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每个父母都应知道的那些事儿

 秦岭之尖 2017-08-19


学习五分钟,放松两小时

父母说一句,顶回两三句



孩子青春期的叛逆表现,相信每一个为人父母的家长都不陌生。

父母想方设法地去培养,甚至“讨好”孩子;而孩子却在行为和心理上双重抵抗。这像是一场相爱的两个人之间的一场拉锯战,永远没有胜负,因为都在彼此伤害。

那么,孩子的想法您是否真的了解?


No.1


国内孩子学习的“绊脚石”有哪些?


您是否发现让孩子看书比登天还难,

但玩起游戏来,孩子跑的比谁都快?


您是否发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孩子学习的常态,

但玩起社团来却能持之以恒?

 

您是否发现孩子在家里都落落大方,

但一面对陌生人就默默无闻羞答答


新东方前途出国留学家庭预备营负责人,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刘雅春老师,在自己十年的从业经验中,观察到国内的孩子在学习上有以下几个绊脚石:



3大“绊脚石”


1

缺乏主动性

2

缺乏自律性

3

缺乏自信心


或许您也知道孩子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您是否知道这些问题都与家庭教育有着多多少少的联系?

父母在孩子自信心和自律性的建立和培养上的角色要远大于老师在学校的示范作用,而孩子对学校缺乏主动性,根本上来讲是因为孩子对学习的内容或者方式并不敢兴趣。学校填鸭式地教学模式、父母催命般地唠叨和社会有形无形地压力,都难以激发孩子对学校、对学校、对教育的兴趣。

那么,既然没兴趣,为何会主动呢?



No.2

   那些“在外成长”的孩子怎么样?


同样在教育行业从业八年之久,陕西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郭佳老师,对国内孩子存在的学习问题,也有着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不同的是,由于工作的关系,郭佳老师更多地看到了不同教育环境和氛围对孩子成长和发展的不同影响。


他们更有自信了;

他们心志更加成熟了;

他们更有也更能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了;

他们不再需要督促,就可以自我规划时间和学业了;

他们更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了。

 

那么,到底是很什么让他们成长了、改变了呢?

是国外的大环境轻松了?

是我们父母更加关爱了?

还是孩子被迫成长了呢?


更重要的是,到底什么样的孩子可以在还未成年的时候,就离开父母,前往异国他乡探寻自我呢?


8月20日

曲江凯悦酒店

郭佳老师和刘雅春老师

一起跟您聊一聊孩子的教育问题

                      


主题

做优质父母,育成功儿女

第二届新东方中美家庭教育论坛暨中国赴美低龄留学调查报告解读


时间

 2016年8月20日(周日)14:00—16:30


地点

西安凯悦酒店一层沙龙厅2

曲江新区曲江池东路988号,金地广场对面


人群

针对四年级—高中二年级的孩子及其家长



流程



嘉宾


 刘雅春


新东方前途出国留学家庭预备营负责人,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专业,曾任北京新东方学校教务部主任,具有10余年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深谙学生心理。曾担任Fordham University (美国福德汉姆大学) 心理学系CARE项目兼职研究员,对纽约公立学校师生关系及课堂教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察、调研及评估,在观察、引导、评估孩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她也涉足早期教育领域的研究,曾受邀在中外发行的专业期刊《学前教育》杂志上撰文解读如何帮助孩子面对环境变化的挑战。


郭佳


陕西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

国内985大学理工科背景的美女高管,温柔果断,却从不放弃一线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的机会从而提高教育服务质量,从事低龄留学教育工作8年,连续3年评为优秀管理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