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制度化的封建王朝:清朝想出昏君都难!

 昵称27106408 2017-08-13

康熙皇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这位幼年丧父丧母的孤儿在他的老祖母的抚育下逐渐成长为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在位期间的励精图治为清朝后来一百多年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非常基础性的作用,清朝的巩固是在康熙皇帝在位的时候实现的。不过英明一世的康熙皇帝晚年却有一件事情没办好,那就是在选择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严重失策,导致他晚年一直郁郁寡欢,也让朝局变得混乱不堪。

制度化的封建王朝:清朝想出昏君都难!

康熙皇帝

康熙实际上是非常喜欢太子胤礽的,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母亲是皇后的缘故。但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将其废除(需要注意的是历史上真实的胤礽实际上是非常有才能的一个人,绝非影视作品中的等闲之辈)。但是康熙的儿子比较多,可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多,这导致康熙在建立储君的问题上一再的犹豫,终于酿成“九子夺嫡”。不过这也可以从侧面看出清朝对皇位继承问题的重视,不过当时并没有什么制度化的应对措施,中国古代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早在元明朝实际上已经极大的削弱了。

经过血雨腥风的争夺而登上皇帝大位的雍正在享受了几年梦寐以求的皇帝生活后,感觉有必要建立一种皇位继承的制度,免得自己晚年落得父皇的凄惨下场!于是雍正建立了“密建皇储”制度。这是中国古代继“嫡长子继承制”后又一部“皇位继承法”!它不仅避免了因皇室内部争夺皇位而引起的混乱,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储君的质量。

制度化的封建王朝:清朝想出昏君都难!

密建皇储规定的藏诏书地点

在这个制度下皇帝不必考虑各个皇子背后的政治势力影响,而完全根据皇子的才能来秘密的选择,看其是否具备守卫“祖宗江山”的能力,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继承人的素质,减少了出现昏君的概率。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皇权专制制度在清代发展到极度精致化的一个体现。在各种维护封建王朝运转的精密制度下,已经很难出现古代历史上传统的昏君,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制度化的封建王朝:清朝想出昏君都难!

雍正皇帝非常勤劳,他非常渴望居士的生活,但只好作画来表达

从历史上可以看到,乾隆以后的几位清朝皇帝都非常平庸,尤其是道光皇帝,其能力和资质都不适合当皇帝(主要是后来清朝皇位选择余地有限)。但是直到清朝灭亡也没出现皇帝昏庸不理朝政、胡作非为的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