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千前古墓发掘出土一件文物,疑似穿越,如今国家禁止其出国展览

 耀典 2017-08-13

2002年,为了进一步保护国宝,国家文物局发布了《文物出国(境)展览管理规定》,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共有64件。在这64件国宝中,有一件尤其吸引人的眼球,它就是战国水晶杯。

如果不告诉你这是文物,大家可能误以为这就是一个普通的杯子,其实这个水晶杯大有来头,目前收藏于浙江省杭州市博物馆,而且属于镇馆之宝。那么这个水晶杯是怎么发现的,它的背后又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1990年10月,浙江省杭州市半山区石桥乡,杭州文物考古所的人员正在清理一座编号为90-1的战国墓地。与往常一样,考古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清理墓室,突然考古人员发现土层下有块类似玻璃的器具,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清理之后,一个完整的水晶杯出现在大家面前。据发现水晶杯的考古人员回忆时说,“当时在发掘时,突然被一道刺眼的反射光晃了眼,这才发现了这个水晶杯。”

怎么回事?难道盗墓者留下的?不对啊,这座墓发掘时没有发现盗掘的现象,难道这是穿越的?一时间各种疑问出现在考古人员的脑海中。而这座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墓发掘还是一个偶然,“当年半山镇石塘村工农砖瓦厂取土,发现了一些陶瓷的编钟。他们才来现场发掘,当时这里是个小山坡,因为取土已经基本上被夷为平地了,还剩下几间炒春茶用的旧房。”

其实这就是水晶杯,相比于玉器,水晶以其晶莹剔透的属性,尤其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被赋予了神秘色彩,成为了大家心爱之物。而中国使用水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万年前北京猿人时,目前在新石器遗址和墓葬之中还能发现水晶制品的出土。商周时期,中国的水晶制作工艺有了很大进步,已经能制作更加精美的生肖雕件。

杭州半山出土的这件战国水晶杯,是用整块优质的天然水晶制作而成,也是目前我国发现出土的最早水晶制品中最大的一件。据专家鉴定,这个水晶杯制作的时间大概在公元前475年到前221年之间。测量后,杯子通高15.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5.4厘米,敞口平唇,杯壁斜直呈喇叭状,底圆,圈足外撇,跟现在人们日常喝水使用的玻璃杯非常像。我们祖先的智慧无穷,关于这个疑似穿越的水晶杯还有更多谜等待解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