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支军队放枪太奇葩,训练时不瞅靶子,实战中不看敌人

 zmf奥陌陌 2017-08-10

改革家系列”之九:李鸿章(5)

甲午战争前,西方普遍预测中国会赢,连日本人自己都没自信一定能打赢。为啥?从纸面上看、从装备上看、从数字上看,清军的确占优。比如海军排名,中国起码领先日本8个身位(1891年西方军事家的评估结果)。结果呢,海上的事大家太清楚,就不说了。陆上淮军的表现呢?那个丢人啊,比海战还差,简直不忍直视。

这支军队放枪太奇葩,训练时不瞅靶子,实战中不看敌人1894年英国漫画:中日相争,西洋看景(图注)

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教授张鸣有本书写得非常好,叫做《重说中国近代史》,这也是他开的选修课,据说人气爆棚。书中有一段对甲午战争前淮军训练的描述,让人难以置信:当下令射击时,一排士兵的眼睛居然不看靶子,把子弹打出去就了事。更要命的是,这并非个别情况,而是普遍现象。书里还说,甲午战争中,淮军把喜欢乱放枪的毛病从训练场带到战场,“噼里啪啦就开始放,大家都拼命地放,看没看到敌人无所谓,反正就是密集地放,弹如雨飞啊”。日军很快发现这个规律,于是就任由淮军表演放枪,等淮军没子弹了再冲上来,淮军自然崩盘。[1]

这支军队放枪太奇葩,训练时不瞅靶子,实战中不看敌人淮军形象(图注)

当初看到这里,我真的很怀疑张鸣是不是太夸张,甚至搞错了——有这么蠢的军队吗?后来看到日方也有类似的证据,才相信了。日军士兵稻垣三郎是甲午战争的亲历者,他这样描述对面的淮军[2]:

他们对乱用弹药并不介意。也不管在这距离远近能否命中,一看见敌人在2000米远的地方也开火,对少数斥候(指日军侦察兵 笔者注)也费了不少弹药,特别是向斥候开12厘米的大炮也在所不惜,这就是他们的劣势,他们从不主动出击敌人,主要是防御战。

甲午战争,淮军为什么一败涂地,上面这个例子给人印象够深刻了吧。笔者磨拳擦扎,准备再深挖一锹,找找深层次原因,却发现人家日本学者早就有令人信服的结论了。所以,我就偷懒做回抄书公吧[3]:

“北洋新军装备毛瑟枪和克虏伯炮,所以,在武器方面,它比使用村田式步枪和青铜山炮的日军优越。但它不过是内战用的、示威用的军队。它没有完全近代战争所必须的给养、运输机构和兵站设备。因此,它不能把兵力集中到一个地方,并且机动能力太低,部队转移时总是发生很大的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它不可能进行运动战,退守防卫就成了它作战的中心。”

这支军队放枪太奇葩,训练时不瞅靶子,实战中不看敌人日本人绘制的甲午陆战情景(图注)

说到底,还是那8个字——“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李鸿章不知道吗?他知道,因为他说过:“以剿内寇,尚属可用,以御外侮,实未可信。”[4]

嫡系部队淮军如此不争气,李鸿章自然气急攻心。据李鸿章幕僚吴汝纶回忆,平壤失守消息传来,“李相痛哭流涕,彻夜不寐”,旅顺再失,更是“痛不欲生”。[5]

引文出处:

[1]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2年,第112页。

[2](日)龟井兹明著、高永学等译:《血证——甲午战争亲历记》,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31页。

[3](日)藤村道生:《日清战争》,东京:岩波书店,1985年,第116页。

[4]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二日),《李鸿章全集》(6·奏议6》,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60页。

[5] 吴闿生:《桐城吴先生全书》(民国年刊),《尺牍》(卷1),第115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