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蜂强群之道

 为易所为资料馆 2017-08-11
 本帖最后由 华夏中蜂 于 2017-8-11 07:50 编辑

    蔡叔你好,这个问题考虑多年。
    半夜醒来睡不着,借你帖子发发牢骚,望勿责怪!一来不想另外开帖,二来心中千言万语,不知何年能与蔡叔促膝详谈把酒话蜂华。
    以下为个人观点,多半出自2010年之随写手稿《中蜂强群之道》,属个人愚见,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望众蜂友批评指正。
    高温渡夏耗蜜严重,不仅如此,耗蜂更是严重,昼夜不停的扇风降温劳作(采水属正常劳作,暂不算。),耗蜜不用多说,更致使很多工蜂劳损,寿命减半,提前死亡,有些高温闷热天后,箱前接连出现大量死蜂,情况类似于农药中毒,扯开死蜂腹部,腹部内空荡荡,此为热劳而死,遮阳水法等降温以后,死蜂即止。如果不做遮阳等降温,死蜂比新生蜂还多,箱内持续高温蜂王停产,工蜂离脾,巢虫滋生,因高温逃群或因巢虫逃群在所难免,因此,高温损失的不只是蜜。
  保温容易降温难,做好冬季保温,耗蜜不会太大,越冬也死不了几个蜂,不做保温的,才会耗蜜严重,甚至全群饿死。
  保温加热,可以轻易几千上万度,可是降温制冷,却越不过-263℃。
  蜂箱降温,遮阳防晒反光防晒,是首要任务,搞好这一步再搞其它降温措施,这才是夏繁的前提。
  夏衰,箱内温度超过蜂幼虫生长发育的合适温度,即超过三十四点几到三十五度之间,幼虫发育不良,甚至死亡,加之蜂王育卵机制受影响(个人猜想),蜂王停产;工蜂热劳损,高死亡率而低出生率或〇出生率,这就是夏衰。
  工蜂为何离脾?倘若不离脾不爬出箱外,箱内温度可升至五十多度,导致整箱闷热死。
  只要做好防暑降温,夏繁蜂不错,入秋很快分蜂,入冬之前可养强。
    强群从何而来?^
    一、足够的蜜粉源。外界供给或人为供给。
   二、足够的巢房供蜂王产卵、蜂群育子使用。
   谈此条,首先蜂群有足够的抚育能力;新王暴产模式下,日产卵量可突破1000,从卵到封盖出房,约20天,总需20000巢房,用意标框来说事,常说八千巢础,也就是一个意标框巢房量约未8000,通常三分之一以上为储存蜜粉,那么每框最多也只有5000巢房育子,那么需要4框才够蜂群育子,加之边脾蜜粉脾不育子,起码5框以上蜂群才能高速发展。
   三、延长工蜂寿命。
   当蜂群正常发展以后,日出生1000,死亡1000,如果工蜂寿命平均40天,那么工蜂蜂数量40000只,按常规每脾蜂3000只,那么群势约13脾意标,如果平均寿命60天,蜂群工蜂数量60000只,群势约20脾。  以往最强群18脾,头次割蜜20多斤,二次割蜜30多斤,割完入夏最后一个蜜源人工分蜂,今年最强14脾。
   说延长工蜂寿命,热劳损上面以讲,此不赘述,采集劳损不可避免,高出勤率是我们所希望的,但酿蜜劳损鲜为人知,这首先得知道蜜蜂的酿蜜工序,大流蜜期里严实不透气的蜂箱,湿度可达99%以上,最终导致工蜂的酿蜜劳动强度增加,致使更高的酿蜜劳损,相比一些透气性好的破烂蜂箱、竹编箩桶、明巣蜂,后者酿蜜蒸发水份变得相对容易,酿蜜劳损减少,因此后者透气箱类群势相比密闭箱更强些。
   如果有人不信,给他一盆50斤波美度十度的蜜水,一把扇子,在一间相对湿度100%的密闭房间内,要求把盆内蜜水的水份扇风吹干,得到10斤以内的蜜,容易吗?;相反,如果是在一间空气流畅的房间内操作,或许不用扇,两周后自然蒸发而得,哪个的劳动强度更低?不言而喻。
  之所以我自己的蜂箱,在大流蜜期,从来不盖覆布之类,而且箱盖虚盖,也是为此。
   四、……
   对中蜂之 情长纸短,不觉天大亮,先到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