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孙谨臣治疗小儿脾胃病的经验 附:健脾养胃八珍糕做法

 绅申 2017-08-21

名老中医孙谨臣老大夫,对诊治小儿脾胃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根据小儿“稚阳稚阴、易虚易实”这一生理、病理特点,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脾胃之阴阳亦很薄弱,一旦脾胃有病,每虚多实少或虚实夹杂。因而他主张治理小儿脾胃病应以健脾养胃为主,不轻用攻伐。他尝谓:虚证宜补,但不可骤补,必须补中寓泻;满证宜消,但不可剧消,必须消中兼补;湿证宜燥,但不可太燥,必须燥中寓濡;阴虚宜滋,但不可过滋,必须滋中潜化。执此四端,尚须以“扶阳”为第一要义,斯可谓治疗小儿脾胃病矣。此外,他还注意恙后调理脾胃,善于把“药补”和“食补”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其诊治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补中寓泻(消)善调脾胃之偏

孙老医生根据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气壮则五胜六腑皆壮的理论,对小儿脾胃气虚证主张先扶(扶指扶助脾胃之气,即小补、清补之谓)后补,逐步增加补药的力量。认为早补、过补,往往有碍脾气的升发,反致虚不耐补。同时,他还在补药中运用1~2味消药,以调整脾胃之偏。

例一:葛x,男,1岁半。生后母乳不足,兼人工喂养,一度因乳食不化而患泄泻。周岁断奶后,饮食失调,大便稀,日数次,迭经治疗反复不愈。刻见面色青黄,形瘦神疲,皮毛憔悴,唇口作干,潮热便搪,腹胀如鼓,口馋欲纳,但纳之不多,舌干偏红、苔白不匀。证属脾胃损伤,运化无权,聚久成积。“虚为积之本,积为虚之标,,宜补中离泻(消),重在扶助脾胃之气。

处方:米炒太子参、茯苓、炒白术、麸炒麦冬各6克,胡黄连、肉豆盏(柞,后入)各1.5克,鸡内金3克,鲜(或干)荷叶1角,谷、麦芽各6克。连服四剂。

示“捏脊法”,教家长仿作,每日3次,直至病愈。

二诊:神情稍展,腹胀较松,大便每日2次,由薄转稠,潮热似觉平和。原方加淮山药9克,连服五剂。另嘱每日进鲜卿鱼汤、红枣汤各1~2次,适量。

三诊:面色较前活润,精神转佳,腹胀渐消,舌淡红、中根见薄白苔,脉细偏数。脾气转苏,阴虚可复,补药应酌情增益。

处方:黄芪3克,潞党参、炒白术、麦芽、茯苓各6克,胡黄连、广皮、炙甘草各1.5克,干荷叶1角,谷芽9克。连服五剂。

早晚嘱进苡米、红枣粥(用少量炒熟苡仁、红枣加米煮粥)各1次,以肉松少许佐膳。

四诊:腹胀已消,潮热已解,大便成形,惟面白未荣,形体未丰。脾主肌肉,生化气血,仍应培补后天,拟“八珍糕”缓图。

名老中医孙谨臣治疗小儿脾胃病的经验 附:健脾养胃八珍糕做法

八珍糕

处方:潞党参、茯苓各30克,黄芪、炒白术、天冬各18克,当归9克,熟地15克,砂仁4.5克。上药共研极细末,加入如药量3~4倍重的炒米粉或炒面粉,用适量麻油、糖拌和,压模成糕,每块约重9克,早起、午后各服1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