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相亲被明码标价之后……

 nizijun 2017-08-14

 

□何龙

尽管男女相亲在潜意识里从来不会忽视对方的物质基础,但在过去,相亲双方在表面上大都不敢在物质上明码标价。

但在如今的一些相亲场所,不少相亲者已经不再保留作为品位和体面象征的那点矜持了,他们开始赤裸裸地给相亲打上详细的物质价签。

在“上观新闻”昨天发布的《上海有没有相亲价目表?记者“卧底”两大相亲圣地》的报道中,就有最近在网上广为流传的“中国式相亲价目表”。

在“价目表”上,以未婚男女的房、车、收入、户口、学历、长相等,将人群分为顶配、高配、标配、低配、简配和不考虑(实际上是“不配”)。顶配无非高富帅和白富美,可“女博士”竟是“简配”,“属羊”的女性被列入“不考虑”之列……

当然,这不是由相亲男女亲自明码标价的,而是由他们的父母代言的。父母在相亲中的角色很像明星的经纪人,那些难于启齿的出场费及苛刻要求都由经纪人提出,避免明星自己陷入情面或世面的尴尬。

男女婚恋从过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艰难地变为自由恋爱,现在某些人士“一夜回到解放前”,宁愿将选择的权力重新放回到父母手中。

如今一些父母经过长期的油盐酱醋的浸泡,已经远离年轻时的情感驱动,变成了物质驱动型。相亲场所在他们的眼中越来越像市场,给子女标价如同给肉菜标价,他们一点都不觉得难为情。

在北京,相亲对象的户口要看原住民还是外来的;住房不但要看大小,还要看位置:是城区还是郊区,是城北还是城南,是小“环数”还是大“环数”,是学区房还是非学区房……

在上海,除了看相亲对象的住房、收入、职业等等之外,还要听口音:上海口音越纯正,本地属性就越强,相亲对象也就越受欢迎。

这就像广东人到市场买鸡要区分是否本地鸡一样;不同的是,婚恋中“本地鸡”是远贱近贵的,所以哪怕是“清远本地鸡”,还是因为“远”而折价。

在某些父母的主导下,在现实的比对中,所谓“封建买卖婚姻”就这样在某些特殊场景下悄然回来了。

其实在封建社会,嫁娶的选择未必都是唯物质是瞻的。吕公把女儿嫁给刘邦时,其妻吕媪冲吕公发火说:“你一直说我们的女儿要嫁个贵人,沛县县令来求婚,你都不同意,怎么许给了刘邦这个小子?”吕公说这种事女人不懂,因为他从刘邦的相貌中看出刘邦的与众不同。

如果按照现在的相亲条件,刘邦出身农村,没有北京户口,没有上海口音,见吕公时一分钱没带还吹牛,在成功上位前是很难脱单的。

生物学研究表明,肉食性昆虫中的公蝎蝇,必须能为母蝎蝇吐出泡沫球,或是抓到可食用的猎物,因为母蝎蝇是以谁能献出美味多汁的礼物来选择它的性伴侣的。(见琳·马古利斯、多雷昂·萨甘的《神秘的舞蹈》)

人同样具有生物属性,但人更具有精神属性和情感属性,仅凭物质“泡沫球”来选择性伴侣,那么由此结成的伴侣关系,就沦为蝎蝇般的“泡沫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