:想知道大众的口味。

泽东:我只看到第四篇章“伞”那里。感觉每次汪涵都是从小时候说起,记忆力也太好了,好多我小时候也见过,现在却不那么记得了,特别木桶和糍粑(我是湖南人)。

悦心书轩小助:《有味》经常让我想到冯唐的《在宇宙间不易被风吹散》,也是讲一件件器物,讲生活。大家有兴趣的话对比读一读,也很有意思。

《有味》

上海办公室装修上海办公室设计上海办公室装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