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马之纯

 三槐世家馆 2017-08-17

马之纯(1143-?),字师文,又字莹夫,号茂陵,晚年改号竹轩,别号野亭,学者称野亭先生,南宋·婺州东阳(今浙江省金华县)人。弱冠登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第,授福州司法参军,历知徽州(今安徽省歙县),焕章阁侍制,承议郎充江南东路转运司主管文字,授朝散郎,通判静江军府事,不赴,居里潜心研究经籍、六经和诸子百家。南宋·孝宗、宁宗时期著名学者、诗人、经学家。
  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登进士第,授福州司法参军,知徽州(今安徽省歙县),焕章阁侍制。宁宗庆元(1195-1200年)间承议郎充江南东路转运司主管文字。秩满,授朝散郎,通判静江军府事,未赴,居里受知张木式,潜心研究经籍、六经和诸子百家,人称为“茂陵先生”。生平事迹见《景定建康志·卷四九》、《宋史·列传》等有传。
  南宋·宁宗年间病殁于家,卒岁不详,封太师,赠越国公。葬于武义县24都宝岩寺(今武义县马府下村,其墓已毁成为住居区)。著有《金陵百咏》、《尚书中庸论语说》、《周礼随解》、《左传类编》、《纪事编年》等传世。其《诗文集》据《景定建康志》所录,编为诗1卷。

  马之纯律诗联

  1、五言律诗联

人日泛青溪,
青溪曲易迷。
船回波上下,(颔联上)
帘卷日东西。(颔联下)
景物行行见,(颈联上)
壶觞处处携。(颈联下)
浮航消得醉,
极目水云低。
——《五律·青溪》诗联

出郭无多远,
登山有许高。
旧游曾到处,(颔联上)
此地足称豪。(颔联下)
日月真双毂,(颈联上)
关河等一毫。(颈联下)
松篁知我意,
帮与北风鏖。
——《五律·清凉广惠禅寺》诗联

  2、七言律诗联

钟山有岭号屏风,
碧石青林一径通。
听得山腰鸣陆续,(颔联上)
看来海眼净浺瀜。(颔联下)
初尝但得烦心解,(颈联上)
再饮能令百虑空。(颈联下)
软美轻清无限好,
经中所说正相同。
——《七律·八功德水》诗联

白鹭亭前白鹭飞,
山如屏障水如围。
水中独立鸾窥镜,(颔联上)
沙上群行雪满矶。(颔联下)
白日不来争碧树,(颈联上)
有时同往送斜晖。(颈联下)
江山得此方成画,
撩得游人不忆归。
——《七律·白鹭亭》诗联

一见斯亭喜可知,
风来拂拂更清微。
青山坐处天开画,(颔联上)
白鹭飞时雪满矶。(颔联下)
何必搜奇效康乐,(颈联上)
正应得句似玄晖。(颈联下)
最怜别浦潮生后,
须有征帆万点归。
——《七律·白鹭亭和人韵》诗联

白下非今白下亭,
府城西北旧曾城。
石山四面若环合,(颔联上)
江水一条如带横。(颔联下)
庾亮凭高临贼骑,(颈联上)
安都间道走齐兵。(颈联下)
地形峻极真如此,
全胜当时却月营。
——《七律·白下亭》诗联

此路如何名白杨,
白杨林木苦非良。
闻知宰树常多种,(颔联上)
想见坟茔在两傍。(颔联下)
三国英雄尘一窖,(颈联上)
六朝兴废字千行。(颈联下)
行人过此休惆怅,
往古来今总浑茫。
——《七律·白杨路》诗联

一半寒泉一半汤,
同为此水异炎凉。
汤泉是处虽多有,(颔联上)
钟阜斯池特广长。(颔联下)
谁说吹嘘如口鼻,(颈联上)
或云底下有硫黄。(颈联下)
好寻旧亦重开凿,
地宝无容久瘗藏。
——《七律·半阳湖》诗联

当时风俗尚清谈,
笑道公心瓦石含。
临难此曹皆处女,(颔联上)
惟公一个是奇男。(颔联下)
一门忠孝真难得,(颈联上)
六代衣冠孰与参。(颈联下)
墓草没头人不见,
令人惆怅极无堪。
——《七律·卞壶墓》诗联

驱车曾向暑中来,
望见尘襟已豁开。
袅袅羊肠知几折,(颔联上)
亭亭凤翅与俱回。(颔联下)
渭川沮洳何如此,(颈联上)
佛国清凉亦快哉。(颈联下)
久坐不禁清雾湿,
却须酒力唤春回。
——《七律·不受暑亭》诗联

桑林倒影媚晴川,
中有蚕堂半燠寒。
翟茀先期移过此,(颔联上)
鞠衣拂晓定来看。(颔联下)
未眼曲薄心方急,(颈联上)
已洗缲盆事始宽。(颈联下)
瞻彼北宫犹若此,
田家妇子可偷安。
——《七律·蚕堂》诗联

向日周家有凌人,
后来此事特相因。
冬时室内收藏早,(颔联上)
夏日宫中给赐新。(颔联下)
但得满盘堆水玉,(颈联上)
不须对面着风轮。(颈联下)
看来深阔能多少,
调得阴阳冷热均。
——《七律·藏冰井》诗联

人世佳期惟七夕,
星躔至巧是天孙。
直从楼上将身乞,(颔联上)
所欠云间着手扪。(颔联下)
闻得鹊声云报喜,(颈联上)
看来蛛网似传言。(颈联下)
工夫只是凭心手,
此外冥茫不足论。
——《七律·层城观》诗联

如何长命作洲名,
梁武当时此放生。
鹅鸭成群如市肆,(颔联上)
鸡豚无数似屯营。(颔联下)
岂知半被狸奴食,(颈联上)
宁免私为鹤户烹。(颈联下)
不杀自然能不放,
却将实祸博虚声。
——《七律·长命洲》诗联

潮沟沟外尽深泥,
泥上潮生沟却低。
直向北行连运渎,(颔联上)
折从东去入青溪。(颔联下)
空中不断樯乌过,(颈联上)
岸上相望瓦翼齐。(颈联下)
好是画桥深北处,
荷花盈荡柳垂堤。
——《七律·潮沟》诗联

禁鼓城头报五更,
景阳楼上打钟声。
只疑仿佛天将晓,(颔联上)
不省徘徊月尚明。(颔联下)
闪闪青灯星户缀,(颈联上)
松松绿鬓雾窗横。(颈联下)
蜂黄蝶粉都描得,
那有鸦儿画不成。
——《七律·促妆钟》诗联

人物江南第一流,
居常不肯利名求。
壮年甘向东山隐,(颔联上)
暇日须将妓女游。(颔联下)
既与斯人尝区乐,(颈联上)
固应有患即同忧。(颈联下)
后来一为苍生起,
破敌成功只坐筹。
——《七律·东山谢安》诗联

旧时只说东西冶,
今日转为长短亭。
无奈梅花临水白,(颔联上)
可堪柳色向人青。(颔联下)
十分潋滟苦难把,(颈联上)
三叠凄凉谁忍听。(颈联下)
不道离愁堆满屋,
往来车马放教停。
——《七律·东冶亭》诗联

无端独足上高台,
以纵咮横作字来。
茂草为灰犹可解,(颔联上)
朱门傍水直难猜。(颔联下)
宫城后向烟中尽,(颈联上)
府第不当洛口开。(颈联下)
洪范五行刘向传,
莫言其说尽迂迴。
——《七律·独足台》诗联

百尺丰碑立路南,
尽停车马试来看。
不知神道是谁墓,(颔联上)
为问康王何休官。(颔联下)
初谓流传须悄永,(颈联上)
安知磨灭已漫漫。(颈联下)
姓名不足标青史,
休把将来碇石看。
——《七律·断碑》诗联

秦淮二十四浮航,
何似高高虹作梁。
恐有兵戎来暮夜,(颔联上)
可除扳索当城隍。(颔联下)
淮深尚欲横鞭渡,(颈联上)
河广犹将一苇杭。(颈联下)
好是维持令有道,
却将夷狄守封疆。
——《七律·二十四航》诗联

玉指亲裁五彩衣,
尚方工作极纖奇。
看来亡国都缘此,(颔联上)
爇向通衢了不遗。(颔联下)
鹬羽化为青烧去,(颈联上)
雉头还有紫烟随。(颈联下)
更须大字书华表,
要使将来尽得知。
——《七律·焚衣街》诗联

此到西陵路五千,
烽台列置若星连。
欲知万骑还千骑,(颔联上)
只看三烟与两烟。(颔联下)
不用赤囊来塞下,(颈联上)
可须羽檄报军前。(颈联下)
如何向日缘褒姒,
无事蓬蓬火又燃。
——《七律·烽火台》诗联

凤凰不见只宽台,
底事台存凤不来。
应到缑山还且住,(颔联上)
定游阿阁不能回。(颔联下)
江山不改当时旧,(颈联上)
宾客何妨尽日陪。(颈联下)
待作箫声勾唤处,
有时飞舞下云堆。
——《七律·凤凰台》诗联

牛头山上有深隈,
佛窟何人向此开。
过去辟支还示见,(颔联上)
分明弥勒又生来。(颔联下)
刀如敝尽锋何在,(颈联上)
形若销亡气莫回。(颈联下)
死复受形胎可入,
有无真妄使人猜。
——《七律·佛窟寺》诗联

当初一马过江来,
幕府山头刈草莱。
无数流离未安集,(颔联上)
几多政事合图回。(颔联下)
只应早起观庭燎,(颈联上)
安得时常近酒杯。(颈联下)
江左中兴仗谁力,
一池春水泛新醅。
——《七律·覆杯池》诗联

昔日曾为府署来,
谁人都把插桃栽。
不闻华屋笙箫响,(颔联上)
但见工林锦绣堆。(颔联下)
几度刘郎来观里,(颈联上)
半年阮客住天台。(颈联下)
如今此地知何在,
桑柘成阴拨不开。
——《七律·古芳林苑》诗联

当时园上想欢娱,
不见当时见画图。
缥缈神仙来绛阙,(颔联上)
分明人世有蓬壶。(颔联下)
庭花唱断风生砌,(颈联上)
莲荡归来月满湖。(颈联下)
万点华灯星似缀,
明朝簪珥得青芜。
——《七律·古华林苑》诗联

常时南苑最新奇,
胜似其他东复西。
多少园亭行不到,(颔联上)
从横石径动成迷。(颔联下)
香风十里荷花荡,(颈联上)
翠影千行柳树堤。(颈联下)
伊被何人曾借住,
端如误入武陵溪。
——《七律·古南苑》诗联

府城西北瓦棺东,
尚有遗基在此中。
旋折才方二里许,(颔联上)
规模不得小邦同。(颔联下)
正当进取争强霸,(颈联上)
聊作屯营备敌冲。(颈联下)
老范智谋曾不识,
却云争似建康宫。
——《七律·古越城》诗联

桂花千树占嵌岩,
绝用淮南一小山。
竽籁有时味木末,(颔联上)
天香无限满人间。(颔联下)
悬知彼处有金粟,(颈联上)
为见如今闻麝兰。(颈联下)
蹑磴缘崖期采摘,
分明如向月中攀。
——《七律·桂岭》诗联

如今何处是横塘,
在府城南淮两旁。
魏蜀两都皆不似,(颔联上)
蓬莱三岛足相方。(颔联下)
乌衣巷口排金屋,(颈联上)
朱雀桥边立粉墙。(颈联下)
有底繁华难说似,
何妨把作画图张。
——《七律·横塘》诗联

此扇拈来一羽轻,
如何退得十千兵。
百年雨露蒙君赐,(颔联上)
一日衣冠系贼营。(颔联下)
正欲倒戈为向背,(颈联上)
远观挥手极分明。(颈联下)
而今但得旌旗白,
便可中原取次行。
——《七律·麾扇渡》诗联

台城五里到青溪,
埭在青溪西复西。
向日只缘贪射雉,(颔联上)
常时赤此始鸣鸡。(颔联下)
翚鹞用处亦无几,(颈联上)
羽翮贡来谁敢稽。(颈联下)
便是游田须有节,
如何晨夕恣荒迷。
——《七律·鸡鸣埭》诗联

青溪第宅鬭鲜妍,
最是江家宅可怜。
路上行人争指处,(颔联上)
桥边遗迹尚依然。(颔联下)
南冠辞住长安日,(颈联上)
北客归来建邺年。(颈联下)
惜此屋庐还似旧,
不知曾读黍离篇。
——《七律·江总宅》诗联

一尉为官亦已轻,
后来封爵一何荣。
骨青相貌由来异,(颔联上)
羽白威神俨似生。(颔联下)
尝遣阴兵随义旅,(颈联上)
不从私铸长奸萌。(颈联下)
自当血食钟山上,
仍与钟山换却名。
——《七律·蒋帝庙二首其一》诗联

爵以土王从六代,
谥为庄武自南唐。
缘何血食垂千祀,(颔联上)
为有威灵庇一方。(颔联下)
魏有钟离寻败走,(颈联上)
秦屯淝水辄奔亡。(颈联下)
虫生火起徒妖怪,
载记还应择未详。
——《七律·蒋帝庙二首其二》诗联

凌晨同作蒋山游,
细雨丝轻雾不收。
谢得东风如有意,(颔联上)
故教晴色渐盈眸。(颔联下)
松阴十里青丝障,(颈联上)
石磴千层白玉楼。(颈联下)
弥望宽平如有此,
故应常作帝王州。
——《七律·蒋山太平兴国禅寺》诗联

金城四面柳为营,
此日征西路再经。
忆昔仅能高咫尺,(颔联上)
如今端可拂青冥。(颔联下)
清眸渐隔花中雾,(颈联上)
绿发俄悬镜里星。(颈联下)
功业未成多少事,
攀枝挽叶泪淋零。
——《七律·金城柳》诗联

苻秦亲自到淮淝,
真有回山倒海威。
只遣八千精锐去,(颔联上)
能令百万败亡归。(颔联下)
虽从太傅求方略,(颈联上)
要是将军识事机。(颈联下)
庙食如今知几岁,
英风隐隐动窗扉。
——《七律·晋谢将军庙》诗联

相君一日到郊坰,
步骑俄逢十数兵。
拂晓见来殊隐约,(颔联上)
中宵梦此极分明。(颔联下)
阴山血食当知我,(颈联上)
晋帝南巡适从行。(颈联下)
事既奏闻因立庙,
坡坨亦复享嘉名。
——《七律·晋阴山庙》诗联

应说兵来且莫降,
急寻宫井共深藏。
侧身待作凌波步,(颔联上)
仰首还成半面妆。(颔联下)
已分葬埋依古甃,(颈联上)
可怜牵挽出银床。(颈联下)
至今汲水人皆说,
犹带烟脂旧日香。
——《七律·景阳井》诗联

谁把劳劳目此亭,
从来于此送人行。
三杯别酒倾桑落,(颔联上)
一曲离歌唱渭城。(颔联下)
此到伊边还几日,(颈联上)
不知何日是归程。(颈联下)
分携更复凭高望,
满目青山万叠横。
——《七律·劳劳亭》诗联

此柳栽从蜀郡移,
宫中诸柳不能垂。
只缘草木根灵异,(颔联上)
非是乾坤雨露私。(颔联下)
轻似行云清似水,(颈联上)
软于吹絮细于丝。(颈联下)
风流可爱如何比,
最是风生月上时。
——《七律·灵和殿前蜀柳》诗联

只闻二陆住华亭,
却有书堂在秣陵。
如此弟兄无比拟,(颔联上)
翕然京洛有声称。(颔联下)
辨亡著论真难及,(颈联上)
受命专征若易能。(颈联下)
十万河桥俱溃散,
儒生虚语不堪凭。
——《七律·陆机宅》诗联

太极初时欠一梁,
漂流偶见石城傍。
曾闻禹庙还如此,(颔联上)
可见川只欲效祥。(颔联下)
不但千年无朽蠹,(颈联上)
能令满殿有芬香。(颈联下)
要将盛事传来世,
画出梅花十丈长。
——《七律·梅梁殿》诗联

经营东府役纷纷,
掘土城壕得古坟。
便见双棺垂欲朽,(颔联上)
不知何世了无闻。(颔联下)
遂令移殡北墉上,(颈联上)
仍与号为冥漠君。(颈联下)
万事到头成幻灭,
祭时犹读惠连文。
——《七律·冥漠君墓》诗联

当初一马过江来,
幕府权宜向此开。
万里封疆吾旧物,(颔联上)
一时宾客尔多才。(颔联下)
建台此事虽堪羡,(颈联上)
掩泣其人更可哀。(颈联下)
相视不曾言及此,
欲教天意此时回。
——《七律·幕府山》诗联

绣栭藻井柏为梁,
翡翠帘栊映璧璫。
宝篆烟云凝馥郁,(颔联上)
华林锦绮竞纷芳。(颔联下)
荷花永昼湘江静,(颈联上)
桂子西风陌路长。(颈联下)
最是春衣裁已就,
领巾飘动尽天香。
——《七律·披香殿》诗联

高高真是与云齐,
直到青霄不用梯。
三阁连延须在下,(颔联上)
层城突兀亦居低。(颔联下)
俯看落雨自天半,(颈联上)
平视流星从屋西。(颈联下)
好是嫔嫱游翠辇,
却如仙子驾青霓。
——《七律·齐云观》诗联

板木为腔冒以皮,
其中宁有鹤来栖。
如何音响闻西洛,(颔联上)
未必源流自会稽。(颔联下)
既被兵人都击破,(颈联上)
却云禽鸟不鸣嘶。(颈联下)
分明伪妄无人辨,
可笑诸人识见迷。
——《七律·潜鹤鼓》诗联

城中那有大川行,
惟有秦淮入帝城。
十里牙樯并锦缆,(颔联上)
万家碧瓦与朱甍。(颔联下)
船多直使水无路,(颈联上)
人闹不容波作声。(颈联下)
流到石头方好去,
望中渺渺与云平。
——《七律·秦淮》诗联

人道青溪有九曲,
如今一曲仅能存。
江家宅畔成花圃,(颔联上)
东府门前作菜园。(颔联下)
登阁尚堪观叠嶂,(颈联上)
泛舟犹可醉芳樽。(颈联下)
料应当日皆无恙,
苕霅潇湘不足言。
——《七律·青溪》诗联

旧时月过女墙头,
风雨摧颓废不修。
地老天荒无处问,(颔联上)
松声滩响替人愁。(颔联下)
祥刑使者来何暮,(颈联上)
吊古诗篇清更幽。(颈联下)
收拾江山入怀袖,
却归讲席进鸿畴。
——《七律·清凉广惠禅寺》诗联

见说当持百尺梁,
四围修竹翠云长。
正当盛暑都无热,(颔联上)
不有薰风亦自凉。(颔联下)
那与人间同日月,(颈联上)
直疑天上两阴阳。(颈联下)
有时更取龙皮浸,
凛凛如飞六月霜。
——《七律·清暑殿》诗联

当时只号汝南湾,
后有三人住此间。
自谓逸民须隐约,(颔联上)
并称贤士想高闲。(颔联下)
只缘水味都殊异,(颈联上)
且欲邻居数往还。(颈联下)
好是有时相就饮,
不妨铛脚对青山。
——《七律·汝南湾》诗联

九华境上曾亲历,
五老峰前亦屡过。
不似三山殊媚好,(颔联上)
何须千仞极嵯峨。(颔联下)
翠围宛似屏间画,(颈联上)
绿折全如水上波。(颈联下)
况与沧江苦相近,
见来心眼定如何。
——《七律·三山》诗联

十顷青瑶浸碧流,
更添景趣极深幽。
帝为九洲十八岛,(颔联上)
上有五城十二楼。(颔联下)
苕霅荷花风度晓,(颈联上)
潇湘芦竹雨生秋。(颈联下)
昭明心想知何似,
好听骑鲸汗漫游。
——《七律·善泉池》诗联

饱观明日双溪水,
遍倚清风八咏楼。
但见遗踪留婺女,(颔联上)
安知故宅在升州。(颔联下)
文章至好虽堪羡,(颈联上)
节行全亏亦可羞。(颈联下)
看得齐梁相禅际,
只家称隐不称侯。
——《七律·沈约宅》诗联

石虎石羊还石人,
此间独有石麒麟。
定应侧近藏陵墓,(颔联上)
仗此威灵护鬼神。(颔联下)
一石琢成高且大,(颈联上)
两头相望俨如真。(颈联下)
参天宰木知何在,
今与渔樵作四邻。
——《七律·石麒麟》诗联

几年闻说石头城,
初谓坚牢似削成。
只是一拳如卓望,(颔联上)
初非四面有楼棚。(颔联下)
依山最好防车骑,(颈联上)
举眼保防矙贼营。(颈联下)
为问区区徒自守,
何如席卷向宸京。
——《七律·石头城》诗联

要识当时朱雀航,
秦淮岸口驾浮梁。
既为铜雀施重屋,(颔联上)
又作璇题揭上方。(颔联下)
波底净涵楼阁影,(颈联上)
桥间望断水云乡。(颈联下)
不知此处今何在,
须有遗基在两傍。
——《七律·四航》诗联

南城来到北城隅,
更北直趋玄武湖。
一上雕鞍三十里,(颔联上)
两傍官柳数千株。(颔联下)
六朝都邑真如此,(颈联上)
旧日咸秦得似无。(颈联下)
暑月行人不张盖,
漫天自有翠屠苏。
——《七律·宋帝驰道》诗联

不知象魏欲何为,
布政颁条总在兹。
凡在往来须仰视,(颔联上)
庶几众庶可周知。(颔联下)
后来江左当新造,(颈联上)
好向城隅踵旧规。(颈联下)
却指牛头作天阙,
此言多少被人嗤。
——《七律·天阙山》诗联

两山回处是为干,
有塔亭亭高似山。
不但装严增梵刹,(颔联上)
可能形胜助城关。(颔联下)
灯明星斗挂林木,(颈联上)
铃动天风吹佩环。(颈联下)
陌上行人遥见此,
有时东往又西还。
——《七律·天禧寺阿育王塔》诗联

洛阳当日铸铜螭,
徒得形模怪且奇。
玉刺口中藏不见,(颔联上)
虫居腹内出无时。(颔联下)
移来建业尚如此,(颈联上)
徒在江陵无复兹。(颈联下)
此说流传真诞妄,
便当不信不须疑。
——《七律·铜螭署》诗联

当时一马渡江来,
幕府山头刈草莱。
四海纷披都似此,(颔联上)
一时缔创亦艰哉。(颔联下)
朝纲治具提还挈,(颈联上)
国本人心壅更培。(颈联下)
辅佐中兴功第一,
应须千尺上云台。
——《七律·王导宅》诗联

依依燕子可怜生,
相向于人真有情。
不道华堂曾止息,(颔联上)
如今穷巷莫经营。(颔联下)
六朝盛事同流水,(颈联上)
千载遗踪只旧城。(颈联下)
白日飞忙难话此,
话时须等夕阳明。
——《七律·乌衣巷》诗联

运渎居东西冶城,
西州遗迹甚分明。
多言东晋才经始,(颔联上)
或说孙吴已创成。(颔联下)
池苑春风罗绮市,(颈联上)
楼台夜月管弦声。(颈联下)
入门尽是嬉游地,
惟有羊公不愿行。
——《七律·西州城》诗联

中兴江左百余年,
人物谁如太傅贤。
桓贼寻常思问鼎,(颔联上)
苻秦百万已临边。(颔联下)
笑谈解折奸雄锐,(颈联上)
指顾能摧敌阵坚。(颈联下)
平昔经纶才试此,
依然赍恨向重泉。
——《七律·谢安墓》诗联

相对何庸作楚囚,
一时凛凛气横秋。
定知决意谁能止,(颔联上)
何事空言竟亦休。(颔联下)
敢谓扶持非尔力,(颈联上)
要须恢复有奇谋。(颈联下)
壶浆满路无人至,
空使遗民叹白头。
——《七律·新亭二首其一》诗联

新亭见说在山头,
看见江河衮衮流。
何事后人轻变改,(颔联上)
不教遗址且存留。(颔联下)
怜他一代称贤相,(颈联上)
说此诸人似楚囚。(颈联下)
若使有人来访旧,
一番人见一番羞。
——《七律·新亭二首其二》诗联

万顷冥茫水拍堤,
当时于此习舟师。
长江天险虽堪恃,(颔联上)
鬭舰人谋可勿施。(颔联下)
莫使黑龙离旧窟,(颈联上)
且教玄武入新词。(颈联下)
如何又作蓬瀛景,
地节来游看水嬉。
——《七律·玄武湖》诗联

在昔曾为舜帝坟,
象来耕作鸟来耘。
今兹封土麒麟冢,(颔联上)
乃有衔泥燕雀群。(颔联下)
玉海冲融侔至性,(颈联上)
锦江灿烂拟高文。(颈联下)
区区羽物犹依恋,
想见人情忘白云。
——《七律·燕雀湖》诗联

鹤发庞眉四老人,
鹑衣蹑履一何贫。
堂中论事君心喜,(颔联上)
寺里谭经众说新。(颔联下)
蜀杰仉■皆古字,(颈联上)
甪黄园绮定前身。(颈联下)
胡为朝士无人识,
惟有昭明极见亲。
——《七律·仪贤堂》诗联
  ■=(黹耑)。

俯看沧海仰看山,
相去分明霄壤间。
有井无冬亦无夏,(颔联上)
与潮俱往又俱还。(颔联下)
想应透彻深无底,(颈联上)
怪得浮沉转似环。(颈联下)
不用浙江亭上望,
请君来此一凭栏。
——《七律·应潮井》诗联

吴时后苑晋宫城,
见得当时似玉京。
往事茫茫同水远,(颔联上)
长郊渺渺与云平。(颔联下)
珠玑常向耕锄得,(颈联上)
禁御今为陌路行。(颈联下)
只有月华还似旧,
徘徊花上听寒更。
——《七律·咏台城》诗联

居士室中天女现,
生公台上雨华悬。
只因妙语倾人听,(颔联上)
非有真花堕我前。(颔联下)
却似文章称锦丽,(颈联上)
亦如咳唾说珠圆。(颈联下)
不知谁向痴人道,
令望虚空眼欲穿。
——《七律·雨花台》诗联

钟山山上亦僮僮,
吏课何妨使种松。
还似农桑分殿最,(颔联上)
亦如榆柳计功庸。(颔联下)
初时出土平如荠,(颈联上)
后日横空矫似龙。(颈联下)
每见路傍多合抱,
不知手植是谁侬。
——《七律·栽松岘》诗联

六朝何处立都城,
十里秦淮城外行。
上设浮航如道路,(颔联上)
外施行马似屯营。(颔联下)
关防直可防津渡,(颈联上)
缓急徒能御盗兵。(颈联下)
非是后来谋改筑,
如何今日作陪京。
——《七律·栅塘》诗联

直渎如何计得工,
长江虽远欲相通。
比尝开凿不胜苦,(颔联上)
已复淤填还似空。(颔联下)
闻鬼夜中皆有语,(颈联上)
弃泥江里解成功。(颈联下)
有司号令才依此,
衮衮波流渐向东。
——《七律·直渎》诗联

石城为虎此为龙,
都邑无如此地雄。
万壑千岩皆拱北,(颔联上)
三江七泽尽朝东。(颔联下)
埋金依旧祥光现,(颈联上)
凿浦仍前地脉通。(颈联下)
吴晋六朝尝已验,
如今留钥比关中。
——《七律·钟山》诗联

周郎可是世英豪,
谈笑功成乃不劳。
尔大阿瞒犹似此,(颔联上)
兹时小笮空应逃。(颔联下)
双鞬锦领纷相逐,(颈联上)
白羽青丝各自操。(颈联下)
料得军行争看此,
霜天健鹘已辞絛。
——《七律·周郎桥》诗联

  附录:【马之纯绝句诗】

草头无数入松山,一遇将军都败还。        白羽青丝手自持,双鞬锦领步兵随。
试问当初战何所,将军岩下水犹殷。        几番欲到伊吾北,笑杀曹儿行路迷。
——《七绝·祀马将军竹枝辞其一》诗联      ——《七绝·祀马将军竹枝辞其二》诗联

曹州孽火遍烧天,不见兵车只汉川。        麦陇桑畴溪路斜,溪南溪北自千家。
若得将军把关要,鸦军不用过山前。        当年战守知谁力,好把寒泉荐菊花。
——《七绝·祀马将军竹枝辞其三》诗联      ——《七绝·祀马将军竹枝辞其四》诗联

桑麻影里千余户,弦管声中百许年。        松山父老至今思,尝问将军归不归。
但见年华今日好,也须回首看岩前。        岩头草木成弋戟,雨后溪声听鼓鼙。
——《七绝·祀马将军竹枝辞其五》诗联      ——《七绝·祀马将军竹枝辞其六》诗联

倒指于今四百年,竹间祠宇尚依然。        几年精爽尚依依,水旱只须来祷祠。
藤萝挂木长如旆,苔藓侵堦碧似钱。        劝汝乡人宜善事,祀时同唱竹枝辞。
——《七绝·祀马将军竹枝辞其七》诗联      ——《七绝·祀马将军竹枝辞其八》诗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