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9古名句欣赏】(二)

 三槐世家馆 2017-08-17
50.
“心如老马虽知路,身似鸣蛙不属官”。                     
宋 陆游《自述》之句。                                 
我犹如识途的老马对前进的道路了如指掌, 但我却象野地里叫唤的鸣蛙,不被瓜府重视。

51.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唐 李颀《送魏万之京》之句。                                 
关城:指潼关。御苑:宫禁里的庭苑。这里 借以泛指长安。砧声:捣衣声。向晚:傍晚。这两句是诗人想像游子魏万逝世长安的情景。诗人想象游子看到树叶变黄,感到寒冬迫近,听到秋风中的砧声,更添离情别绪。本是寒 气使树叶变色,诗人却故意说树色催促寒冬 迫近。这样写,一是对仗的需要,二是使对 仗的句式增加语言的活泼气氛。

52.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宋 辛弃疾《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之句。
浑:这里是大概,几乎的意思。白鸟:白色 的水鸟,指鸥鹭之类。这两句意为:红色的 莲花相互依傍,似乎带着醉意,白色的鹭鸶 默默栖立着,准是在独自忧愁。

53.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唐 白居易《题元八溪居》之句。                        
五老峰:庐山南部最高的五座山峰,合称为五老峰。元集虚的住处在峰下,所以说“影落杯中”。意思是说,坐在家里饮酒,就可以玩赏山景。两句作为实地景物描写来看亦可,卧听鹤唳,饮对山峰,情趣高远。

54.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唐 白居易《江楼晚眺》之句。                           
在江楼上俯瞰,风吹水面,白浪飞溅,片片 为花。抬头仰望,大雁成行,在碧空里一字 排开,一派开阔,清新的景象。这是寄给张 籍的一首写景诗。张籍非常感叹白居易诗中 写景之妙,称赞白居易把景物写活了。

55.
“花外轩窗排远岫,竹间门巷带长流”
宋 韩琦《安阳好》之句。
岫:峰峦。从窗户往花外望,只见远处峰峦排列,近处门外竹丛边长长的溪流。

56.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宋 辛弃疾《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之句。
浑:这里是大概,几乎的意思。白鸟:白色 的水鸟,指鸥鹭之类。这两句意为:红色的 莲花相互依傍,似乎带着醉意,白色的鹭鸶 默默栖立着,准是在独自忧愁。

57.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明 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之句。
苍龙:东方七宿的总称。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东方七宿看成一条龙,角象龙角,氐,房象龙身,尾宿即龙尾,故叫苍龙。古人利用黄道附近的二十八星宿作为观察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标志。诗里用来说明太阳运行到东方七宿的位置,就到了天黑的时候,而这个时候还有下雨的情况出现。千年老树到了开花季节已过的暮春,还能开花。用自然界的事实说明恢复汉族统治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58.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唐李商隐《隋宫》。                                 
腐草:腐烂的草变成萤火虫。前句说,隋炀帝游过的地方,已把腐草化成的萤火虫收罗尽了,到今天已不再有。后句说,炀帝国破身亡,隋堤上垂杨如昔,晚间一直有乌鸦栖息。

59.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唐 刘禹锡之句。
意思是:春天的树木新叶催换黄叶,奔流的河水中前面的波浪退让给后面的波浪。这是作者回答白居易伤逝古人之作。针对白居易的感伤情绪,写下了这两句寓意深刻的诗句。表示了新陈代谢是自然界的规律,因此生生死死也是很自然的,不必为此感伤。

60.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鸣”
唐 李华〈春行寄兴〉之句。
写安史之乱后凄凉寂寞的春景。花,鸟依旧,而战乱使人无心欣赏,是以“花自落”,“鸟空啼”。

61
“吴楚青苍分极浦,江山平远入新秋”
清 王士桢《晓雨复登燕子矶绝顶》之句。
苍:灰白色。极浦:远浦(水涯)。远处水边,一边呈青绿色,一边呈灰白色,把吴楚分得清清楚楚。作者在《渔阳诗话》里讲到“神韵天然”时,举了他自己两首诗,可见作者对这两句平淡闲远的诗,是颇为自许的。

62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宋 苏麟《断句》之句。
意思是:临水的楼台没有树木遮挡,先得到月光;向阳的花木光照条件较好,春天早得发育。作者引用比喻的手法,委婉曲折地向范仲淹发牢骚。这两句后来引用时简化为“近水楼台”,作成语用。现含贬义,指由于接近某人某物可以优先得到某些利益和照顾。

63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宋 王安石《南浦》之句。
鸭绿:这里指春季溪水的颜色。粼粼:清澈的样子。鹅黄:鹅雏毛色黄嫩,用以形容淡黄。这里是指初春柳条的嫩绿色。袅袅:随风摇曳的样子。前一句描绘了春风吹拂着清清的溪水,小溪微波荡漾。后一句写嫩绿的柳条在春日晖映下,低低地下垂,随风飘摇。王安石诗歌的特点是讲究炼字,诗句华美精致。这两句诗的色彩浓郁,对仗工整,用字十分贴切。

64
“沧波淮海东流水,风雨扬州北固山”
明 王夫之《读<指南集>》之句。
《指南集》:即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中的《指南录》和《指南后录》。文天祥出使元军议和被执。至镇江,逃出虎口,组织抗元斗争。北固山在江苏镇江市北,凸出长江,三面临水。淮海,扬州,北固山,自古皆兵家必争之地。这些地方都有文天祥抗元留下的足迹。时间虽如淮海东流水的沧波逝去不返,而久经风雨剥蚀的扬州北固山却永世长存,为文天祥抗元事迹树立了一座丰碑。

65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之句。
沉舟:沉没的船。侧畔:旁边。千帆过:往来船只很多。病树:枯老的树木。万木春:各种树木生机勃勃,一片春色。意思是:沉舟的旁边又是千帆过,枯树前面万木欣欣向荣。由于这首诗客观上被人认为包含着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所以有人用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

66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五代.南唐]中主李璟<<摊破浣溪沙>>之句.
青鸟:<山海经>:"西有王母之山,......有三青鸟,赤首黑目."后因传信的使者为"青鸟".丁香结:本为丁香的花蕾.唐宋诗人多用来比喻愁思固结不解.这里集中写丁香结,而且加上了雨中的境界,又用了"空"字,更显愁之深.这两句说:无人传递消息,因而愁思的结固不可排遣.

67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唐 王维<辋川别业>之句.
红欲燃:梁元帝诗:"杯间花欲燃,竹镜露初圆."浓绿的草色可以染物,火红的桃花直要燃烧起来.这两句写活了雨中小草,水上桃花.色彩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68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宋 苏东坡<新城道中>之句.
晴云:晴空里的云彩.絮帽:棉絮做的帽子.此用来比喻岭上的云朵又白又厚.初日:刚升起的太阳.铜钲:古代的一种乐器,形状象铜铃,此用来比喻初升的太阳又红又圆.这两句是说:岭上飘浮着云朵,象戴着又白又厚的棉帽子,树头刚升起的太阳,象挂着又圆又红的铜钲.

69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唐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之句.
重:一层层.千里目:幻想能北望千里之外的目光.江:在这里指柳江.九:言其多.回肠:曲结的愁肠.大意是:岭上的树木一层层地遮住了我想远望亲人的目光,柳江弯弯曲曲地流着,好似我的愁肠千回百转.

70
"饱霜孤竹声偏切,带火焦桐韵本悲"
唐 刘禹锡<答杨八敬之绝句>之句.
孤竹:独生的竹子,这里指用竹子作成的管乐器.切:激越.焦桐:烧焦的桐木,这里指琴.这两句大意说:饱经风霜的竹子作成的乐器,声音十分激越.用火烧过的焦桐作成的琴,音韵自然悲愤.作者以孤竹,焦桐自喻,表示了经过无数挫折与打击后的心情.

71
"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溪烟"
清  吴伟业<<鸳湖曲>>之句.
大意是:柳叶在连天的细雨中随意飘拂;桃花在满溪的云烟外逶迤盛开.<<鸳湖曲>>是作者哀悼友人吴昌时惨死的一首长诗.这里是其中的第三四句,写鸳鸯湖上春深放船,烟雨迷离的实景.悲凉的场面尚未铺开.

72
"柳丝褭褭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唐  白居易<<天津桥>>之句.
褭褭,(音义均同袅袅).纤长柔美的样子.缲(sao平声):抽茧出丝.风缲,以柳条名柳丝,为了落实"丝"字,所以想象这"丝"是风缲出来的.春风吹绿了袅袅柳条.缕:麻线或丝线.茸茸:柔密丛生的样子.草缕:以草如缕,为了落实"缕"字,所以想象这"缕"字是雨水剪齐了的一场雨,芳草滋生,好象地毯上的麻缕,长短如一.联想巧妙奇特,景物妍美.

73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宋  苏轼<<红梅>>之句.
孤瘦:指梅枝干枯,梅花稀疏.雪霜姿:指不畏严寒,傲视霜雪的姿态.这两句是说,迟开的梅花担心自己的容貌不合时宜,故意扮作跟桃杏一样的颜色,但还是除不掉它那孤高清瘦,傲视霜雪的故有姿态.该两句历来认为是咏梅的绝唱,也是许多人画红梅的佳题---雪中红梅.

74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稍归"
宋  张耒<<春日>>之句.
冰笋:冰凌.两句写初春的景象.从冰凌的融化看到冬天已悄悄过去,在柳树枝头上看到春天已偷偷的归来."暗随","偷向"说明景物变化之细微.

75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唐] 杜甫<<曲江>>之句.
蛱蝶:蝴蝶.蛱蝶恋花,往来回环,故用"穿"字.深深见:谓其翩翩飞舞,忽隐忽现.蜻蜓蘸水,一触即起,故用"点"字.款款飞:缓缓飞,状其上下往来,嬉戏的从容.这两句是写两种昆虫的特写镜头,给人一种自然美的感受.

76
"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
[唐] 白居易<<天津桥>>之句.
眉月:阴历初三初四,新月初升其弯如眉,故称眉月.神女浦:疑为地名.这句是说:晚上月眉从神女浦升起.脸波:眼波.波:指美目的光彩流动,如水波一样澄明.窈娘堤:指天津桥附近的堤岸名.这两句以美女的眉眼来比喻景物;月如蛾眉,水如美目,又和浦,堤的名称相合.这样,景物如同妙龄少女的美丽形象,即呈现于读者之前,真是妩媚明丽.

77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唐] 柳宗元<<别舍弟宗一>>之句.
桂岭: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县东北.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岭.瘴:瘴气,南方山林中的一种有毒的湿气.洞庭:洞庭湖.水如天:水势浩大,如天之无边无际.这里是说自己在柳州,环境恶劣,瘴气一来,天黑似墨.想象弟弟宗一去到江陵,将要看到开阔的洞庭景色了.

78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唐] 杜甫<<曲江对酒>>之句.
逐:追随.兼:与.桃花轻轻地随着杨花一块飘落下来,黄鸟时时与白鸟间杂飞翔.这两句历来为诗家所称道,认为是改诗的好例."桃花细逐杨花落"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后来作者用淡墨改了以上三个字."桃花欲共杨花语",用的是拟人的手法;而."桃花细逐杨花落",用的是描写手法."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这样写正衬托出作者空闲无聊的心情.如仍按原句"桃花欲共杨花语",就似乎与作者的心情不合了.这两句写法,为后代诗人所效法.
如:梅圣俞的"南陇鸟过北鸟叫,高田水入低田流";黄山谷的"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换雨鸠来";李若水的"近村得雨远村同,上圳波流下圳通",其句法皆自杜甫来.

79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 苏轼<<赠刘景文>>之句.
擎雨盖:指荷叶.两句的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的菊花的枝干还傲寒斗霜.这是描写秋末冬初景色的诗句.两句赞颂菊花的残枝犹有傲霜凌寒的气概.

80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句.
流连:依恋而不忍去,是双声词.恰恰啼:正好叫唤起来;恰恰:犹恰好,赶巧."恰恰"与"时时"对举,说明"恰恰"是叠词而不是叠音.杜甫独步寻花,正值蝶舞莺歌适起,有似迎客,故杜甫特觉可喜.妙在"留恋"与"自在".诗人可饱眼耳之福.

81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 卢梅坡<<雪梅>>之句.
须:虽. 逊:逊色,差一点. 三分:几分的意思. 却:与上句"须"呼应, 有转折的意味. 输:与`"逊"义同, 差一点. 一段:一些的意思. 两句大意是:梅花虽然不如雪花那样白, 而雪花则没有梅花那一段香味. 说明每一种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人也如此.

82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
[清] 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之句.
雪花似掌,形容雪大.大雪可以把诗人埋葬,但不能埋葬诗人的满腔怨恨.风力如刀,形容寒风刺骨.风力如刀,可以把诗人的心绞碎,但不能割断诗人的秋思.不平之意,失意之情,尽展现于这两句中.比喻确切,对仗工整.

83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 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之句.
二月晴:二月里天气晴朗的日子.门外的冰雪已经消融,千山已经换上了新装,江边二月晴朗的日子里,春花已经开放.

84
"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归"
[宋]  黄庭坚<<黄庭坚诗选>>63页.
野水:指山野的雨水.鸠:古代多用来称鸟类,此指鸣鸠,即布谷鸟.却:正.这两句写雨后山中景象.意思是说:山野间的雨水留下来把稻田灌满了,晴天的布谷鸟正声声唤着被雨淋湿的同伴归来.这两句用的是迭字对仗法.

85
"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唐] 李群玉<<黄陵庙二首>>之句.
野庙:指黄陵庙,在湖南湘阴县北四十里的洞庭湖边,是当地人民奉祀湘水女神的祠庙.湘水女神传说为娥皇,女英,是舜的两个妃子,舜死于湖南苍梧之野,二女追踪到湘水边,赴水而死.芊芊:茂盛的样子.两句写黄陵庙的冷寂荒凉,凭吊古迹抒发了作者不得意的苦闷心情.

86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金]  元好问<<歧阳>>之句.
萦:萦绕.萦战骨:在战骨周围长满蔓草.战骨盈野,无人收殓,只有野蔓尚有情义,生长在战骨周围,安慰着死者的亡魂.残阳似血,不知是何用心,竟照射这样一座空城!这是描写歧阳之役惨状的诗句,意境凄惨,悲凉.

87
"浪生湓浦千层雪,云起炉峰一柱烟"
[唐] 来鹄<<宛陵送李明府罢任归江州>>之句.
湓浦:湓水,今名龙开河,流经九江,北流入长江.炉峰:庐山的香炉峰.诗人描绘湓水和香炉峰的景象."千层雪"生动地形容浪花四溅,层出不穷,洁白如雪."一柱烟":比喻香炉峰周围的袅袅云雾,漂浮不定.

88
"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
[明]  萧镃<<送李佑之赴陕西参议>>之句.
九曲:言极其曲折流长.天边落:比喻黄河高远.华岳:指西岳华山.它的中峰叫莲花峰,东峰叫仙人掌,南峰叫落雁峰,世称华岳三峰.本来骑马进山,却说华岳三峰迎面而来;本来是游山玩景,偏说是华岳迎客.上句写远景,下句写近景.

89
"欲并老容羞白发,每看儿戏忆青春"
[唐] 刘长卿<<戏题赠二小男>>之句.
欲:想要.并:兼.老容:老人的容貌,作者自指.作者惭愧自己的老容和白发,每当看见孩子嬉戏时,就想起自己青年的时光.

90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宋] 宴几道<<鹧鸪天>>之句.
舞低:月亮本来高挂在柳稍照亮楼中,这里不说月亮低沉下去,而说"舞低",可见是歌舞欢乐了通宵.桃花扇:是歌女唱歌时用来掩口和扇凉的,这里不说歌唱停止,而说歌扇里的风尽了(不再挥舞歌扇了).

91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唐]  元稹<<遣悲怀>>之句.
惟:只.将:以.长开眼:不寐.上句暗用<<释名.释亲家>>所说关于鳏鱼特性的典故.未展眉:没有笑颜.两句说,我只有象鳏鱼似的终夜忧思不眠,从此来报答你吃苦受累未曾开眼的一生.诗句表达了作者对亡妻无限怀念的感情,终身不再娶的意愿.

92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床"
[唐]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之句.
飐(zhan第三声):吹动.芙蓉:荷花.薜荔:一种常绿的蔓生香草,常附于墙上.这是写夏天暴雨时的情景.惊风密雨摧残香花香草,托意于景,表现诗人当时处境的险恶,感叹自己与友人被贬后受到的摧残.

93
"惊回万里关河梦,滴碎孤臣犬马心"
[宋] 陆游<<夜雨>>之句.
雨声把我从保卫万里关河的梦中惊醒,它的滴答声敲碎了我的赤诚之心.

94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唐]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之句.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开元寺水阁眺望的情景.深秋时节,阁下千家万户,雨后初晴,在萧瑟的晚风中笛声悠扬.诗句工整流丽,很有抒情意味,可代表杜牧诗的风格.

95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唐]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之句
耿耿,微明貌。背壁影,面向残灯,背向墙壁,灯光投影墙上。萧萧,雨声。暗雨,夜雨。上阳,唐宫名。凡失宠及未进御之宫女尽送于此。两句写宫女守活寡的悲惨生活。秋天晚上,宫女面对黑暗的残灯,听着敲窗的萧萧夜雨声,守着空房,度过凄凉的漫漫长夜,夜复一夜,年复一年,于寂寞孤哀中打发一生。

96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宋] 吴文英《浣溪沙》之句
柳絮夹着几点雨,无声无息地飘落下来 ,像是春在暗暗落泪,月亮时时被浮动的云影遮掩着,仿佛羞答答的不爱露面。这一联写暮春月夜景物,画意清丽、优雅,情调却显得凄婉。“春堕泪”、“月含羞”蕴含着怀人的伤感缠绵之情。

97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唐] 赵嘏《长安秋望》之句
紫艳,菊花的颜色。红衣,莲花的花瓣。渚,水中小洲。渚莲,指渚边水中的莲花。写秋天菊花静静地在篱边半开着,莲花为自己花瓣的脱落而发愁。这赋予菊、莲以生命,通过菊、莲写出了季节的更换,现出了晚秋的景色。

98
“溪声夜涨寒通枕,山色朝晴翠染衣”
[宋] 张耒《屋东》之句
两句意思是:雨夜听见溪水上涨的声音,在枕上也感到寒气袭人;早晨天晴了,雨后的山色青翠得简直可以把衣服染绿。描写所见所闻,想想逼真。

99
“数丛沙草群殴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唐] 温庭筠《利州南渡》之句
这两句是写渡江的情景,船过沙滩,惊乱沙草中成群的鸥鸟,回望岸上,江田万顷,只有一只白鹭在飞翔。这是一副很好的风景画,可与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相比。以后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也是类似的意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