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维穴位位置标准定位:头维穴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头维穴的准确位置图 头维位于头部额角入发际0.5寸,距头正中线4.5寸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另说“在额角发际侠本神两旁各一寸五分”《针灸甲乙经》。“在额角发际,本神旁一寸”《太平圣惠方》。 取穴方法取头维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此穴在头侧部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嘴动时肌肉也会动之处(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人体头维穴位于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正坐或仰卧位,在额角发际直上0.5寸处取穴。 穴位解剖在颞肌上缘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布有耳额神经的分支及面神经额颖支。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颞肌上缘的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眶上神经(眼神经分支)和耳颞神经分布。 布有耳颞神经之分支及面神经颞支,并有颞浅动、静脉额支通过。 在颞肌上缘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布有耳额神经的分支及面神经额颖支。 头维穴的作用头维穴意义:胃经的五谷精微由本穴分送头之各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阳气以风行之状由本穴分散于头之各部。 头维穴功效向头之各部输送胃经的阳气及精微物质。 头维有疏风泄火、明目止痛的作用。 足阳明经别系目系,足少阳经起于目外眦,本穴邻近眼部,又为足阳明、少阳之交会穴,故可用于眼病的治疗。 足阳明之脉循发际、至额颅,足少阳经上抵头角、下耳后,阳维脉循额角、维络诸阳经而通于督脉,本穴位于额角,为上述三经之交会穴,故可治头痛、眩晕。 《黄帝内经素问·征四失论》:“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二阳合明,谓之阳明。”该穴是足阳明脉气所发,并可维护头部及四肢之阳气也,有清头明目之功。主治头痛,眼痛,目眩,视物不明,迎风流泪等症。 主治病症头维穴的主治病症为:指压头维可以治疗脸部痉挛、疼痛等面部疾病。 头维穴主治偏正头痛,目眩,迎风流泪,眼睑动,视物不明,目痛,喘逆烦满,神经血管性头痛,面神经麻痹,眼轮匝肌痉挛,精神分裂症,眩晕,眼斜,口痛,指压头维可以治疗脸部痉挛、疼痛等面部疾病。 头维穴主治头痛、目眩、迎风流泪,眼睑动、视物不明、目痛。 头维用于治疗头颞、面目等疾患:如偏正头痛、目眩目痛、迎风流泪、视物不明、眼睑动、喘逆烦满等。 近代又多用头维治疗神经血管性头痛、面神经麻痹、眼轮匝肌痉挛、精神分裂症等。 头维主治头痛,眩晕,目痛,迎风流泪等。 头维穴主治头痛,眩晕;目痛,迎风流泪,眼睑动,眼斜。 头痛,目眩,口痛,流泪,眼睑动。 指压头维可以治疗脸部痉挛、疼痛等面部疾病。 穴位配伍头维穴配合谷穴治头痛; 头维穴配太冲穴治目眩。 头维穴配风池穴、率谷穴、合谷穴,治偏头痛、眼痛。 头维穴配风池穴、率谷穴、合谷穴、列缺穴,有祛风活血,通络镇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眼痛。 头维穴配天柱穴、攒竹穴,治头昏目眩。 头维穴配阳白穴、丝竹空穴、合谷,治面瘫。 头维穴配合谷穴治头痛 头维穴配太冲穴治目眩。 头维穴配合谷穴透后溪、太冲,涌泉,有镇静安神的作用,主治精神分裂症。 刺灸法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针刺方法向下或向后平刺0.5~0.8寸,局部有胀痛感,可向周围扩散。 艾灸方法温灸3~5分钟。 《针灸甲乙经》禁不可灸。 头维穴解析头维为经穴名(Tóuwéi ST8)。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头维为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阳维脉之交会穴。头即头部,维指隅角,穴在头之额角部位,故名头维。头维穴为胃经向头部输送气血之处,因其输送气血的量大且强,运行为风行之状,性同胆经气血,故为足少阳阳明之会。又因本穴输送头部的为纯阳之气,性同阳维脉气血,故为足阳明阳维之会。胃经的五谷精微由头维穴分送头之各部。主治偏正头痛,目眩,迎风流泪,眼睑动,视物不明,目痛,喘逆烦满,神经血管性头痛,面神经麻痹,眼轮匝肌痉挛,精神分裂症,眩晕,眼斜,口痛,指压头维可以治疗脸部痉挛、疼痛等面部疾病。 头维穴的意义别名:颡大穴《黄帝内经灵枢·根结》马莳注。 头维。头:穴所在部位,亦指穴内物质所调节的人体部位为头。维:维持、维系之意。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有维持头部正常秩序的作用。头部为诸阳之会,它要靠各条经脉不断地输送阳气及营养物质才能维持它的正常运行。胃经属多气多血之经,在输送头部的阳气当中占有一定比例,对头部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作用,而胃经气血传之于头又是靠本穴传输,故名。 颡大穴。颡:额头。大:多也,指穴内的气血盛大之意。胃经属阳明,多气多血之经,与其它经脉相比,胃经输送头部的气血物质要多,而本穴又为胃经气血上供头部的出口,其转运的气血物质也多,故名为颡大。 足少阳阳明阳维之会。本穴为胃经向头部输送气血之处,因其输送气血的量大且强,运行为风行之状,性同胆经气血,故为足少阳阳明之会。又因本穴输送头部的为纯阳之气,性同阳维脉气血,故为足阳明阳维之会。 附注:足阳明、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甲乙》禁不可灸。 头维出处《针灸甲乙经》:头维,在额角发际挟本神两旁各一寸五分。 特异性: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 头维穴名解头即头部,维指隅角,穴在头之额角部位,故名头维。 头维。头,穴所在部位,亦指穴内物质所调节的人体部位为头。维,维持、维系之意。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有维持头部正常秩序的作用。头部为诸阳之会,它要靠各条经脉不断地输送阳气及营养物质才能维持它的正常运行。胃经属多气多血之经,在输送头部的阳气当中占有一定比例,对头部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作用,而胃经气血传之于头又是靠本穴传输,故名。 颡大穴。颡,额头。大,多也,指穴内的气血盛大之意。胃经属阳明,多气多血之经,与其它经脉相比,胃经输送头部的气血物质要多,而本穴又为胃经气血上供头部的出口,其转运的气血物质也多,故名为颡大。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阳气以风行之状由本穴分散于头之各部。 文献摘要《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注:足少阳、阳明之会。 《针灸甲乙经》:寒热,头痛如破,目痛如脱,喘逆,烦满,呕吐,流汗难言,头维主之。 《医宗金鉴》:头维、攒竹二穴,主治头风疼痛如破,目痛如脱,泪出不明。 《备急千金要方》:头维、大陵主头痛如破目痛如脱。 《玉龙歌》: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不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 研究进展治疗脱发:据报道,取头维配百会、风池、通天、阿是穴,腧穴注射三磷腺苷,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可治疗脱发。 治疗眩晕:据报道,针刺头维,配印堂、太阳点刺放血,治疗眩晕有良好疗效,随眩晕消失患者的收缩压也有所下降。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疱疹愈后,遗留左侧前额及头顶前部针刺样疼痛,可取头维、神庭为主穴,头临泣、百会、合谷为配穴,针刺后留针30 min,间歇性行针2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针刺头维能改善胃肠消化功能,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针刺头维对胃电的抑制效应为36.7%。 对白细胞的影响:针刺头维可使白细胞明显上升,中性粒细胞比例也相应上升,对脾功能亢进而白细胞减少的患者有同样效果。 对交感神经的影响:针刺头维可使大多数人皮肤电位显著增加,通常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但对于交感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者则可以抑制。 治疗脱发:头维配百会、风池、通天、阿是穴,穴位注射三磷酸腺苷,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36例,效果良好。 治疗眩晕:头维配印堂、太阳,点刺放血,每日或隔日1次,治疗100例,效果良好,随着眩晕症状的消失,收缩压也有所下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