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看完本文有福利赠送给老师们! 当下人类已经踏入了“信息智能化文明”时代,“智本”将超越“资本”成为第一生产要素。教育肩负着为未来社会培养现代公民的使命,面对着全球化、信息化与知识时代的来临,教育到底应该培养怎样的人? 他们应该具有怎样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才能够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工作和生活?当前,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逐渐引起全球关注,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实践的基础。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猜到了,今天小编要分享的就是教育界的热点话题——核心素养。 那么到底什么是核心素养?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去详细了解吧~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教育五柱 2、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2005):3类9项核心素养 3、美国21世纪学习体系(2007):1 3类11项技能 4、澳洲墨尔本大学(2009):4类10项技能 5、新加坡学生的“21世纪素养框架”(2010):旨在培养自信的人、自主学习者、积极贡献者和热心的公民 6、日本“21世纪能力型”(2013):三个同心圆表示着三种能力的关系,“基础能力”支撑着“思维能力”,而“实践能力”则引导着“思维能力” 7、台湾地区《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2014):3类9项核心素养 无论是OECD还是美国或者其他地区,“核心素养”无非关乎“学习力”、“适应性”、“创造性”、“合作能力”、“信息素养”等; 总之,一个人要成为社会上合格的人才,必须得具备“核心素养”。 (拉动滚动条观看) 1.框架 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遵循“坚持科学性、注重时代性、强化民族性”的原则。 2.背景 一是将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3.历程 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近百名研究人员组成联合课题组历时三年(2013—2016)完成。
4.意义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现表明:教育标准的形式逐步发展变化,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 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题的核心素养模型逐渐代替了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 未来的教育将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构建新的蓝图,教育将进行“从学科课程到主题课程、从学科中心到学生中心、变单向为多元的学习活动”的变革。 (拉动滚动条观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后,“核心素养”成为中国教育最火爆的热词, 被称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 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风向标’”。 人们在高频度的点赞之余,也不免产生这样的疑惑:说一千,道一万,落实了才是关键;那么,核心素养如何落实呢? 作为教师,要真正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理念,应该首先从做好教学设计开始。成功的课堂源于设计,成功的教师,也都是从认真做好一个个教学设计开始的。 好老师学院致力于成为每位老师的充电站,本次特邀名师袁建国为大家带来这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做好教学设计》好课。 本课程的学习,特别是在教学实践中践行相关理念、策略、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您设计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好课堂,还可以帮助您成为学生喜爱、领导欣赏的好教师。 如何报名 报名听课 |
|
来自: 昵称3577048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