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个IPO募投金额,有什么关系?

 抱朴守拙之宁耐 2017-08-11


      1.募投金额的前世与今生

        前世:企业首次申报IPO材料时,按照报告期前一年业绩、预计发行时间、预测业绩情况进行编制募投项目和估计募投金额。

       今生:由于在会时间较长,发行人业绩可能出现不可预测地大幅增长,将导致按照23倍发行市盈率计算的募资总额超过以前编制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总额。因此,在招股说明书(上会稿)更新披露前,在会企业常常需要新增和变更募投项目,一般有两种方法:

     (1)新增的募投项目为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这种项目不需要到发改委备案,也不需要环保,而且披露要求简单,甚至不需要计算募集资金金额的合理性,所以很受欢迎。

     (2)另一个办法是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变更的主要是投资项目金额,对原来的某些募投项目金额进行增加,到发改委再进行备案即可。涉及环保的,还需环评。

       此外,若企业上会前一年的扣非后净利润低于编制时预估的净利润怎么办?这将使得当初编制的募投金额超过首发募资金额,不构成任何影响,证监会一般不会关注这个问题。所以,拟IPO企业募投项目切实可行、合法合规,并备案,编制金额尽量稍大些,后期工作就会轻松。

       2.以汽车零部件行业为例——大部分IPO企业编制募投金额稍大

       2016年以来,汽车零部件行业共有25家企业IPO,其中创业板6家。由“首发募资/预计募资(申报预披露)”指标可以看出,68%(17/25)的企业预计募资(申报预披露)大于首发募资额。这一特点在创业板企业中尤为明显,6家中有5家在编制募投项目金额搞得稍大一些,省却了后期的改动工作(当然不宜过大,募集资金投资规模应与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管理水平相适应,实操中以不超过企业申报前一年净资产的两倍为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