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泉灵:我在做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比赛

 梦想家肴 2017-08-06

哗啦啦 小河奔跑

轰隆隆 要下雨了

呼啦呼啦 北风大笑

我的世界真热闹

——《爱的分贝主题曲》



我的自述

让母亲都能听到孩子的呼唤,我成了一名公益人

大家好,我是张泉灵。



是的,你没有看错,不是重名,也不是撞脸,我就是那个从央视辞职、跨界到创投界当合伙人,最近又穿着睡衣跑去《奇葩说》冒充“高晓松”的张泉灵。



2015年初,我突然得了一种怪病,天天咳血,咳到我以为自己得了肺癌,吓坏了。幸运的是,最终诊断结果不是肺癌。虽然只是虚惊一场,却让我做了一个重要决定:跳出职业的舒适区,把人生归零,去挑战一种新的活法。


所以这才有了“张泉灵从央视辞职,进军创投界”的新闻。


当然,也有许多朋友是因为第四季《奇葩说》才第一次听说我的名字:诶?高晓松怎么退出了?这个新来的张泉灵是“何方神圣”?



前央视主持人、创业者、网络节目嘉宾……这些可以说都是我的标签,但今天,这些都不是。


今天的我,是一名公益人。


和我并肩同行的,还有30多位也有着主持人背景的公益人——现在掌舵《经济半小时》的姚雪松、《新闻联播》女神李修平、《今日关注》的鲁健、还有季小军、王小丫、小鹿姐姐、欧阳夏丹、春妮,以及郎永淳、王娟等一长串名单。


向参与项目的主持人授予理事证书。


这还得从2012年我遇到的一个小女孩说起,她的名字叫淇淇,生活在青岛。


淇淇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出患了极重度耳聋,父亲选择了逃避现实,消失不见了,妈妈一人拉扯淇淇,住在一间17平米的屋子里,一边艰难谋生,一边四处求医问药。



尝试了数不清的方法之后,淇淇妈妈找到了有效的方法:植入人工耳蜗。极重度先天性聋儿,如果在婴幼儿时期及时植入人工耳蜗,顺利恢复后与普通的小孩没有任何区别。


但是高达20多万的手术费以及高昂的术后康复训练费用,让淇淇妈妈一度陷入绝望。


如果淇淇无法在童年及时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即便日后有了再多钱,最佳治疗时机也已永远错过……这注定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事。


手术前的淇淇。


儿子第一次开口叫我“妈妈”那刻的狂喜,是我不会更改的“人生最重要的十大瞬间”之一。


淇淇妈妈却流着泪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听到女儿亲口叫我一声妈妈。”


淇淇妈妈。


这原本是世界上所有母亲最幸福的时刻,可是淇淇妈妈享受不到这个权利。


在这个懵懂的小女孩眼中,

听不见声音也不会说话的她,

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寂静的游戏。


她能看到风吹竹林竹影摇曳

却听不到风儿阵阵竹叶声声



她能看到溪水流淌清澈见底

却听不到溪水潺潺叮咚作响



而当她一天天长大,进入社会

将不可避免被标上“残疾”的标签


她可能遭遇恶意的嘲弄

也可能遇上充满同情的目光

甚至无法胜任喜欢的工作

无法应对某些潜在的危险


窗外,会是一个危险的世界吗


在高昂的人工耳蜗植入费用面前,许多像淇淇一样贫困家庭的孩子,错过了治疗时机,永远失去了聆听世界、放声高歌的权利。


2012年3月,我和我的这群靠“说话”谋生的主持人,决定一起为这些不能说话的孩子做些事儿。


我们共同在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下发起了一个救助贫困聋儿的公益项目——爱的分贝,为婴幼儿期的聋儿募款进行人工耳蜗手术,唤醒这些儿童被上帝吻过之后沉睡的耳朵。


2012年,爱的分贝启动仪式。左:我;右:鲁健。


我的项目

“耳朵睡醒了,我的世界热闹了”

中国有2780万听障人士,

生活在无声世界里。

其中约20万患者不足7岁,

每年还有3万新生听力障碍儿童。

说话对他们来说,

不再是一种本能,而是一个奇迹。


幼小的他们,脸上还是无邪的笑容。


植入人工耳蜗,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7岁以前,90%的听障儿童可以通过植入人工耳蜗,接受康复训练从而恢复听说能力,过上与一般孩子无异的生活。


他们的最佳治疗期是0-7岁,最佳干预期是7-12岁。



在与时间的赛跑中,我们尝试着许多方法,只为了最高效地筹到最多的善款,帮助更多有希望恢复健康的听障儿童,让他们如你我一样长大之后能够幸福生活。


需要帮助的人太多,我们能做的太少。


李修平大姐是爱的分贝副理事长,曾经深入接触过多个听力障碍儿童家庭。所听所见,让一向心善的大姐不忍,每次评审会上,大姐总是会忍不住说“哎呀,给了吧”。



做出选择是痛苦的,但我们还是尽量保证每一笔善款能发挥尽可能大的效果,理性、专业、注重效能地力行公益,不浪费这些宝贵的爱心捐助。



我们有一套实践出来的救助流程和项目评审会:在收到救助申请资料时,我们组织志愿者团队到申请者家中走访了解情况并详细记录,之后举行项目评审会,由理事会开会讨论,严格按照标准确定救助资格,并定期向大众公布评审结果。



我理解的公益,承载了公众的爱心和信任,必须用最扎实的项目落实,才能不辜负捐助者的善意。


也因此,不少捐助者成为了我们的调查志愿者。


有时候选择真的很难。


我们经常为了要救助哪个孩子而争得面红耳赤。即便刚下了夜班节目,理事们依然全身心投入一整天的评审工作,从家庭情况到孩子成长教育环境,从耳蜗手术到术后康复、长期学习,每个细节都不放过。



既然开始了这个事业,就必须认真坚持。我们太清楚地知道,这背后是能够改变孩子一生的转折点。


从2012年到今天,爱的分贝已经走过了5年。



今年年初,爱的分贝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时间的玫瑰”让爱的分贝响亮公益朗诵会,现场所得全部纳入善款。


这样的公益朗诵会我们已经举办了9场,60多位央视主播、地方知名主持人累计为爱的分贝募款1500多万元。


历届公益朗诵会现场

 ↓



李修平
鲁健


柴璐


张泉灵


爱的分贝还陆续通过新浪公益、阿里巴巴公益宝贝、蚂蚁金服、腾讯公益、京东公益、百度公益等公众筹款渠道进行公益众筹,截至2017年7月,筹款已突破4000万元。


我们的爱心大使周笔畅,为爱的分贝举办公益音乐会,筹款123万元。


淇淇,是我们第一例资助手术的孩子。


人工耳蜗开机的那一瞬间,第一次接受到声音讯号的她,因为声音的“惊吓”一下子哭了出来。



那一声啼哭,在妈妈的耳中如同天籁。


淇淇6岁时,她的母亲用手机给我们发来了一段小视频。那是淇淇参加少儿模特大赛的录影,T台上,她踩着音乐的节拍,自信极了。



她叫蓉蓉,今年3岁

听见这个世界第108天

会开口叫“爸爸”了



他叫林林,今年2岁

听见这个世界第455天

他会说“叔叔”“阿姨”“你好”“谢谢”



3岁的澎澎和灏灏,是一对双胞胎兄弟

听见这个世界第525天

他们在北京市聋儿诗歌朗诵比赛中

获得了一等奖



5年来,爱的分贝累计为10000多个听障儿童家庭提供了救助服务,并直接资助了2000多个贫困听障儿童家庭,让350+听障儿童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对近900名听障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培训了1000+听障儿童家长。



然而与20万+的听障儿童数据相比,我们现在做的只是杯水车薪,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赛场中,还需要凝聚更多的力量,救救这群贫困家庭的聋儿,救救他们的未来。


我们的第十场公益朗诵,从杭州到郑州到北京,这一次,我们来到了国家大剧院。让爱的分贝声音更加响亮,让这群孩子的心声被更多人听到,让希望在更多的家庭点亮。



为何众筹

耳朵睡醒了/太阳出来了

背上小书包/快快去学校

一首简简单单的儿歌,

却是听障儿童内心最深处的渴望。



20多万,也许只是一部汽车的价格,也许只是一场欧洲旅行的花费,但却是这些儿童将要走过的漫长一生的“火炬”,需要更多的朋友一起点燃的火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