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花闺女里的黄花到底是什么花?黄花闺女在古代指什么女人?

 方远图书馆 2017-08-21

“黄花”到底是什么花呢?有如下几种解释。

其一:”黄花”,指菊花。有宋人李清照《醉花阴》词为证。“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黃花瘦。”这里的黄花即菊花。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仍然提到“黄花”一词,“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此处的黄花,从李作词的时节看,仍然是指菊花。而且还间按透出一个信息:古代的少男少女有摘黄花贴额、面作为装饰的一种爱美行为。南北朝民歌《木兰辞》中写道: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只不过这里贴的是“花黄”,而非菊花。其书中注解是:妇女脸上的一种装饰,用金黄色的纸剪成花、鸟、星、月等形状贴在额上。这说明不论是贴花黄还是贴黄花,这种习俗由来已久。

其二,现代汉语词典注释为:金针菜的通称,即金针菜也称为黄花。

其三,”黄花”一词概指:没有过性行为的青年男女。男的称:黄花后生。女的称:黄花女儿。对”黄花”一词有据可询的大致如此。

”黄花闺女”在古代指什么人呢?在古代时应指:没有结婚的女了。如果把”黄花闺女”用在现代社会,那么须在原有的注解后面再附加上:没有过性行为的女子,即处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黄花闺女”。否则便是亵渎。

另有资料表明,南北朝刘宋时,宋武帝有女儿寿阳公主,貌美。某天,她在宫里玩累了便躺卧在宫殿檐下。时逢梅花正开,风吹梅飘,有几瓣梅花恰巧落在她的额上,梅花渍染,留下花痕。寿阳公主更显得妩媚,宫女们惊呼特别美。从此,寿阳公主常将梅花贴在前额装饰美,人称”梅花妆”。此俗传到民间,富豪家之女争相效仿,逐渐流行。梅花受季节性所限,不是常有。因此有人想法用黄色的花粉制成粉枓,用以化妆,人们便叫作”花黄”或”额花”。采用这种妆饰的都是没有出阁的女子。后来,便以”黄花闺女”一词代指未婚少女。

古人还认为,黄花(菊花)有傲霜耐寒的品格,又常用来比喻人的节操。因此人们便在”闺女”前面加上”黄花”二字,这就特指女子还没有结婚,而且表明姑娘心灵纯洁,品德高尚。”黄花闺女”也就成了未出嫁年轻女子的代名词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