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人书---太仓日报

 老年人CWK 2017-08-10

  □章昌贤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们,对于小人书都怀有深刻的记忆。小人书,也就是“连环画”,是采用连续性的图画和通俗简洁的文字来讲述故事的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小人书的读者定位虽是少年儿童,但也有大量成年读者,可谓老少皆宜。

  在过去,还没有电视机、录像机等电子娱乐产品,而那些黑白影片,对乡村的孩子们来说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于是,那些丰富多彩的小人书,便成为影像娱乐的最佳载体。小人书对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尽管小人书的价钱大都比较便宜,但在那个刚解放的年代里,尤其是对孩子们来说,其价格仍显得不菲。拥有一本或几本属于自己的小人书,对当时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有的孩子为了购买一本钟情已久的小人书,会将卖牙膏皮、废铁、酒瓶等废品换来的零钱积攒下来。小人书之火,可与今天的网络相媲美。看小人书,是孩子们最常见的娱乐。

  随着小人书的流行和人们对小人书的渴求,从事租书业务的小人书摊应运而生。这对于那些想看又无钱购买的人来说,只用很少钱就能看一本书,无疑是件大好事。对于摆书摊的人来说,租书收来的钱远高于买书的钱,书归自己所有,好处显而易见。于是,不论是在集市上,还是在学校边,公园里,车站里等人流密集的地方,都能见到各种各样的小书摊。

  当时,浏河镇中心北街有个60岁左右的陈隆老人。在自己的门面房经营租借小人书。用松木板钉的三个大书架,一米左右高,斜斜地支撑在墙边,方便孩子们挑书,高处的书踮踮脚也能拿到。每个架子有可分合的两扇,每扇有八九层隔板书架,小人书如鱼鳞状迭放,中间拦腰还有一根麻绳挡住书本。里面密密麻麻地摆满数百本小人书,有单本的,也有成套的,诸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杨家将》、《聊斋志异》,以及各种的童话、神话、民间故事等,令人眼花缭乱。

  这些小人书因长年累月被翻看,很容易折损散架。这位老人用蜡线把书重新装订牢,再将原封面贴在牛皮纸上,这样就能延长书的租用寿命。屋子里再放上几个小板凳,就可以营业了。

  在屋子里看书的人,大都是周边住户的孩子,也有一些喜欢小人书的成年人。租借小人书很便宜,在里面看,看一本书一角钱。挑好书之后,坐下就看,看完后连书带钱交给店主即可。如借回家看,则每本2角钱,并需要交一点押金。

  每当放学以后,尤其是逢节假日,人气最旺,坐着的,弯腰立着的、席地而坐的。没花钱租书的小朋友,讨个便宜,挤在旁边白看几眼,即便看不出小人书描写的头绪和情节,也不肯离去。为此,店主经常驱赶白看书的人。这边的人刚散开,那边的人又聚了回来,没有一个在乎店主的逐客令。说实话,店主也不是太认真,觉得落个人气旺,也就释然了。由于租书看书的人多在饭前饭后的空档里,所以店主经常在店堂里用餐,忙活一天也只收个辛苦钱。

  小人书兴起于20世纪初的上海,它之所以广受欢迎,一是因为图文并茂,易读易懂;二是它有优秀的艺术沉淀。

  民国初期,小人书开始迅速发展,成为深受大众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只是在最初,这门艺术还没有出现“连环画”这种正规的名称,一般都称“小人书”。1925年至1929年,上海世界书局先后出版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岳飞传》的连环画,题名上有了“连环图画”,这是第一次用“连环图画”作为正式名称。这一称谓,一直使用到20世纪50年代,才正式将这一艺术形式定名为“连环画”。从1920年开始,连环画多出版成64开本,这种形式成为此后连环画的主要版式。

  炙热的连环画市场,给当时我们50年代初的孩子们带来了无数的精神食粮。精忠报国的岳飞,血染沙场的杨家将,代父从军的花木兰,飞天入地的孙悟空,哭倒长城的孟姜女,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和故事,凝聚着中国百姓的朴素情感和审美情趣,也让我们完成了最初的知识启蒙和文化传承。

  同时,连环画的市场,也为众多的画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有许多知名画家,为了生计,为了梦想,纷纷投入到连环画的创作当中。

  这一时期著名作品,有叶浅予的《小王先生》和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小王先生》以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做主角,用漫画的形式描绘了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一个小人物的生活点滴故事。从1929年开始,《小王先生》先后在《上海漫画》、《上海画报》、《时代漫画》连载,前后共连载了十年,是迄今为止连载时间最长的连环画。

  1947年,张乐平的漫画《三毛流浪记》在上海《大公报》发表,一个大脑袋,三根头发,蒜头鼻的天真男孩,赤着足,衣衫褴褛,很快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当时我从书店买了这本连环画,爱不释手,我至今珍藏着。我家双胞胎孙子读小学时,每逢双休日,他俩常要我讲三毛流浪记的故事,《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故事,他们百听不厌。张乐平笔下的三毛是个贫穷,正直的孩子,他倔强的性格深入孩子们的心中。其他著名的画家还有丰子恺、贺友直、赵宏本、朱润斋等,创作了《七侠五义》、《水浒传》、《杨家将》、《三国演义》、《封神榜》等众多连环画经典作品。

  从20世纪20年代初期至80年代中期,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除了那“文革”特殊的岁月之外,在全国各地均有经营小书摊的,且生意红火。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影视文化的兴起,小人书这一艺术形式,逐渐被孩子们冷落,最终独守寂寞,销声匿迹。如今,往昔那样的小人书,只有在旧书市场或收藏市场上才能觅到,并且价格不菲。

  曾经红火一时的小人书,它成为人们记忆深处的一张黑白老照片,它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又是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