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砚磨穿几日休——痛悼董兄楚平

 一介书生五十后 2017-08-09

112日下午,骆寒超嫂夫人蕊英给我电话:“老董走了……运启哭了……”我再也按捺不住,立即把电话放下,因为我也已泣不成声了。

2014年对我来说真是令人痛惜的一年,林虹、金江、董兄相继离世,剩下的患难之交已寥寥无几。人到老年,大家一路跟随着,身不由己都加入到走向死亡的队列了。看着长者们一个个走了,难免在心头引起震撼和哀伤。为了忘却的纪念,我都要写一篇哀悼文章,殊不知写到身心疲惫、感知麻木的那一天,还有多少悲伤可以付出。

认识董兄,是在五十年前的1963年,为了谋生我去永强中学代课,发现学校里有两位戴着“南冠”的另类:大我七岁的图书管理员董昭寿和大我六岁的俄语老师骆运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久我们仨就成了好朋友。那时我们都还没有成家,课余时间,总是聚在一起穷聊。

那时候我在翻译莎士比亚的长诗《维纳斯和安东尼》,老董读了译稿后正儿八经地给我写了篇“读后留言”,其中有这么几句:“这首长诗的内容、主题乃至题目,都可以归结为五个字:接吻与作爱。莎翁的这首名作,浪费了沈君的时间和精力。沈君家务不轻,有限的时间应该用在更有价值的作品上,我为沈君叫屈!沈君若无事可干,译也何妨;不过要是我,可提不起这个劲儿,因为我连读完它的劲儿都那么缺乏。”到了2006年,团结出版社要出版我的《莎士比亚精品集》,我想把董兄的大作放进去作为“时代的见证”,我写信征求老董的意见,并把他的文章附上,他立即给我电话:“你胡扯,我哪里写过这样的文章?!”直至我把他的信原璧归赵,他又打电话来连连说:“该死,该死,我怎么会写出这样的臭文章!太幼稚了!”此事成了朋友间的笑柄,每逢见面,我总要奚落他几句。

八十年代拨乱反正后,“无家可归”的老董和老骆总算有了安身之处,老董去了浙江社科院,老骆去了浙江省文联,他们到了杭州后双双改名,以示新生活的开始,老董更名董楚平,老骆改名骆寒超。虽然身处两地,我们还是经常保持着联系,但见面的机会已不多了。

直至2011年,要启动《温州通史》的编撰工作,市里召开编撰研讨会,那天刚好是告别马老,我下午才赶去开会。在市图书馆一楼多功能厅里,大家轮流发言。轮到我时,滔滔不绝说了一大通,现在也想不起来到底说了些啥。不一会儿,轮到一位老者发言,也是振振有词。我问旁边的徐顺平先生:“这位是谁?”“省里来的董楚平。”“他就是老董?我怎么认不出来了。”待他发完言,我过去悄悄跟他打招呼。“你是谁?”“我是老沈啊。”“你怎么这样老了?”“你不是也成了老头一个了。”会后我们赶紧拉在一起拍了张照(图左为董楚平),免得下次见面又认不得了。老董跟我说,老是泡会,炼成了个真功夫,人家发言我就睁眼养神,所以只见你说得很起劲,一句话也没听到。我也赶紧附和说,我也只见你在絮叨着,不知胡说些什么。中午在万豪用自助餐,我请他下次来温时一定要告诉我一声。一年后,他应龙湾邀请来开讲座,我特意设席在温州酒家招待他们夫妇,作陪的客人都是他点的,林虹先生是他在温师时的老师,潘德孚、孙美霞是他温师的同学,他还特意请来了两位当年永强中学的学生,一位是章方松,他的得意门生;一位叫范新华,当年是红卫兵头头,在文革时,就是他把正在挨斗的老师的《楚辞译注》手稿藏掖起来。

我们从来不写信,但电话联系很是频繁。他还是那个脾气,聊起天来没休没止,没完没了,而且非要让自己说个痛快才肯撂下话筒。特别是在写作《孔子对话录》时,每写完一章,就把打印稿寄过来,非要我提些意见才罢休。近几年,他说自己身体越来越差了,每天要吃好几颗强的松,但脑子却越来越好使,时不时会跳出些骇世的想法来;于是就想写下来,于是觉得有写不尽的话题。他感叹说:“当年我不该去搞什么农民起义,我应该去搞我拿手的楚辞。近年我不该去搞《论语》,应该去搞我擅长的老庄。”他还不断给我寄书,凡是他新写的,都要寄给我一本:《论语钩沉》《吴越文化新探》等等。他要我给他寄去一本沈迦写的《寻找苏慧廉》,他有感而发:这样写历史才过瘾。还有个小插曲,他在今年五月赠我一本厚达78万字的《广义吴越文化通论》,扉页上的题签竟是“沈迦先生指正”。我打电话“质问”他:“怎么把老朋友给忘了?”他搪塞着说:“后生可畏,后生可畏。”言外之意是,反正给你的书,也是要留给儿子的,这样做岂不显得“高瞻远瞩”。

他戏称自己是“楼内楼书癖”,在2007年赠我的《楚辞译注(图文本)》一书的扉页上,他题签了一首自嘲诗:“山内青山楼内楼,西湖歌舞我无求。书香薰得终生醉,墨砚磨穿几日休。”

他说自己毕生追求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辈子书算是读了不少了,国内的名山大川也都走遍了,现在条件好了,想多去国外走走,开开眼界,只是时不我待,余年不多。想不到这次偕夫人刚从俄罗斯旅游归来,说“起搏器”有点异常,去医院检查一下,想不到一口痰上来,从此又西游去了。

可惜啊,这么一位富有才华的苦命学者!我平生没见过比他更聪明的人。沈克成

                                         201411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