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老师的新学期从8月就开始了,各位亲爱的老师,此刻的你是否即将进入“开学备战”状态了呢? 先做“文化人”,再做“践行者” 任何一个新事物的来临,我们总是在充满期待的同时,又心存一些不安。 作为语文“部编本”教材的践行者,我们首先要成为一个热爱阅读的“文化人”。它不仅是职业的需要,精神的坚守,也是生命的境界,化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语文式地栖居着”。 只有老师自己喜欢读书,有高尚的阅读口味,才能让你的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只有老师自己能写,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
当然,教师的阅读不能拘泥于“职业性阅读”,还需要自由地个性化地阅读,例如:历史、哲学、自然科学及其他领域的书。 只有阅读视野拓宽了,才能达到“部编本”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所提倡的“博雅”的境界,而“部编本”语文恰恰是“专治少读书,不读书”的。
如何使用新教材,推进教学改革方面,最重要的是什么?用温儒敏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回到原点,请老师带头多读书。” 推荐一个网站——“云集备课网”,是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学术支持的网站,大家可以进去看看。推荐一个微信公众号——“长辫子老师的创意写作坊”,这里不仅研讨小学创意写作,更有诗和远方,大家也可以进去看看。 ——郭学萍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全国小学创意写作联盟发起人 读懂教材,更要读懂学生 部编教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好教”——把学段知识能力目标落实到教材的每个单元、每篇课文之中。用双线来组织单元结构: 一条线是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另一条线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布在各单元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中。所以,一线教师就不会把握不准,用起来就特别方便。 比如口语交际,以一年级上册为例,每一课都设计了真实有趣的交际情境,提出了具体的交际要求。整理如下表: ▲点击表格查看清晰版 通过这张表,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有哪些内容,上这些内容时,要创设怎样的情境,每一课教学时,分别要落实哪些交际要求,一目了然。教师拿到这样的教材,对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心里就都有谱了。 再如阅读教学。部编教材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要求也非常明确,难度逐步提升。 以“句”“段”教学为例,部编教材很好地把握由句到段的教学梯度,并通过课后练习指导老师教学。前面6篇课文,课后练习重在读准字音,结合一些基本的语句仿说,但没有明确出现“句”“段”的认识和辨析。 到第七课《青蛙写诗》,要求结合课文内容,认识句号和逗号。课后的练习是这么设计的:“青蛙写的诗里有句号逗号,请你圈出来。” 第八课《雨点儿》,在前一课认识句号的基础上,要求读好句子,读出停顿。课后的练习是:“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好停顿。” 第十三课,《乌鸦喝水》开始,要求建立段落的概念。课后练习是:“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单单“句、段的认识”这么一个小小的知识点,从“渗透句子的意识”到“认识标点,建立句子概念”,再到“关注标点,读好句子的停顿”,最后才是“认识自然段”。这样的编排,老师在教的时候,就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了。 纵观整册教材,知识、技能没有体系化呈现,但像这样螺旋上升的知识点有不少,这就需要老师梳理其“隐在”的知识体系,自然而又扎实地体现在教学中。 但,部编教材若要“教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读懂教材的基础上,读懂学生,设计出各种有趣的学习活动,方能教得扎实、教得灵活。 ——曹爱卫 杭州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个语文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材最重要、最直接的传递媒介。我们如何看待和使用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材的价值和品质。因此,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课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编者的意图,想办法更好地去落实。新的部编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在方方面面,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去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的同时,研究和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让学生和经典“一见钟情”。 如一年级上学期拼音教学之前的识字单元,我们可结合故事进行兴趣的点燃: 《天地人》一课,不仅仅要认识“天、地、人、你、我、他”这六个字,更要把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故事迁移进来,用故事唤醒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口耳目》一课,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可结合“聪”进行解读——做任何事情眼、耳、口、心都能积极参与时,定会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日月水火》一课,如果能够把仓颉造字的故事穿插进来,让孩子们了解汉字起源,一定会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其次,我们要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想办法保护儿童天性。教学是一项直面生命的事业,我们的教学只有直面孩子,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才可能取得效果。 再次,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敢于调整教材学习次序。学生对语文的最初认识和教师给予他怎样的课程资源紧密相关。作为教师,要深知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不能错过兴趣、习惯的启蒙培养期。 ——李虹霞 特级教师 小语统合教学法和幸福教室创建者 教师要始终记住并捍卫: 阅读是童年成长中最重要的基石 国家统编教材(部编教材)开本变大了,这对保护孩子视力有一定的好处。在编排体系上,有了一定的改进,例如对阅读策略有所关注…… 但很显然,一线老师如果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依旧是按自己的习惯去执教,孩子的读写能力并不能因为教材的变化而得到显著的提升。 我始终认为:牧养孩子的心灵、提升孩子语文素养的芳草地在教材之外,在孩子平时自由自主的海量阅读中,在和伙伴之间的共读精进中。所有的教材,只能权当一个例子,孩子从中积累词语、习得策略、掌握方法,然后转身面向更丰富的主题阅读、整本书阅读,那是一个更加辽阔的世界。 教师需要做的,是积极争取学校和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为孩子打造一间彩色的阅读教室,每天陪着孩子们一起朗读优秀散文诗篇,一起阅读优美童话故事,一起走进斑斓多彩的文学、历史、哲学与科学的世界。 一个有梦想有使命感的教师,一个头脑清晰有行动力的教育人,会积极创造条件,为儿童打造优质的阅读环境——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期,教室里的彩色书柜上,要配有更充足、更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阅读的书籍,且定期更新。 教师要舍得给足阅读的时间,给予选择的自由,让孩子们长时间地习惯性地沉浸在书本之中。这是综合提升孩子人文素养的不二法门,也是我们在自己的教室里应有的作为和担当。 无论教育如何变革,无论课程怎样创新,无论从专家嘴里冒出多么新鲜的名词,一线教师要始终记住并捍卫这一点:阅读是童年成长中最重要的基石,离开阅读大谈教育的革新,只是一个伪命题。 ——周其星 小学语文名师 彩色阅读教室创建者 再次认识语文课程,再次提升自己 对于教师来说,部编教材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部编教材的改变,需要我们稳定心神,再次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晰语文课程的性质——它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道不变,变的只是路径而已。即将开学,给大家一些备课小建议,也许用得上: 1.从教研员那里了解部编教材发生的改变和原因,这是方向。 2.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再次认识语文课程。 3.熟悉整本教材,建立一个整体意识。 4.参照教师用书,了解知识点和训练点。 5.了解单元导语,明晰每个单元提出的教学要点。 6.研究课后思考题和各个栏目的要求,它们体现了知识点或语文能力训练的要求。 我们要确定一种意识——新的挑战往往带来新的发展,问题的背后就是机会。老师们都站在原点上,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李伟锋 河南郑州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关于部编新教材,老师必知的14条攻略 看颜值: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 要求明确:教材内容分为识字、拼音、课文三大单元。内容紧贴单元目标,重点突出,通过“语文园地”做到有效巩固。 内容丰富:爱国情怀、人文经典、儿童趣味……多维度培养孩子的综合人文素养。 传统文化篇目增加: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小学12册/初中6册古诗文选篇都是124篇,体裁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革命教育篇目增加: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侧重课外阅读: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改变以往的“赏析体”写法,激发兴趣,传授方法,是“名著选读”设置的改革方向。如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导。 先学识字,后学拼音:一年级的的孩子学语文,要先认“天、地、人”这些常用字,之后再学拼音。 识字量减少:“会认字”由原来的400个减少到300个,“会写字”仍旧是100个,但是更加重视笔画和笔顺的教学,加强汉字的书写教学。 注重培养亲子感情:小学教材新增设一个“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加强亲子阅读,对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阅读兴趣很有帮助,引导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 注重口语交际:在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中,设有“我说你做”的口语交际环节,在“学习准备期”设置这样的环节,能帮助孩子掌握语文使用规范和礼仪,认知一些简单的汉字,培养倾听的习惯。 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初一两个学期一共12次写作课,每个单元1次。每次都突出一点,给予方法,又照顾全面。如有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与想象,怎样选材等。 双线单元结构体例: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同时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