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養蜂資源的調查

養蜂的資源,就是指蜜源植物而言。蜜源豐富的地方,也就是最好的養蜂場所。所謂『蜜源』,就是說要有植物開花的地方,在一年中經常不斷有花開的地方,是最好的養蜂場所。或者某一時期,某種植物的花開得特別多,能夠採收多量的蜜。或者周圍四五公里的範圍內,都不斷的有植物的花開放,這是適宜養蜂的場所。但我們必須注意氣候是否適宜,交通是否方便。缺乏蜜源,決不能輕言養蜂,這是很重要的。但我們還要考慮蜜蜂所喜愛的是那些花,蜜蜂的喜愛,和人們大異其趣,他不是以形狀美色香味為喜愛,而是完全以適合他的需要為喜歡。

茲將適合蜜蜂所喜愛的花,舉例如次:
1. 白天開放的花。
2. 晴天開放的花。
3. 氣候溫暖時開放的花。
4. 大朵,莫若小朵的花。
5. 必須多數在一個地方開放的花。
6. 花筒必須蜜蜂能夠進入,或者蜂舌能深入舐到的花。
7. 花蜜和花粉均多的花。

以上這些,是基於適合蜜蜂採蜜所需要。此外,我們還要考慮到蜜蜂的勞動圈。所謂勞動圈,就是蜜蜂飛行工作的半徑。據專家研究,蜜蜂飛行出外工作,有八至十二公里的紀錄,其飛行的高度約為六百公尺。但這是指蜜蜂有這種飛行距離和高度的紀錄,絕不能以這種紀錄,而作為蜜蜂勞動圈。普通一般養蜂家,均以二公里半為蜜蜂的勞動圈即五公里直徑範圍內的蜜源,均可列為蜜蜂的財產,亦為蜜蜂確實所享有,所以稱之為蜜蜂勞動圈


(二) 養蜂方針的確定

養蜂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業,但必須先有一個腹案和方針,始能著手進行。因為養蜂不同於養家畜和養小鳥之類,蜜蜂雖並不要隨時照料,但必須考慮到養蜂的各種條件。因此我們在開始想養蜂之前,必須決定幾個原則。若是為了研究娛樂觀賞而養蜂,則養蜂場所較易選擇,只要靠近田野或山區,在庭院裡飼養一、二箱蜜蜂,是沒有問題的。只要不使日光直接曝晒蜂箱,注意風向及蜜蜂出入不妨礙就可以了。假使把養蜂作為副業,而想有相當收益,那就根據上節所講,選擇蜜源充足的地方,作為養蜂的場所。否則沒有蜜源或者蜜源不佳,都是導致養蜂失敗的。倘若飼養蜜蜂在三、四十箱以上時,還要考慮將蜂群遷移到有蜜源的地方飼養。雖然不像專業養蜂家,時常將蜂群遷地飼養。但至少也要在附近有一、二種主要蜜源植物,作為輔助的蜜源。且不能同時開花,最好有二種主要蜜源植物,一在春季開花,一在秋季開花。若能四季都有花開的場所,這當然是最好的養蜂場所了。因此副業養蜂,最好是鄉居在田野山林間,可以不受蜜源限制。且養蜂不同於養雞養兔等,用不著天天餵給飼料,以及掃除糞便等照料。所以鄉居副業養蜂,不但可增加收益,而且可增加生活上的情趣。歐洲有一句俗諺說:『蜜蜂是幸福的使者』,這句話的確耐人尋味。假使我們在有空的時候,觀察蜜蜂的合群、勤勉、犧牲、奮鬥的等等表現,更可激發一個人勇往直前的奮鬥精神。因此業餘副業養蜂,在生活情趣和精神上,均有莫大的裨益哩!

至於專業養蜂,則必須全盤調查一年養蜂的蜜源,並要考慮蜜源地點的交通和氣候,以及人工的僱用等問題。所以在開始養蜂以前必須根據自己的職業和生活環境,來決定一個養蜂的方針。是為專業抑為副業而養蜂?是為研究抑為娛樂觀賞而養蜂?確定了養蜂的方針,然後才能對養蜂作進一步的研究。


(三)養蜂場所的選定

業餘養蜂或者副業養蜂,當然都應有固定的養蜂場所。至於專業養蜂者,幾乎終年逐花草而居,等於沒有固定的養蜂場所。但為了整理蜂群及儲藏蜂具,最低限度也要有一個基本的養蜂場所,等於養蜂基地。現在將選擇蜂場應注意事項,述之如下:

1. 蜂場附近,最好要有二種以上主要蜜源植物,以及若干輔助蜜源植物。所謂輔助蜜源最好是不在同一時期而前後開花者,就是雖然不能夠採收蜂蜜,但能供給蜜蜂的生活所需。至於專業養蜂的蜂場,因常遷地飼養蜂群,則並不需要如此完善,只要有一種主要大宗蜜源植物就夠了。

2. 養蜂場所,必須交通便利,而且在蜂場周圍十公里以內,最好沒有其他養蜂場。如此既可免除盜蜂及病患的傳染,且可順利選種,尤其能保障自己蜂場內的蜜源,不受其他蜂群侵入採集的影響。

3. 蜂場應避免靠近鐵路和公路,以及靠近有煤煙的工廠。即可避免噪音來擾亂蜜蜂的寧靜生活,也可以避免空氣污染蜂群,更可免蜜蜂飛行工作的受阻。

4. 蜂場附近要有水源,並避免太陽直接晒曝,最好要有樹蔭,應注意風向,避免大風直吹。如蜜源在山上,蜂場應設在山腳,以便蜜蜂採蜜歸來,飄然下降,以減少其工作疲勞。蜂箱位置,應避免潮濕,也應注意空氣流通及飛行的通道。

5. 蜂場應避免與家畜禽接近,因蜜蜂性好清潔,聞有腥臭氣味,以為敵人到來,脾氣特別暴躁,容易螫人並及牲畜,最好蜂場用柵籬隔離,以免牲畜侵擾。

6. 注意蜂場敵害,蜜蜂的敵害,是鳥雀、蜻蜓、螞蟻、黃蜂、蜘蛛、青蛙、蜥蜴等,因此應將蜂場附近的蜘蛛、螞蟻、黃蜂等,予以消滅。青蛙和蜥蜴,多在黃昏及晚上,在蜂箱門口,吞食蜜蜂。若將蜂箱墊高離地尺餘,即可避免。故在設置蜂場時,對上述敵害,應設法防範,以減少損失。


(四) 蜂種的選擇與蜂具的購置

目前台灣所飼養的蜜蜂,大部份均為義大利的黃金種。因為這種蜜蜂,性情溫和,管理容易,採蜜量多,能抗病害,只要管理得法,容易防止分封。此外,雖有中國的在地種黑蜂,但因牠體型小而舌短,故採蜜量少,且性情燥急,容易螫人,分封熱很強,不易管理。雖有耐寒耐勞之特性,但已被養蜂家所淘汰,當然不在選擇蜂種中佔一席之地了。

但我們在購入種蜂時,應注意下列各點:

1. 購買蜂群時,應向歷史悠久有信用的蜂場購買,以免吃虧上當。並注意蜂王是否健壯。健壯的蜂王,色澤淡黃而油潤,態度安詳,腹長而肥大,全身細毛,既長且密,產卵圈很整齊。若是衰老的蜂王,腹部細小枯黑,全身細毛已磨光,老態龍鐘,且產卵零亂,一看便知。一箱蜂的好壞,蜂王的地位,是最重要的了。

2. 在台灣購買蜂群,都是以箱數為計算單位。故我們購買蜂群時,應注意蜂箱的新舊及質料的好壞,以及巢框的新舊好壞。更應注意每片巢脾是否整齊平直一致,巢脾上產卵圈是否充實。普通一箱蜂應有七片蜂卵,但最少不得少於五片封蓋蜂蛹。一箱蜂有巢脾十片與九片之間,換句話說,購買蜂群時,每箱蜂不得有空巢脾在四片以上否則不能保持蜂箱中的溫度,蜂群不易強壯,這是最重要的了。

3. 檢查工蜂體態色澤,是否一致。如果工蜂體態大小、條紋、色澤一致,則蜂種必定純良。否則不是雜交種,就是退化的品種。又察看封蓋的蜂蛹,有無凹陷的蠟蓋?以及空巢房中有無絲狀物?如有上列現狀,則已有蟲害,所謂巢蟲病害是也。絕不可購買。又蜂箱底部清潔光滑,則表示此箱蜂很健壯。如發現蜂箱底部有黑灰色粉狀物不潔者,巢框上有樹膠粘滿,則此箱蜂必衰弱,或者蜂王已衰老,亦不宜購買。

4. 一箱強健的蜂群從外表觀察,蜜蜂出入必定繁忙,工作有條不紊,用耳靠近蜂箱去聽,可以聽到和嗡嗡嗡的聲音。有經驗的養蜂家,不用打開蜂箱,便能判斷這箱蜂的強弱好壞了。


其次談到養蜂器具的購置,若是業餘養蜂,僅購買下列幾種,就可以了。

1. 啓刮刀:鐵製、長七寸、一端有刀口可以剷除不整齊的蜂巢或所粘樹膠,又可撬動巢框。一端可以取鐵釘,可以敲刮,爲蜂場必要之工具。

2. 噴煙器:此器係由兩部分組成,生煙部份係銅皮或鐵皮製造,吹風部份係木板及皮革製成,爲開箱檢查蜂群,必備之工具,生煙可用木屑或破布即可。

3. 面罩:此物爲保護頭部免被蜂螫之用,初學養蜂者,更不可不備。此面罩不購買亦可,可用斗笠一頂,用尼龍紗縫一圓筒,一端連於斗笠四圍邊緣,一端縫一收縮帶。頭入圓筒中戴上斗笠,將收縮帶繫於頸部即可。

4. 手套:市面出售之塑膠手套即可,初學者用之,一般養蜂有經驗者,都不使用,因帶上手套,工作不便故耳。

5. 搖蜜機:收蜜時用,有兩片及四片裝者,亦有直接踩轉及用齒輪帶動搖轉者。

6. 蜂刷:有鬃製及馬尾製者,收蜜時用蜂刷刷去巢脾上的餘蜂,用時以刷浸點水蜜蜂身上沾著水,忙著清除,故不致螫人。

7. 割蜜刀:收蜜時用以割去巢脾上蠟蓋,而使蜜汁易於流出,或用來割去多餘的雄蜂蛹,以及突出巢脾上的不規則蜂巢。

8. 飼養器:用以飼蜂。如蜜源斷絕,或者箱中存蜜告盡,且天氣惡劣時,應飼以蜜水或糖水,以維持其生存。飼養時應在糖水中加少許鹽及酒石酸,以維持需要養份。

9. 蜜桶:以能收蜜多少而準備,普通養蜂家均以五十三加侖汽油桶。用苛性鈉清洗,並用砂石滾磨,消除桶中鐵銹。然後洗潔,使乾水份,用以貯蜜。爲防止生銹,最好洗凈後,將桶燒熱,以熔化的蜂蠟,使桶中沾上一層蠟膜。亦有在桶中塗上一層白漆者。(以上係養蜂者不管養蜂多少都必須準備者。)

10. 蜂箱:臺灣所通用的蜂箱,均爲長方形,箱內長四十五點五公分,高二十四公分,寬三十七公分,分箱身箱蓋兩部份。蜂箱前後有紗窗,前有蜂門讓蜂出入,底部有橫木兩根,作爲箱架,以木材之好壞而定其優劣。

11. 巢框:框頂桿長四十七點五公分,框長四十一點五公分,高二十公分,寬三點五公分,每箱可容十框。

12. 巢礎:係用蜂蠟在鋼模中壓製者,亦即蜜蜂造巢之藍圖,以色澤鮮豔味香爲上品,蜜蜂亦易於接受。若色黑暗而質硬者,係用廢巢脾摻以石蠟壓製者,是爲劣品。

13. 埋線器:金屬製齒輪形與馬蹄形者兩種,用以將巢框上的鐵絲,使埋入巢礎中,使其固定而不妨礙造巢。用時係在巢框橫繫兩根小鐵絲,放在巢礎上用埋線器將鐵絲埋在巢礎內,然後再用溶解的蜂蠟,在兩端接觸處,蘸點蜂蠟,使不易脫落。以上係發展蜂群分封,或掉換破損老舊巢脾之用。

14. 王臺模:係木製,用以澆製蠟碗,作人工育王之用。

15. 移王針:竹製或銀製均可。似挖耳扒而柄稍長,用以移動幼蟲,作人工育王用。

16. 導王籠:人工育王完成後,將新王移入無王蜂群時用。

17. 其他尚有隔王板脫蜂器,可按實際需要準備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