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安】现在的人都太“油”了!丨这些食用油的知识,你知道吗?

 化语doc 2017-08-12

食用油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市场上的食用油琳琅满目,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橄榄油等令人眼花缭乱。

那么,这些油有何区别,咋吃更适合身体健康?


新晚报联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

“食安行动”

采访我市食用油食品专家

为市民解答这些问题



1
食用油是咋区分的?


按照加工工艺可分为“压榨油”和“浸出油”


  • “压榨油”:食品专家吴岩说“压榨油”是靠物理压力将油脂直接从油料中分离出来,全过程不涉及任何化学添加剂,保证产品安全、卫生、无污染,天然营养不受破坏。


  • “浸出油”:采用有机溶剂(正己烷)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等工艺加工而成,最大的特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这也是浸出油价格低于压榨油的原因之一。


▲ 古发榨油网络配图


目前,我国国家标准将食用油食按质量由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4个等级,所有食用油产品标签都按此规范,还要在标签上标明原料及其原产地、加工工艺(指“压榨”还是“浸出”),相对而言,等级越高质量越好。


2
不同人群如何选择食用油


吴岩介绍,市场上如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多,消化吸收率高,对人体健康有益



猪油、牛油、鱼油等动物油以饱和脂肪酸为主,消化吸收率不如植物油高,长期大量进食,可引起血脂升高,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因此高血脂症病人、肥胖人群最好不食用或少食用。


▲ 动物油-猪油


对儿童、孕妇来说,建议多摄入亚油酸、亚麻酸含量较高的食用油例如核桃油、花生油等。


目前,市场上每种油的营养成分不一样,建议市民换着吃达到营养均衡,还要注意不要过量摄入食用油,可能会导致高血脂。


3
市场上食用油不合格的原因



  • 酸价。酸价是检验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一项指标,是油脂精炼程度和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酸价过高的食用油有酸涩味和哈喇味。

  • 过氧化值。过氧化值超标会引起肠胃的不良反应,造成腹泻等症状。

  • 溶剂残留量。溶剂残留量偏高时,不仅会降低油脂的品质,而且其中的苯和多环芳烃类等有害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

  • 苯并[α]芘。植物油中苯并[α]芘超标,可能是油料加工过程中反复蒸炒或将油料炒糊、原料储存不当,或晾晒不当污染导致。



来源:新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