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集解》试笔系列 匀速圆周运动 向心力 高级物理教师 魏德田 本卷训练和考查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学特点和动力学特点.理解和掌握向心力的公式,并能熟练地进行有关计算.第11题和第17题为创新题,解答这种类型的题、不但要有扎实的物理基础,同时应具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 一、破解依据 1.线速度V=△l/△t=2πr/T 2.角速度ω=θ/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m(2πf)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r/s)意义相同)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⒐*竖直平面内的变速圆周运动 ⑴在最高点 G + T2= mV22/r ⑵在最低点 T1- G = mV12/r ⑶在任意点 T+ Gn = mV2/r=man, Gt=mat;an改变线速度方向, at改变线速度大小。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二、精选习题 ㈠选择题 1. (2007广东理基)游客乘坐过山车,在圆弧轨道最低点处获得的向心加速度达到20m/s2,g取10m/s2,那么此位置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相当于游客重力的
2. 如例图—1所示,某种变速自行车,有六个飞轮和三个链轮,飞轮和链轮的齿数见下表,后轮的直径
3. 甲、乙两质点做匀速率圆周运动,图—2所示为向心加速度随半径变化的图象,甲的为又曲线,乙的为过原点的直线,则 ( A、甲的线速度不变 B、甲的角速度不变 C、乙的线速度不变 D、乙的角速度不变 4.质量为m的滑块从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的边缘滑向碗底,过碗底时速度为v若滑块与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在过碗底时滑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 A.μmg B.μm
A.在释放瞬间,支架对地面压力为(m+M)g B.在释放瞬间,支架对地面压力为Mg C.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压力为(m+M)g D.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压力为(3m+M)g
A.若连接体是轻质细绳时,小球到达P点的速度可以为零 B.若连接体是轻质细杆时,小球到达P点的速度可以为零 C.若连接体是轻质细绳时,小球在P点受到绳的拉力可能为零 D.若连接体是轻质细杆时,小球在P点受到细杆的作用力为拉力, 在Q点受细杆的作用力为推力
7.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轨道,一质量为m的小球穿在圆环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到达最高点C时的速率vc= A.此球的最大速率是
C.小球在任一直径两端点上的动能之和相等 D.小球沿圆轨道绕行一周所用的时间小于π 8.如图—5所示,甲、乙两水平圆盘紧靠在一块,甲圆盘为主动轮,乙靠摩擦随甲转动无滑动.甲圆盘与乙圆盘的半径之比R甲/R乙=3.两圆盘和小物体m1、m2之间的摩擦因数相同,m1距O点为2r,m2距O′点为r,当甲缓慢转动起来且转速慢慢增加时( ) A.滑动前,m1与m2的角速度之比ω1∶ω2=3∶1 B.滑动前,m1与m2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1∶a2=1∶3 C.随转速慢慢增加,m1先开始滑动 D.随转速慢慢增加,m2先开始滑动
㈡填空题 9.汽车在水平圆弧弯道上以恒定的速率在20 s内行驶20 m的路程,司机发现汽车速度的方向改变了30°角.司机由此估算出弯道的半径是________m;汽车的向心加速度是________.(取2位有效数字)
11.如图—6所示,暗室内,电风扇在频闪光源照射下运转,光源每秒闪光30次.如图电扇叶片有3个,相互夹角120°.已知该电扇的转速不超过500 r/min.现在观察者感觉叶片有6个,则电风扇的转速是________ r/min. 12.飞机向下俯冲后拉起,若其运动轨迹是半径为R=6 km的圆周的一部分,过最低点时飞行员下方的座椅对他的支持力等于其重力的7倍,飞机过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㈢计算题 13.有一根轻弹簧原长为l.竖直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后弹簧长为2l0.现将小球固定于弹簧的一端,另一端固定于光滑桌面上,当小球在桌面上以速率v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弹簧的长度为多少?
(1)行车以v=4m/s速度匀速行驶. (2)行车突然刹车停下.
16.(2009广东物理)如图—9所示,一个竖直放置的圆锥筒可绕其中心轴 ①当筒不转动时,物块静止在筒壁A点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小; ②当物块在A点随筒做匀速转动,且其所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筒转动的角速度。
(1)小物体从p点抛出后的水平射程。 (2)小物体经过数字“0”的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参考答案
㈠1. D 2. 5. BD [解析]在释放瞬间,m的速度为零,F=m,强拉力为零,A错B正确。在最低点,根据mgl=mv2 ① T-mg=m ②和FN=mg+T ③可知FN=(3m+M)g故C错D正确。 6. BC 7.ACD 8. D
㈡9. 38.2;0.026 m/s2 10. 15 11.300 [解析]因为电扇叶片有三个,相互夹角为120°,现在观察者感觉叶片有6个,说明在闪光时间里,电扇转过的角度为60°+n·120°,其中n为非负整数,由于光源每秒闪光30次,所以电扇每秒转过的角度为1800°+n·3600°,转速为(5+10n) r/s,但该电扇的转速不超过500 r/min,所以n=0,转速为5 r/s,即300 r/min. 12.600 ㈢13.L= 14. [解析]在圆筒旋转不到半周时,若由a入至b出,则圆筒转过
15.[解析] (1)分析可知,“正好”夹住重物匀速水平行驶时,物体受的重力与钳口的静摩擦力(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相平衡。从而 由①②式代入已知数据,可得匀速行驶时钢绳的拉力和压力
(2) 当行车突然刹车停下时,重物做圆周运动。由此则得
由③④式代入已知数据,可得突然刹车时钢绳的拉力和压力
⒗[解析]①当筒不转动时,物块静止在筒壁A点时受到的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三力作用而平衡,由平衡条件得 摩擦力的大小
支持力的大小
②当物块在A点随筒做匀速转动,且其所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物块在筒壁A点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它们的合力提供向心力,设筒转动的角速度为
由几何关系得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17. [解析](1)设小物体运动到p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对小物体由a运动到p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
小物体自P点做平抛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水平射程为s,则 联立①②③式,代入数据解得 s=0.8m (2)设在数字“0”的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的作用力大小为F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联立①⑤式,代入数据解得 F=0.3N
方向竖直向下。 2017-08-04 经典重发 |
|
来自: sdweifeng > 《高中物理思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