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老玻璃画收藏悄然苏醒

 祝胜1945 2017-08-11

  10月25日,《历史的温度:20世纪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展》在南京金陵美术馆开展,曾消失近百年的李叔同油画《半裸女像》及10件老玻璃画将与公众见面。老玻璃画开始进入收藏者的视野。

  在上海、广州、哈尔滨等地区,近代玻璃画收藏正在升温。很多老玻璃画的图案都蕴涵着浓郁的民俗风情,但由于容易破碎,难保存,存世量越来越少,其价格也在不断上升。

  分析人士认为,相对于瓷器等成熟市场,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玻璃艺术,导致市场对玻璃艺术的认知度低,老玻璃画处于一个价格洼地,现在正是入手收藏的最好时机。

  老玻璃画(亦称“玻璃油画”)对于中国收藏市场来说还是一个“新兵”。

  从民国至20世纪70、80年代中,玻璃画都是家具装饰“一大特色”,在高低橱、大立橱、四扇屏、书橱及床等家具上,玻璃画随处可见。1985年前后,玻璃画家具被简约时尚的新式家具所取代,玻璃画开始逐渐淡出市场。

  老玻璃画是一种在玻璃上用油彩、水粉等颜料绘制的图画,观赏者可以利用玻璃的透明性,在着彩的另一面欣赏。玻璃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反着作画,程序也与传统的绘画完全相反。画是画在玻璃背面的,而人们站在玻璃前面欣赏,这就需要作画者按照前面的视线,反着作画。

  与在画布、宣纸上画画不同,玻璃画需要创作者具备美术技巧,更需要速度,对颜料的调配、选择也有一定要求。

  老玻璃画始于欧洲,清朝中晚期,诸多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带来了西方科学、思想、艺术,其中包括西方绘画技法和审美观。

  玻璃画早期用于宫内建筑装饰上,后来发展成独立的工艺品种,如围屏、宫灯、台屏、挂屏、插屏,之后民间也盛行玻璃画,在广州等沿海地区较受欢迎。

  有关专家表示,老玻璃画收藏如同30年前的瓷器市场。相对于瓷器等成熟市场,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玻璃艺术,导致市场对玻璃艺术的认知度低,老玻璃画处于一个价格洼地。

  然而,目前市场上对于老玻璃画是否具有收藏价值依然存在争议。

  有人认为老玻璃画不算艺术品,而鼻烟壶拍卖价格较高的理由不是因为材质是玻璃,而是它的宫廷烙印,即“宫廷附加值”。虽然老玻璃画具备很强的稀奇性,但是其可复制性太强。现在的工艺技术比以前进步得多,玻璃画产品也比以前精美得多。因此,玻璃画不算艺术品。

  有关专家则认为,收藏市场对老玻璃画发掘不够,才有“玻璃画不算艺术品”的看法。老玻璃画既是工艺品又是艺术品。外国仅有纯色玻璃画,而中国玻璃画是彩色的,并附着特殊工艺,作品具有独一性,当然是艺术品。

  事实上,工匠不如艺术家是一种误区!看到一些精致的老玻璃画,人们会感叹什么叫鬼斧神工,作者确实都是工匠,但是工匠做的活可能连艺术家也做不到。

  有关专家表示,早期的玻璃画非常稀少又珍贵,今日已经很难找到。现在古玩市场出现了大量的仿品,收藏者要非常小心。

  玻璃画仿品的特点是人物造型别扭,细节处理不当,对老玻璃画基本表现面没有足够的耐心,画得比较粗糙。清朝玻璃画放到现在,通常会出现陈旧的气息,有时间流年的感觉,典雅而岁月沧桑,如果没有这些气息,就是赝品无疑。

  除了要看绘画工艺之外,老玻璃画的框架也是判断价格的重要标准,无论是清代宫廷收藏,还是海外贵族收藏的老玻璃画,基本上都会配有高贵的外框,这无疑大大提升了老玻璃画的价值,也可以成为评判老玻璃画价值的一大捷径。

  (林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