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谊被贬原因分析

 苗苗8 2017-08-18
【出处】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原文】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於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於是天子後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翻译】
贾谊认为从西汉建立到汉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正历法、变易服色、订立制度、决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汉文帝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实行。但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事,这都是贾谊的主张。于是汉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就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此后,汉文帝于是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
【分析】
年轻人被领导破格提拔,想建功立业讨好领导是没错的。但是也要考虑到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汉文帝刚刚即位,需要的是身边得有自己的人的支持。而贾谊却处处大行改革,肯定是得罪了不少人,影响到不少人的利益。诸侯在京城好好的当着京官,怎么也是个国级,你非要把人家赶到封地上任事当部级,能不遭人恨? 汉文帝此时估计也不满贾谊的做法,如果皇帝支持一个人做事,想给下面的一个人升官,会征求其他人的意见吗? 我想不会。 贾谊这颗棋子升上来本来可能是用来制衡平衡朝局的,现在这颗子不好用,就该弃掉了。此举也让汉文帝给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示好施恩。
【启示】
1、想建功立业,不能只想着为领导,也要考虑是否动了别人的蛋糕。
2、有时候,有些方案和意见不用自己亲自提出来,何不利用第三人之后说出来,探探风,再决定做不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