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孟頫的这篇跋文,颇见骨力精神

 lwg6451 2017-08-12

赵孟頫的这篇跋文,颇见骨力精神

宋徽宗与赵孟頫,同属宋朝皇族后裔,也均擅长书画,是赵氏子孙中,艺术成就冠绝于世的两个人。

但是,二人的命运却差距较大,让人唏嘘。宋徽宗被金兵掳去后,病死于东北,赵孟頫晚年却受元庭重用,官至一品,享尽了富贵荣华。

在宋徽宗传世的名画中,《竹禽图》可以说是极具代表性的。该画构图简练,只见石崖中伸出两根竹枝,竹节刚劲有力,两只禽鸟四目相对,立于枝上。用笔细腻工整,禽鸟的神态毕现,栩栩如生。

赵孟頫的这篇跋文,颇见骨力精神

画卷后面,有皇室后裔赵孟頫的跋:“道君聪明,天纵其于绘事,尤极神妙。动植物无不曲尽其性,殆若天地生成,非人力所能及。此卷不用描墨,粉彩自然,宜为世宝。然丛尔小禽蒙圣人所录,抑何幸耶。”

这几行书法,用笔遒劲华滋,颇见精神,与画作相得益彰,又有点睛之效。开头说,宋徽宗比较聪明,智商高,是天纵英才,擅长绘画,极为神妙。道君,即宋徽宗。因为宋徽宗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并设道官二十六阶,发给道士俸禄。

作为一个皇帝,他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认为不吉利,他就改称10月10日;他的生肖为狗,为此竟然下令禁止汴京城内屠狗。着实荒唐。

在跋文中,赵孟頫接着说,宋徽宗无论是画动物、植物,都能画出其天性,这种能力真的像是天造地设一样,哪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呢?尤其是这幅画作,不用描墨,自然天成,真是一件无价之宝。可见,老赵拍马屁的功夫也是一流的。

结尾,老赵还说,像鸟禽、竹叶这种小生物,竟然有幸蒙圣人宋徽宗恩泽,被画在了帝王的书画里,何其幸运!这种过分溢美之词,像是臣子当面给皇帝说的话。但是,赵孟頫写这个跋文时,宋徽宗早已过世100多年。

赵孟頫的这篇跋文,颇见骨力精神

在元代,赵孟頫绝对是红极一时的偶像式的人物,这样一个文艺界大腕,为何会对已去世100多年的宋徽宗极尽奉承。可能是老赵内心极为矛盾,一方面不得已出仕做官,另一方面被人戳脊梁骨,认为其是贰臣。在书画中,过分溢美宋徽宗,有点想告诉世人他不是背信弃义、数典忘祖之人。

这些拍马屁的话,看似在拍宋徽宗,实际上在拍当时的士子人心,表达自己怀念祖辈创建的霸业,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忠义之举。

赵孟頫的这篇跋文,颇见骨力精神

炎炎夏日,郑州飘来一阵暴雨,雨过天晴,万物清新。让人想起了宋徽宗梦里的汝瓷青色,也让人更加怀念赵孟頫家乡吴兴的江南烟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