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与海》:成年人的生活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

 清风贰拾玖 2017-08-14

《老人与海》精读第1天

嗨,早上好,亲爱的小伙伴们。欢迎收听麦家理想谷陪你读书栏目


这段时间热映的电影《战狼2》引发了大家对“硬汉”的讨论。不论是影片里的冷锋,还是现实里为了拍好影片到特种部队待了18个月、对每个细节孜孜以求,为此弄得浑身是伤的吴京,都燃起了我们对硬汉角色的喜爱。

其实,在文学作品里,也不乏“硬汉”型的作家和作品。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阅读“硬汉”作家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这本书篇幅很短,英文版原著仅有区区的两万七千余字,翻译成中文也只有四万多字。故事的主要情节也很简单,全篇都围绕着一位老年古巴渔夫圣地亚哥,他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海岸很遥远的湾流中搏斗,以及由此展开的故事进行讲述。

或许有人会问,这么一本如此短小精悍的中篇小说,为什么会成为世界文坛上的经典名著,被评为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之一,并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等令人瞩目的荣誉?

为什么这本书会如此受读者欢迎,48小时内就卖出了530万本?

这部作品,到底好在哪里呢?

为什么我们会说海明威是硬汉作家?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启我们接下来一周的阅读之旅吧。故事或许会有些单调,但却也足够惊心动魄。(今天我们阅读的部分主要是书中P1~P20)。



故事发生在墨西哥海湾,主角圣地亚哥是一位孤独的老人,虽然年纪渐大,他依然每天摇着一只小船在海湾里捕鱼,过着清贫却自给自足的生活。

他独自居住在狭窄破旧的小棚屋里,里面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墙上原本挂着已故妻子的照片,但整天对着照片,让他感到更加孤独,于是他取了照片,小心翼翼地放在别处,并盖上一件白衬衫。

圣地亚哥成天都面对着辽阔无垠的大海和天空,孑然一身。

但他的生活里也并不是没有其他人——小说里另一位人物,马诺林,这个从五岁起就跟圣地亚哥一起在海上学习捕鱼的小男孩,就常常来陪伴和帮助老人。

故事一开始就弥漫着悲观的色彩。圣地亚哥已经整整八十四天没有抓到一条鱼了。前四十天,小男孩马诺林始终陪伴着他,但四十天后依然一无所获,马诺林的父母就把他叫回去,安排他到别的船上去了。

但哪怕到了另外一条船上,而且第一星期内就抓到了三条大鱼,小男孩依然心系着圣地亚哥,看到老人每天摇着空船回来,就跑下岸,帮他整理、搬运船上的渔叉、钓绳等物件。

已经第八十四天了,圣地亚哥运气差得很,仍然一条鱼都没有抓到。他被人称做“倒霉蛋”,就连卷在桅杆上的帆布,都像极了一面永远打不了胜仗的败军之旗。

把小船停泊在沙滩后,马诺林说自己挣到了一点钱,第二天可以和圣地亚哥一起下海。但老人拒绝了,他觉得小男孩应该待在现在那艘“幸运之船”上:我也知道,你不是因为对我没信心而离开我。

马诺林:是爸爸叫我走的,我还是个孩子,必须听他的。他没有信心。

老人劝慰道:可是咱们有信心,对不对?

马诺林打心底里敬佩着圣地亚哥,因为从前老人教过他打渔。他邀请老人一起到露台餐馆喝酒,回忆着小男孩五岁时第一次出海遇到的事儿。彼时,打鱼得手的渔夫们已经回家了,忙于把捕到的鱼开膛破肚,空气中弥漫着鱼腥味。



喝完酒,他们回到了老人容身的那座小棚屋。没有捕到鱼,意味着没有钱,没有饭吃,没钱买新鲜沙丁鱼做第二天捕鱼的鱼饵。

在这里,海明威描写的一段对话极为生动。

男孩问:“有什么吃的吗?”

老人说道:“黄米饭,就着鱼吃。你要不要吃点儿?”

男孩拒绝了,说他要一会儿回家吃,并询问道:“我用一下渔网,行吗?”

其实,此时的老人家里,没有黄米饭和鱼能果腹,渔网也已经被卖掉了,甚至老人从床底下掏出来的报纸也是很久以前的。但他们每天都会这么想象一番,然后煞有其事地探讨着晚餐、棒球队的输赢。

他们也并不忌讳八十四天都没有捕到鱼这件事,反而大大方方地拿出来调侃:“你觉得咱们要不要去买张尾数是八十五的彩票?明天就是第八十五天了。”

男孩说:“按照你的纪录(最长八十七天没有捕到鱼),去买一张尾数是八十七的怎么样?”

这或许是对贫穷生活的小小玩笑,或许是用来安慰自己的方式,但不能不说在这样的话语里,仍然倔强地传达出了一些乐观精神。

马诺林出门为老人准备新鲜的沙丁鱼做鱼饵,回来的时候,老人已经躺在椅子上睡着了。男孩没有叫醒他,从床上抱来旧毯子,盖在圣地亚哥的肩头,就又出门了。

再一次回到小棚屋后,马诺林叫醒圣地亚哥,递给他一份饭店老板给的黑豆米饭和炖菜,他说:“只要我活着,就不能让你空着肚子去打鱼。”

一边吃着饭,老人也应着男孩的要求一边讲述他从那张旧报纸上看到的“棒球赛”,聊着球星、教练。谈话结束后,小男孩回家睡觉了,老人答应第二天早上去叫醒他,因为“小孩睡得沉、醒得晚”,上了年纪的老头却总是醒得特别早,而马诺林又不喜欢被别的船主叫醒。

说过晚安后,圣地亚哥摸黑睡下了,脱下来的长卷裤被当做枕头,整个身子蜷缩在毯子里,身子底下则垫了一些旧报纸,用来遮盖床上的弹簧。

在这样困窘的境地、破烂不堪的环境里,累了一天的老人却很快就睡着了,并做起了每天晚上都会做的梦。

梦里是他年轻时曾去过的非洲,那里有着绵长的金色沙滩,陡峭的岬角和褐色的山峦。在那道海岸上,你可以清晰地听到海浪在怒吼,小船乘风破浪地穿梭在海上。

出现在他梦里的,只有这些异域风光,只有海滩上的雄狮,过往的那些暴风巨浪、女人、妻子、大鱼、搏斗,都消失不见了。只有在薄暮里的狮子,它们像嬉戏的猫咪一样让他心生怜爱。

很快,他从梦境里醒来,知道应该起床,去叫醒男孩,并且,他又要独自一人出海捕鱼了。



故事到这里为止,或许你会觉得《老人与海》读来有些乏味,读了20页,都是些老人圣地亚哥与小男孩马诺林的对话、相处,也没有什么精彩的地方。既没有众多的人物、曲折的情节、文采飞扬的语言,更没有离奇、惊险或哀婉的情绪。

但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或许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管是谁来读这本书,都会从中窥见自己的影子、自己生活的片段。很多小说故事曲折、情节离奇、背景恢弘,但读来总觉得它们与我们的生活相距甚远。《老人与海》则与之相反。

只有那一点点略微伤感的情绪,通过海明威对老人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以及处所寥落的细致描绘之后,慢慢地压过来,让我们产生了一种惆怅的情感:是啊,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样不容易,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相信大多数在生活的泥泞里挣扎过的人,在阅读这一部分的文字时,都会联想到自己的生活。

谁不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呢?

老人长达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就像是我们在工作事业上的失利。他孤独一人住在环境堪忧的小棚屋,正如我们为了生存或理想,独自一人在陌生的大城市里咬牙死撑。

又或许,现实中的我们还不如老人圣地亚哥,至少还有一个小徒弟马诺林相伴。对圣地亚哥而言,起码“有人陪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一个人孤身奋战。

这一部分文字,确实没有那么戏剧化,充满情节张力,但却能让我们由书及人,产生跨越时空、事件的情感共鸣:不论是书中还是书外,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的人生,到了一定年龄,都是带着点心事,带着点难言的痛,每天笑嘻嘻地“假装”生活下去的。

我们都是一群带着枷锁在跳舞的人。



另外,也不得不提一下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独特的创作手法。

海明威曾经这样谈论对人物的描写:

“作家写小说应当塑造活的人物。人物不是角色,角色是模仿。如果作家把人物写活了,即使书里没有大角色,但是他的书作为一个整体有可能留传下来;作为一个统一体,作为一部小说,有可能留传下来。”

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1932)中,海明威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如果一个作家省略的是他所不了解的东西,那只会给他的作品留下空白。”展露在海面上的仅仅是其一角,但却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就是海明威写作上的“冰山理论”。

虽说海明威行文风格惜墨如金、异常简洁——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文字里的性冷淡风,但他却从不吝啬对细节的精雕细琢,他是在“刻画人物”,这也是他所说的那八分之一留在水面上的冰山。这一点我们从这书籍前20页里,对圣地亚哥外貌的描绘,就能够深刻感受到了。

圣地亚哥脖颈后几道深深的沟壑、两腮的褐色斑块,他那双因为长年拉网而勒出疤痕的双手,他那双像海水一样蔚蓝的、透露出年轻气息的眼睛......

诸如此类对老人样貌的描写,加上他和小男孩对话时的语言、语气,都是海明威手中的刀,在一丝丝刻画出圣地亚哥这个人物。

在之后的篇章中,对人物的刻画也将逐渐由表及里,由相貌深入到精神内核。

那么,一个以捕鱼为生的老人,持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他要怎样生活下去?新的一天,他能够打破“霉运”,捕到一条大鱼吗?

每一个曾经体会过生活不易的人,都应该耐心读完接下来的章节,看看“硬汉”海明威和他笔下的老人圣地亚哥,像我们传达了怎样的精神和情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