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司敬雪书院 2017-08-22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

“斯文在兹”一词正出自此章,孔子被后世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庙称为文庙,都与论语此章有关。唐韩愈提出儒家道统说,“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韩愈道统说显然受到《孟子·尽心下》末章的启发,但其思想渊源其实可以追溯到本章。

朱子注:“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不曰道而曰文,亦谦辞也。兹,此也,孔子自谓”。朱子以“礼乐制度”来解“文”,认为“道”之显现为“文”,是不准确的。“不曰道而曰文,亦谦辞也”,更说不通。孔子温文尔雅,谦逊有礼,但面临危难之时,没有必要这样自谦。例如,宋国的桓魋要加害孔子,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直言自己承担上天赋予的历史使命,定会逢凶化吉。同样,本章也应从德行上来解“斯文”。

“文”字在儒家典籍中涵义有深浅不同。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与“行”相对,且“行”重于“文”。正如阳明先生说,“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也”。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文”字义浅。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相对,但“文质彬彬”不是文、质之间达到的静态平衡,而是文、质交融并进,互为终始而不断转化。颜子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贡说,“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就没有领会孔子所说“文质彬彬”的内涵。

孔子又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博文”与“约礼”相对,“礼者,理也”,阳明先生认为“博文”是“约礼”的工夫,又说,“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文与理“只是一物”。

一般理解,“文”是“理”显现于外,但《中庸》33章曰:“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简而文,温而理”。内在的“理”与外在的“文”已经打通了。“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狂简之“章”与“简而文”一样,文、章就是指德行,不同于“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之“文”。

《中庸》26章曰:“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文王之“文”是不显之“文”, 即“不见而章”“不显惟德”。“文”的内涵是“纯亦不已”,其实就是德性;所谓“不显”,其实是“合外内之道也”。此外,还有“文在中也”之“文”,与“不显惟德”接近。《坤卦》之六五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此“文”即是“理”,所谓“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贡把“文章”与性、天道对举,“文”字义浅。但孔子赞尧“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文章”就是盛德、大业,“文”代表德性。

《中庸》27章:“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承接“优优大哉”,“大”不同于“多”,“多”只是量的积累,而“大”乃一以贯之之“多”,孟子曰“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因为一以贯之,所以“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文章,就是至德的展现,故以“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做总结。

《论语》此章“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之“文”,乃尧、舜、禹、汤、文王千古相传之“道”,文脉即是道统,而不单纯是礼乐制度之“文”。孔子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程子所谓“理一而分殊”, 其内涵是:理一所以为分殊也,非理一而分则殊也。从“理一”处说,乃一以贯之之“道”,从分殊处说,即是“斯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