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曼彻斯特:从「工业之城」到「创意之都」

 燕子地理图书馆 2017-08-21


作为英国传统工业基地和仅次于伦敦的中心城市,曼彻斯特在二战后经历了从繁荣到衰落,再转型重回繁荣的过程。这座城市在空间规划、经济转型、科技研发与应用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彑

-❶-

从辉煌走向衰败

         夂                 


曼彻斯特是英国近代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世界上第一座工业化城市。18世纪末,瓦特改良蒸汽机促进了曼彻斯特的蓬勃发展。19世纪,「棉都」曼彻斯特棉纺交易达到世界交易量的80%。当时,曼彻斯特的煤炭消耗量以百万吨计,产生的烟雾成为「新工业主义的象征」。19世纪五六十年代,曼彻斯特的工业开始向棉产品深加工和棉纺织机械制造转变。曼彻斯特进入发展极盛时期,成为英国骄子,赢得「世界工厂」的美名。



19 世纪,曼彻斯特的制造业令世界艳羡,各地公司纷纷效仿曼彻斯特模式。然而,这种模仿对于曼彻斯特当地的工厂来说,却是优势丧失的开始。


进入20世纪,从法国到美国都能看到巨型纺织工厂的身影。至此,曼彻斯特的机械化优势逐渐消失,而更靠近南美洲等原棉农业产地的新工业中心开始取代曼彻斯特的位置。


20世纪初的经济大衰退中,曼彻斯特工业加速滑落。二战之后,空置的厂房数量超过了满负荷运转的工厂,曼彻斯特也成为英国工业力量明日黄花的象征。



当时,曼城面临一系列社会问题。一是由于生产集中以及煤炭的大量使用,水和空气受到严重污染。二是因各类建筑密集交织、布局混乱,当地居住环境恶劣,公共设施不足。三是棉纺织、航运等传统行业陷入严重衰退,失业人口逐年增加。四是城市中心「空心化」。随着制造业的衰退,内城就业岗位锐减,人口不断向郊区转移,市区内出现大量弃置土地和空置建筑物,中心工业带呈现出一片凋敝景象。



             殳

-❷-

从「工业之城」到「创意之都」

         夂                 

                              革             鱼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曼彻斯特被迫走上「凤凰涅盘」般的转型之路。曼彻斯特市开展城市规划运动,改善市容市貌,为城市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物质环境,成功实现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结构转型,并以其「创意产业」重赢世界瞩目。



1. 规划旧城改造,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

曼彻斯特的转型以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城市为首要工作。具体措施包括鼓励市民少开机动车,多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运输工具;推进供暖系统建设,对公共建筑和居民楼进行节能改造;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市政府等大力开发工业革命时代的历史遗产,如修缮改造、翻建许多弃之不用的老工厂、旧仓库,使之成为风格迥异的历史博物馆。此外,曼彻斯特政府还提出申办1996年及2000年奥运会,推动一系列旨在恢复中心区活力的体育、交通和艺术等大型建设项目。


2. 敏锐把握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打造「创意之都」

1984年,英国政府提出「创意经济」的概念。曼彻斯特市政府敏锐洞察到这一新兴经济类型的巨大发展前景,对创意产业提供政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同时大力促进研究机构、技术专家、行业协会之间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进入21世纪,面对新一轮的全球竞争,曼彻斯特政府提出了打造「创意产业之都」的口号。索尔福德码头地区积极响应,以兴建「英国媒体城」为未来发展定位。媒体城位于曼彻斯特西部的萨尔福德(Salford)和特拉福德(Trafford)之间的轮船运河(Ship Canal)边,占地 81 万平方米,这也是欧洲第一个专门以媒体为核心的聚集区。媒体城一期(Media City UK I)项目于2006年启动,一期改造投资约6.5亿英镑,2011年完成,吸引了英国众多知名的高等教育、文化和媒体制作机构入驻。


媒体城的前身是索尔福德码头(Salford Docks),它1894年开业,曾经是应该最繁忙的码头。2004年,英国媒体老大哥英国广播公司(BBC)就开始物色伦敦以外的总部办公空间,BBC,成立于1922年,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也是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经过多方考察,BBC于2006年决定把总部安在那时候还一无所有的索尔福德码头,并决定把大部分员工都搬过去。



2010年,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初步完成;2011年,dock10工作室开始运作,随后,BBC开始将3200名员工搬入3幢办公楼。新城市、新环境给了BBC改变以往陈旧运营体制的机会,让BBC人得以跳脱原来的限制尝试新东西,办公场所的改变就是最直接的体现:过去伦敦总部的办公室不同部门彼此分隔,不干涉也不往来,而如今在媒体城的办公室看不到一面墙、一间办公室和一张办公桌,所有的空间完全开放,员工也都是流动的。员工之间常开玩笑说:“这间办公室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钉在地上的。”这种氛围给了BBC人前所未有的发展思路。



十年后的今天,这里一共有250多个创意媒体数字技术企业聚集,10000+年轻白领不断涌入这个充满活力的新区,如今每年已为索尔福德地区贡献超过2亿英镑的收入,未来这个数字预计达到10亿英镑。


3. 通过科技创新增强竞争力

在转型过程中,曼彻斯特没有将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全部抛弃,而是利用高新技术对具有优势的行业如化工、航空、机电等进行技术改造,使其重新焕发活力。


2003年,曼彻斯特出台英格兰第一部地区性科学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提出到2020年重点发展生命科学、环境、化学、航空及核能五大技术产业群。曼城还与毗邻城市利物浦联合向欧盟申请地方发展项目和科学研究项目,其整体优势超过欧洲一般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曼彻斯特拥有世界领先的石墨烯研究水平。曼彻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并因此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4. 吸引全球投资

1984年,曼彻斯特兴建了英国第一个科技园区——「曼彻斯特科技园区」,吸引国际大公司前来投资。该园区发展至今已有184家企业入驻,实现了政府、学术机构与企业的协同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曼彻斯特声势浩大的申奥活动产生巨大的投资吸引力,大量私人资本的投入推动了旧城老工业区的改造。曼彻斯特还抓住并利用英国人热爱足球运动的特点,专门为曼联队建造一座英国乃至全欧洲设备最为齐全的足球场——「老特拉福德」,通过足球运动汇集市政建设的资金。


总体而言,曼彻斯特于20世纪80年代开启了从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痛苦转型。经过30多年的努力,曼彻斯特从昔日的「棉都」逐步成为英国的「创意之都」。



小编点评

城市转型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处理框架,能够平衡短期诉求和长期目标,综合处理社会公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议题,避免一哄而上或过度投资。


曼彻斯特的发展经验表明,城市转型不是推倒重建,而是对历史环境的延续和再创造,是一个持续改善的渐进过程,只有植根于自身特色的转型才能获得长期的发展动力。曼彻斯特在其经济发展战略中强调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要性,但并没有与美国去比拼计算机CPU的开发、作业系统开发,而是大力发展与曼城文化产业密切结合的数字化媒体技术,在数字影视技术、数字传媒技术等方面创造出自己的优势品牌。


另外,曼彻斯特在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并没有将制造业全部抛弃,而是利用高新技术将具有优势的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低碳的制造业。因为,「去工业化」所产生的失业人口不可能及时和完全被新增加的服务业吸纳,而第二产业的新生是吸纳就业人口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

荐书

《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实践三十八法》



 共同推荐 

冯仑  何文波  葛洪林  童继生  蔡小庆  徐子瑛  唐子


书名: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实践三十八法

定价:58.00

书号:ISBN 978-7-5086-7697-5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夏雨

出版时间:2017-07

关键词:城市管理 

分类号:F299.275.1



用通俗的语言和方法解读、诠释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案例丰富、方法新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内容简介 


黑格尔有一句名言:方法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本书作者曾先后在上海市政府办公厅、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宝山区政府工作,长期从事上海产业发展规划、布局、调整和转型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这本书中总结的三十八法,是作者在从事市、区两级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工作二十年后,从亲历的实际操作过的大量成功案例、事例中,提炼、梳理出来的,并试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哲学的角度,用辩证的观点、方法论的观点来分析、思考这些方法为什么能行之有效,有哪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以遵循,在其他工作中如何举一反三,等等,具有操作性、实战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它对处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过程中的城市、地区和企业而言,都具有很高的参考、启发和借鉴价值。



 目录 










A 辩证规划  / 001

B 五行协调  / 009

C 换位算账  / 015

D 以网招商  / 023

E 靠山吃山  / 029

F 巧选产业  / 035

G 无中生有  / 041

H 先兵后礼  / 049

I 有机嵌入  / 055

J 星火燎原  / 061

K 曲线借力  / 067

L 四体联动  / 075

M 金融助推  / 083

N 泡桐改良  / 089

O 外请“和尚”  / 095

P 文化拓荒  / 103

Q “擦边”赢球  / 109

R 尊重首创  / 117

S 低开高走  / 123

T “分散”布局  / 129

U “做”而论道  / 135

V 举旗戴帽  / 143

W 体验带动  / 151

X 化繁为简  / 157

Y 科学决策  / 163

Z 发现引领  / 169

 多巢引凤  / 175

 釜底抽薪  / 181

 借地建绿  / 187

 指数引导  / 193

 次佳选择  / 199

 合作双赢  / 205

 分类调整  / 211

 平台提升  / 217

 借轨转型  / 223

 五色节能  / 229

 虚实结合  / 237

 提升关注  / 243

 

案 例

1300℃的热情和活力                      /251

从“远东第一棉库”到“一号创新带”      /263

智慧湾:开源创新之水,构筑智慧之光 /273

“聚焦三创、四区融合”                       /284

淞南:一个让梦想比回忆多的小镇     /301










购书请联系:

孙女士:136-1194-2688

黄先生:136-6191-6388

汇款单位名称: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

汇款账号:4403 6440 7439

开户行:中国银行泰康路支行



更多相关资讯,欢迎点击!


【国际经验】世界第一动漫大国日本,怎么走过了一百年?

【国际经验】马德里CaixaForum美术馆:保护利用工业遗存的经典范例

【国际经验】百年发电站:莫斯科当代艺术新空间

【国际经验】古酿酒厂:多伦多最大的文化艺术中心

【国际经验】酿造博物馆:从毁灭到重生

【国际经验】意大利都灵市最大的城市公共空间:飞雅特汽车老工厂脱胎而来

【国际经验】世界极限运动发源地是如何运作体育+旅游共赢模式的

【国际经验】世界上最大的室内热带岛公园,居然落户在一个废弃的飞机库里

【国际经验】神庙:由十万本“禁书”建成的装置艺术

【国际经验】欧洲最大的四个煤气罐——百年后变成维也纳地标性社区中心

【国际经验】全球首条“智能发电街”,邀你来感受行走的能量~

【国际经验】北杜伊斯堡后工业景观公园:梅德里希钢铁厂的多彩今生

【国际经验】昔日废弃的铁路隧道:当今伦敦最大的滑板世界

【国际经验】一家德国老啤酒厂酿出的当代艺术中心

【国际经验】上牧场:看德国人是如何改造老工业区的

【国际经验】西班牙卡尔佩小镇:现实版的“纪念碑谷”!

【国际经验】Facebook再出手,重新定义社区概念

【国际经验】美国谷仓别墅的罗曼蒂克进化

【国际经验】北欧绿色生态项目扫描之二

【国际经验】北欧绿色生态项目扫描之一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