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萌娃扫街,悲欢各见

 奉啸敏 2017-08-17


奉啸敏

近日,成都一名5岁小女孩帮环卫工妈妈扫地的视频引发热议。 游客刘女士称,女孩扫了十多分钟,扫得很干净。得知孩子饿肚子,刘女士挺心疼,送上面包和酸奶。期间不少游客点,有人以此为榜样来教育自己孩子。

小孩子帮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不应该是新闻,也不应该以八卦的角度来吸引大众的眼球。

又是小女孩,又是环卫工,又是热心人事,好像给事情的演绎套上标签了。

 

不可否认,当今社会,环卫工还是属于弱势一方,环卫工也是社会底层的代名词。

小小年纪能够为家庭做点事,确实值得点赞。

但请不要事事以同情的眼光,桩桩贴悲怆的标签。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历来都是这样。

从我们的父辈,到我们自身的童年,再到我们的子辈,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依靠,没有一颗可以倚靠乘凉的大树,当然要自己动手,自力更生。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世上也本没有救世主,主动站起来,自己就是自己的救世主。

不知道今年的这位成都小女孩,是不是在早当家。

不管是否,都为她祝福。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尽管有着财富分配不均问题,社会财富大量增加也是不争的事实。个人物质条件改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增长,早已司空见惯。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有点高一层次的精神追求也就不再奇怪。

单位有一年轻同事,自小也历经不少磨难。

好在孩子懂事,感恩意识较浓,现在成年了,决定回报社会,加入了我们县的义工协会。几乎每个双休日都在外面做义工。

有人指责他不顾家,也有人说他不务实,不管是否在理,他这份奉献的心总不该被抹杀。

现在单位已有好几个人在他的带领下加入了县义工协会,总不至于都不顾家、都不务实吧?

 

还有一朋友,岳丈跟他一起生活。老人年纪大了,已经迈进古稀大坎。

但是老人操劳一生,闲不下来。你要他成天无所事事,吃现饭,穿现衣,他做不到。

总想在家里做点什么,或者到外面找点什么活干。如果哪一天没有劳动,总是闷闷不乐,非常地不开心。

朋友无奈,好在门路还广,托三请四,给岳丈找了一个在居民小区洒水浇花,顺带扫扫马路的活计。

非常好。老人开心了,全家都开心。

那次朋友带着四五岁的女儿到岳丈工作的地方去看看老人,女娃见到外公非常开心,看到外公在扫马路,立马要从老人手里抢过扫帚,大声地说着,我也要扫扫。

 

假如这时来一群好心人,假如他们刚好看到小女孩扫马路,是不是又是拍照,又是上网,又是微博,又是微信?

 

萌娃扫街,悲欢各见。

有时你看到的,并不是你想像的。

为女孩点赞终是不错的,投去同情的眼光,以道德的俯视观来看问题,就有失偏颇了。

 

在成都小女孩扫街事件后,有很多人在微博后面留言,其中有一条说得非常在理:

与其拿小女孩做自己孩子的样板,不如自己平时少乱扔垃圾。

 

表示强烈的赞同。

在家不让亲人担心,出门不为社会添乱。

这是公民最起码的操守。

 

2017/8/16  08:18:2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