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莓白粉病危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方法

 海底丛林 2017-08-15

病原菌

造成发病的病原菌属子囊菌亚门羽衣草单囊壳菌Sphaerotheca aphanis Wallr.Braun

为害症状

   主要危害草莓的叶片及果实,很少危害果梗、叶柄和葡匐茎。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面会有薄薄白色菌丝,后期菌丝密集成粉状层,这也是该病害名称的由来,病原菌逐渐漫延扩展,严重时叶片正面也滋生菌丝形成一层粉状物。

如果病情加重,叶缘则会逐渐向上卷起呈汤匙状,叶片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开始萎缩,最终整个叶片焦枯死亡。

花和花蕾受侵害后,花萼萎蔫,授粉不良,幼果被菌丝包裹,不能正常膨大而干枯。


果实后期受害时,果实表面会有一层白粉,着色缓慢,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严重时整个果实如同一个白粉球。病害传播快。

侵染循环

北方地区病原菌是以病原菌残体留在地上或在草莓老叶上越冬,成为第2年病害的初侵染源。温室草莓则以上年病原菌残留、种苗携带病原菌和其它传播途径而引发病害。

发生因素

在南方病原菌周年生活于草莓植株,春秋分生孢子飞散到空气中传播。最初发生在匍匐茎抽生及育苗期,保护地栽培发生更严重,其发生发展主要与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关,发生的适温为1525℃左右,空气湿度为80%~100%,往往在经历较高的相对湿度以后出现发病高峰,遮光可加速孢子的形成。种植在塑料棚、温室或田间的草莓,白粉病能否流行取决于湿度和植株的长势。低湿可萌发,高湿萌发率明显提高。因此,雨后干燥或少雨,但田间湿度大,白粉病流行速度加快。较高的湿度有利于孢子萌发和侵入。高温干燥有利于分生孢子繁殖和病情扩展,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湿条件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源及感病的寄主,此病便会流行开来,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地草莓的发病盛期在2月下旬至5月上旬与10下旬至12月。草莓发病敏感生育期为座果期至采收后期。

1.     气候因素:该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发病适宜温度为15~25,低于5或高于30均不发病。病害发生要求的最低湿度为40%,相对湿度80%以上湿度越大发病越重。深秋至早春遇连阴雨天气,低温寡照,湿度大,病菌分生孢子不断产生并反复侵染,极易造成病害大流行。如果遇到连阴天,温度较低,相对湿度大,有利于孢子不断产生,反复侵染,致使该病暴发成灾。低于5度或者高于35度均不利于发病,但这个温度,不利于草莓生长。

2.     品种因素:不同品种间发病程度差异较大。

3.    栽培因素:连作大棚发病早,发病重;偏施氮肥,植株生长嫩绿,抗病能力较差,发病重。

家庭园艺中白粉病来源

通过以上资料我们基本可以了解,在家庭园艺中种植草莓白粉病来源:1、引进种苗带菌。2、自己种植其他植物的白粉菌源传播。发病条件:1、阳台种植密闭湿度大。2、庭院、露台种植遇到多雨天气。所以湿度大成为主要发病诱因。相对于保护地栽培,家庭园艺中对于白粉病防控还是比较简单的,平时注意降低空气湿度就可以预防白粉病,对于新引进的种苗要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基质及苗子,将大部分病菌、虫体冲洗掉,栽植后喷施预防白粉病+炭疽病+红蜘蛛+蚜虫+蓟马的药剂,有必要时候隔7天再次喷施预防。

防治方法 

草莓白粉病防治也是主要以“预防为主”的思路,下面通过穿插介绍保护地栽培、家庭园艺栽培两个方面的白粉防治,无论草莓种植户、园艺爱好者都可以作为参考。黄帝内经主要讲“不治已病治未病”,在草莓种植中我们也要遵循这个原则,通过综合预防、提高草莓抗病力、改善田间小环境等方面着手,而不是单纯依靠化学农药,实践证明,单纯依靠化学农药(无论是进口药、国产药)是无法实现很好的控制效果的。

  1. 1.     农业防治:

    a)      选用抗病品种,草莓品种间对白粉病的抗性有很大差异,杜克拉、图得拉、卡尔特1号、宝交早生、哈尼等品种抗性较好;这个是资料上建议的,但实际上种植什么品种还得需要根据市场、农户的种植等诸多方面选择。

    b)     草莓收获后及时清理和焚烧病残体,清理棚内或田间的上茬草莓植株和各种杂草后再定植;

    c)     不要过量施氮肥,栽植密度不要过大,果农之间尽量不要互相“串棚”,避免人为传播;

    d)      发现病枝、病叶、病果要尽早在晨露未消时轻轻摘下装进方便袋烧掉或深埋。

    e)       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壮苗,适时移栽;保证适宜的株行距,合理密植;适时通风换气,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合理施肥,基肥以腐熟有机肥、磷钾肥为主,生长期间适量施用氮磷钾复合肥,不偏施氮肥;科学浇水,现蕾后、果实膨大期、收获高峰期要特别注意水分管理,最好采用膜下滴灌,不能大水漫灌。

2.      药剂防治:重在预防,发病初期及时用药。

1)     采用硫磺熏蒸技术,在温室内每100平方米安装1台熏蒸器,熏蒸器内盛20克含量99%的硫磺粉,在傍晚盖苫后开始加热熏蒸,隔日1次,每次4小时。预防可以7天熏一次,每次2—4个小时,其间注意观察,硫磺粉不足时再补充。熏蒸器垂吊于大棚中间距地面1.5米处。为防止硫磺气体硬化棚膜,可在熏蒸器上方1米处设置1个伞状废膜用于保护大棚膜。此种方法对蜜蜂无害,但熏蒸器温度不可超过280℃,以免亚硫酸对草莓产生药害。温室内夜间温度超过20℃时要酌减药量,此方法多用于北方温室。弊端:硫磺会加速叶片老化。

2)     健达:巴斯夫生产,42.5%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防治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内吸、传导性、保护、治疗作用,其较其它杀菌剂更长的持效期,大大降低了施药次数,减少在环境中的投放量并降低用药成本。健达于2013年9月在中国取得防治番茄灰霉病登记,后期将陆续申请用于香蕉、芒果、草莓、葡萄、西瓜、黄瓜、辣椒、马铃薯上。此外,健达在建议使用技术条件下对环境安全,对蜜蜂、捕食螨、蚯蚓等有益生物无毒害作用。建议浓度15002000倍液。

3)     英腾:巴斯夫生产,45%苯菌酮SC,苯菌酮直接作用于病菌的细胞骨架--肌动蛋白,使其被破坏并解体,导致菌丝体不正常分支,同时减缓生长,从而达到防治白粉病目的。通过大量研究和田间试验,苯菌酮与现存防治白粉病产品的作用方式都不相同,不存在交互抗性。建议浓度15002000倍液。

4)     翠贝:巴斯夫生产,50%醚菌酯WG,保护、治疗作用,本药剂为半内吸传导型,通过叶表面的蜡质层和表皮层表面的气扩散来实现,在叶片内部几乎不扩散。白粉病、叶斑病、早疫病、斑点落叶病、茎枯病、炭疽病为3000~4000倍。

5)     凯润:巴斯夫生产,250g/L吡唑醚菌酯EC,具有保护、治疗作用,对瓜果霜霉病、香蕉黑星病、叶斑病、白粉病等病害具有较强的防治效果。建议浓度10002000倍液。

6)     翠泽:巴斯夫生产,300g/L醚菌酯.啶酰菌胺SC保护、治疗作用,防治白粉病100倍液。

7)     露娜森:德国拜耳,43%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内吸治疗作用。 露娜森™登记在黄瓜、辣椒、西瓜和番茄上,靶标病害包括黄瓜白粉病、黑星病、靶斑病,番茄叶霉病、早疫病,辣椒黑星病和西瓜蔓枯病。同时,它还是中国首个获得黄瓜靶斑病登记的产品。草莓白粉病建议3000倍液,如需加大浓度先小面积试验。

8)     绿妃:瑞士先正达,29%吡唑萘菌胺.嘧菌酯SC,保护治疗作用,黄瓜靶斑病、白粉病、西瓜白粉病、番茄灰叶斑、香蕉的叶斑病、小麦白粉病、锈病等病害。草莓白粉病建议1000倍液。

9)     禾益乙嘧酚:江西禾益,25%乙嘧酚SC,对于已经发病的作物,乙嘧酚能够起很好地治疗作用,能够铲除已经侵入植物体内的病菌,能够明显抑制病菌的扩展。草莓白粉病建议800~1000倍液。

10)  卡拉生:美国陶氏益农公司,36%硝苯菌酯EC,白粉病特效药,预防、治疗、加铲除,交替使用无抗性。作用于病原菌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通过抑制孢子萌发,抑制真菌呼吸作用,导致细胞代谢紊乱,从而使病原菌细胞死亡,并可作用于多个位点。卡拉生对多种重要农作物常见白粉病均具有预防、治疗、铲除功能,如葡萄、梨果类、核果类、番茄、茄子、瓜类、草莓、花卉等,用药窗口灵活,但发病初期用药效果较好,每亩用30~45毫升,使用1000~1500倍液均匀喷雾。

11)  朵麦可:意大利赛格公司,4%四氟醚唑水乳剂,本品为三唑类内吸传导型杀菌剂,适用于防治草莓的白粉病,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阻碍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的形成,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对人、畜、鱼类、蜜蜂及水虱等低毒;喷药后4小时即可渗入植株体内,药效较持久且耐雨水冲刷。草莓白粉病600倍液。

12)  农抗120:陕西麦可罗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SL,春雷霉素,是一种高效、广谱微生物源生物杀菌剂,具有预防保护和内吸治疗双重功效;能在植物和果实表面上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对多种病原菌有强烈的抑制和阻碍作用。防治对象:苹果轮纹病、炭疽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番茄早疫病,西瓜枯萎病。

13)  多抗霉素:日本科研,10%WP,其主成份为多氧霉素B组份,为黄白色粉末,可溶于水,但在甲醇、丙酮和有机溶剂中不溶,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性能稳定,在碱性中不稳定,同时在紫外线和室温下性能稳定。本品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新型生物杀菌剂,它能够破坏病原真菌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内含物外泄、死亡。对蔬菜,草莓、西瓜、甜瓜的灰霉病、叶霉病、白粉病、枯萎病、叶斑病等多种作物的真菌性病害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对环境无影响,无污染、无残留,是生产A级及AA级绿色食品的首选杀菌剂。

14)  锐真:美国拜沃,100亿CFU/克 枯草芽孢杆菌WP,拜沃枯草芽孢杆菌是美国拜沃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广谱性的活体微生物菌剂,主要用于防治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等作物的叶部病害和果实病害,同时可以防治各种作物的根部病害。草莓白粉病应于发病初期使用,300~500倍液。

15)  哈茨木霉菌叶部型:美国拜沃,100亿CFU/克 哈茨木霉菌WP,是由美国拜沃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世界先进的细胞质融合技术生产的活体微生物杀菌剂,可高效防治蔬菜、水果、中药材、花卉等植物的叶部病害和果实病害。稀释300倍使用,保证喷洒的药液覆盖作物叶部正反面和茎部,一般每亩使用剂量为100-300克。本产品可以和非酸性药液混合使用,无需添加润湿剂。本品无毒无残留,安全间隔期为0,可以用于有机种植基地。

16)  武夷菌素:2%武夷菌素水剂,武夷菌素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的生物农药,产生菌系1979年从福建省武夷山区采土分离出来的一株链霉菌。武夷菌素白粉型武夷菌素为纯生物制剂,对白粉病具有快速的触杀和铲除作用,具有速效,无公害,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本品通过有机产品认证,推荐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使用。武夷菌素防治位点多,作用机理独特;内含从武夷菌素当中提取的可专门作用于白粉病的高活性菌种,是目前市场上专业、安全的白粉病防治剂。武夷菌素通过内含有的对抗白粉病的高活性微生物菌的作用,本品可以阻止作物叶片、果实表面病菌的萌发、侵入、扩散,起到预防保护作用;可以穿透作物表皮或通过气孔进入作物体内,抑制已入侵病菌生长,抑制产孢,从而达到治疗铲除白粉病的效果。本品适用于治疗草莓、黄瓜、辣(甜)椒、西葫芦等经济作物上发生的白粉病,推荐600倍液。加大浓度需要小面积试验。

17)  1.5%苦参碱.蛇床素成分源于苦参、蛇床等多种中草药原料,采用现代生物萃取技术,按照“君臣佐使”组方原理科学配伍而成。无残留、无污染、无抗药性,与生态和谐,对环境友好,对植物安全,符合绿色或有机农业农残检测标准要求。 1、杀菌灭毒。可在植物表面产生一层保护膜,保护植物免受病害侵染;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阻碍菌体细胞壁几丁质沉积并直接杀死病菌,阻止病害进一步侵染;启动植物抗逆基因表达,诱导植物产生抗病体,预防病害发生。对真菌性病害具有预防、保护、治疗和铲除功效,并能钝化、中和病毒,杀死病毒线粒体;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 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而抑制一些植物病原菌,对土传病和根部病害,尤其对疑难病症和复合型病症预防效果好。2、防虫抗虫。调节昆虫生长发育,抑制种群繁殖,减少虫卵基数,预防爆发为害。 3、调节生长。4、改善品质。草莓:病毒病、枯萎病、黄萎病、青枯病、白粉病、烂果病、炭疽病等。草莓白粉病600800倍液。

18)  1%蛇床子素水乳剂是防治白粉病的特效药。经毒理毒力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证明,1%蛇床子素水乳剂高效无残留,对植株的果、花、叶安全,符合国家有关绿色和有机蔬菜生产中使用农药的规定。该产品已经获得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霜霉病和水稻稻曲病农药临时登记。于2010年2月获得法国爱科赛尔有机认证。防治对象葡萄、瓜类、草莓等 白粉病(登记作物为黄瓜)1%蛇床子素水乳剂”主治白粉病,兼治霜霉病,灰霉病,对蚜虫也有一定的趋避作用。田间试验证明本品对葡萄、瓜类、草莓等作物的白粉病防效均在90%以上。白粉病400500倍液。

19)  据相关资料介绍:碳酸氢钾,水杨酸,甲硫氨基酸核黄素合剂,寡雄霉素对草莓白粉病也具有很好的防效。

目前市面上用于白粉病防治的药剂很多,我们上面介绍了18种市面上销售的药剂,主要针对草莓白粉病,并对草莓安全的药剂。其中包含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由于各地白粉病的抗性不一,所以要有针对性的选择药剂,并注意轮换用药,以免产生抗药性。根据当地用药历史及抗性情况,选择用药套餐,包含苗期用药、后期用药。注意事项如下:

  • 开花期一般不用药,以防发生药害。严格执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以控制农药残留;

  • 唑类药物是防治温室草莓白粉病的常用药,一次用药量过大或多次用药,会对草莓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 草莓花期要慎用三唑类的,苯醚甲环唑安全性高于福星,但效果没福星好;

  • 由于白粉病用药次数多,为延缓抗药性的上升,最好选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剂交替使用,并尽量使用复配药剂;

  • 各地根据当地用药习惯及白粉病抗性选择用药;

  • 喷药一定要均匀仔细,叶片正反面喷均匀;

  • 其他需要事项待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